[國考大補帖]重點筆記-行政法概要-第一講:行政
2019/05/13 19:59
瀏覽2,050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一、行政的概念
(一)語言定義:有經營、執行與管理之意
(二)學理定義:國家或政府的行為
(三)反面定義:扣除立法(制定法律的活動)與司法(透過一定程序來解決紛爭的活動
)以外的其他國家作用
(四)正面定義
1. 依憲法規定(奧地利)
2. 透過行政目的界定:維護秩序、促進公益
3. 比較各部門功能來定義:行政權係屬主動與向未來形成之性質
4. 透過行政學的表達方式來定義
(五)放棄定義
(六)用描述特徵來取代定義
1. 行政作用與公共利益有關
2. 行政須由公法組織之主體運作
3. 行政行為之自由受到相當監督
4. 行政作用有各種不同方式
5. 行政具形成社會生活之作用
6. 行政以公共利益為依歸
7. 行政以具體措施規律個別事件
8. 行政為社會公意之執行
(七)三方面總括「行政」之概念
1. 結構
(1)係民意代表機關、司法、考試及監察機關外,國家結構或組織的總稱
(2)本身之結構,則為行政一體,下級機關應受上級機關指令所拘束
2. 實質:行政係立法和司法/準司法以外國家作用的行為
3. 功能:達成國家存立最重要手段、執行法律、形成生活關係、規劃推動基 本建設、
引導維持政治發展等行政之種類
二、行政的種類
(一)依各個面向分類
1. 行政任務:內政行政、教育行政、社會行政…等
2. 行政運作主體:直接行政、間接行政、委託行使公權力
3. 受國家監督的程度:自治行政、委辦行政
4. 適用法規之性質:公權力行政、私經濟行政
5. 行政目的:干涉行政、給付行政、計畫行政
6. 人員職責:決策行政、執行行政
7. 受法規拘束之程度:羈束行政、裁量行政
(二)重要分類一:適用法規之性質
1. 公權力行政(高權行政)
(1)指國家居於統治主體,適用公法規定所為之各種行政行為
(2)優點:措施迅速、直接、效果明顯
(3)常涉及人民權利的創設、確認、變更或廢止,因此須受嚴格依法行政原則所支配
(4)救濟途徑:採取行政爭訟程序或國家賠償程序
(5)行政作用方式:行政命令、行政處份、行政契約(公法契約)、
行政法上事實行為、地方自治規章
(6)統治高權行政 VS 單純高權行政
2. 私經濟行政(國庫行政)
(1)指國家並非居於公權力地位行使其統治權,而係處於與私人相當之法律地位,並
在私法支配下的所為之各種法律行為
(2)內容
A. 行政輔助行為(私法自治契約自由行為)
目的:參與私人交易、獲取行政物資人力等
B. 行政營利行為(私法自治契約自由行為)
目的:增進國庫營收為主、順便執行國策
C. 行政私法行為(非私法自治契約自由行為)
目的:為達成行政任務而採私法手段
→公法不應「遁入私法」
3. 區別之標準:權力關係
(1)公權力行政(公法):上下秩序關係
(2)私經濟行政(私法):平等關係
(3)特殊狀況(有法律明訂)
EX:公地放領(釋字第89 號)→私法
EX:耕地三七五減租(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26)→私法
(4)疑義狀況:應優先推定為公法高權行為
A. 行使公權力為公法正規行政行為之方式
B. 公權力行為受到較多之監督拘束
4. 區別之實益
(1)公權力行政
公法、法治國依法行政原則、行政程序法、
行政訴訟、行政法院、國賠
(2)私經濟行政
私法、私法自治契約自由、民事訴訟、普通法院
(3)特殊狀況:異議申訴(政府採購法&74)
依內容決定為民事或行政事件
(4)其它
A. 兩者同受組織法規範:行政機關不得從事與本身職務無關之業務
B. 兩者受基本權利拘束範圍不同
(A)公權力行政:受基本權與行政法原則拘束
(B)私經濟行政
→行政私法行為:受基本權與行政法原則拘束
→行政營利、行政輔助行為:基本權對第三人效力
(三)重要分類二:依行政目的分
1. 干涉行政(又稱干預行政、侵害行政)
(1)定義:行政機關為達成命令、禁止或確認效果,採取抽象或具體措施,以及必要時
使用之強制手段,對人民之自由權利有所限制侵害、課與人民義務、給予負
擔處分
(2)法律保留原則要求高,須有法律明文依據(憲法§23)
(3)有個案區分上的困難
2. 給付行政(又稱服務行政)
(1)定義:認為國家有生存照顧義務,以受益處分、行政契約、私經濟行政等各種公私
法手段,達成國家改善人民生存環境與生活條件之行政任務
(2)內容
A. 供給行政(提供國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之工業技術性服務之行政)
EX:興辦公共事業、興建公共設施、普及文化建設
B. 社會行政(提供國民社會生活最低限度之直接保障行政)
EX:實施各種社會保險
C. 助長行政(經由特殊目的所制定之社會經濟或文化政策,而予個人生計
改善措施之行政)
EX:提供經濟輔助、實施行政指導
(3)法律保留原則要求低,僅需國會預算案通過即可
(4)有平等權之問題
3. 計畫行政
(1)定義:為達成行政目標,預先調和利益,將各種手段與資源合理運用之行政作用,
屬功能性概念
(2)內容:區分方式繁多
A. 依計畫內容區分:預算財政計畫、專業計畫、實施計畫
B. 依計畫拘束力:強制性計畫、影響性計畫、資訊性計畫
C. 依計畫手段:法律、命令、自治規章、行政處分、行政契約、行政內部行為
(3)我國目前與行政計畫相關的規範
A. 行政程序法§163、§164
B. 都市計畫法
C. 區域計畫法
D. 農地重劃條例
E. 農業發展條例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