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宗教聖地「佛光山」,可真是名聲響噹噹,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最近又啟建一座佛陀紀念館,就在佛光山寺隔壁,距離不到三十公尺之處。
佛陀紀念館坐西朝東,占地總面積一百餘公頃,主要建築位於中軸線上,從東至西依序有禮敬大廳、八塔、菩提廣場、本館及佛光大佛等,整塊平整的土地,從腳下延伸到視覺端點。
穿越山門,首先來到了禮敬大廳前,左右二側分別有一隻高達五公尺,長達六公尺的獅子、大象,帶著幼小的獅、象群,迥異於一般寺廟道場門口只以一對石獅來鎮煞避邪的傳統。
右邊的大象,象徵著佛陀乘白象入胎,所以用大象紀念佛陀降誕。
左邊的獅子,敘述著佛陀的般若法音、無礙辯才,可以催破眾生的煩惱無明。
以禮敬大廳取代天王殿的格局,佛陀紀念館算是一項創舉。
「禮敬大廳」之命名,具有兩層含義:
一者,「禮敬諸佛」的精神與實踐,透過對諸佛菩薩的禮拜、恭敬與朝禮的心,才得契入佛國淨土的境界,置身其中。
二者,取其「離境」之諧音,如同我們搭乘飛機出國,都會先到出境大廳、入境大廳,經過這個空間轉換,才能安心飛往另一國度。
阿彌陀佛,恕我不敬!這個「禮敬大廳」還真像是「入出境大廳」,冷氣超強的空間裡,整齊林列各種名產商店,讓人在33℃高溫的戶外一進來,就賴著不想出去了!
大樹鄉的特產:鳳梨、花生,還有玉荷包。
贊助一點香油錢,可以到二樓享用素食自助餐。
也有五星級飯店的精緻素食筵。
這個7-11厲害,全省開了三千多家,連宗教聖地也有駐店。
宗教聖地不能葷食,所以店裡不賣便當關東煮,蛋類食物會特別標示蛋奶素。
「此處彰顯了以人為本的深遠意涵,也表達了對佛陀的尊崇恭敬,因為佛陀紀念館就是佛陀的家。」
佛陀的家有星巴克,佛陀也喝咖啡?
「禮敬大廳」連接「成佛大道」,長二百四十公尺、寬一百一十三公尺,地坪鋪設鏽石、青斗石。
成佛大道在八塔中央,前方有佛光照耀。
一步一步走向大佛,一步一步接近佛光,感覺十分莊嚴肅穆。
不過,陽光反射到石磚地面,熱氣又傳達到腳底、臉上,實在熱得走不下去,所以我是鐵定「成」不了「佛」啦!
「成佛大道」空無一人,大家都走旁邊二側的風雨走廊,雖然成不了佛,總比曬暈的好。
南、北廊道長各二百五十四公尺,以山西黑石為材,雕刻萬人功德芳名祿,洋洋灑灑好不壯觀!
佛光山創辦人星雲大師說,在接受貢噶多傑仁波切捐贈「佛牙舍利」的當下,就決定要在台灣覓地建塔供奉,讓全世界的有緣人都有機會禮拜瞻仰。
許多人好奇,佛光山到底拿出多少錢來建佛陀紀念館?對此,星雲大師強調,佛光山沒有恆產、餘款,有的只是「心」而已,發多大願心就能成就多少大事。
「千家寺院、百萬人士」共建佛陀紀念館的功德芳名,可見助成佛館興建的,不僅是佛光山,更是來自台灣以及世界各地近千家寺院、名剎道場、百萬人士的力量。
佛陀紀念館以「眾」為念,集眾力成就一大事因緣。
佛陀紀念館不只是佛光山的,它更是全民大眾的,是法界眾生所共有的。
菩提廣場兩旁羅列八座寶塔,代表八正道,名稱分別為:一教、二眾、三好、四給、五和、六度、七誡、八道。
八塔形制相同,皆為方形七層樓閣式,高三十七公尺,鋼筋混凝土結構,基座外飾黃砂岩,塔身外牆是曉理石,屋瓦為飛鳥瓦,欄杆為石材。
為何要建造佛塔?佛塔的由來:佛陀涅槃後,經過火化,留下許多舍利子,但是當時印度的八個國家都想要得到佛陀的舍利子而發生衝突,最後各國經過協調,決定將佛陀舍利平均分成八份,每個國家各自迎回一份回國家興建佛塔供奉。
建塔的目的,就是要讓人們看到佛塔,就如看到佛陀一樣,時時憶念佛陀的教誨。
一樓塔基座設有簡報室、接待中心,提供各種資訊及陳列文物、書籍等,讓來山參觀的遊客可在這裡歇息、閱讀、聊天、休息或喝茶。此外,還有提供上課、抄經的地方,以及舉辦佛化婚禮的禮堂等等。
二樓以上稱為「天宮」,收藏各種佛教珍貴文物,平時可供民眾參觀。
二旁種植菩提樹,故名菩提廣場。
傳說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在印度尊稱為「聖樹」,直到今天沙陀們還經常在菩提樹下思考。
菩提樹因為樹姿優雅,廣受大眾喜愛,是一種栽植普遍的樹種。
葉片呈三角狀卵形,互生,末端又尖又細又長,像是拖著長長的尾巴。
菩提樹雖屬於常綠大喬木,但在台灣會有落葉情形,初夏陽光轉強,老葉會在短期間掉光,隨即長出紅褐色的幼葉,這種特殊習性在落葉植物不多見。
八塔兩側長廊的外牆上,有全台最大的彩色水泥浮雕,豐子愷先生的〈護生圖〉、弘一大師的墨寶、藝術家高爾泰、蒲小雨夫婦創作〈禪畫禪話〉,名家所書的佛光菜根譚偈語總計八十四幅。
護生圖浮雕,見之生起慈悲心,啟示大家要尊重、愛惜生命,是一部可貴的生命教育教材。
而〈禪畫禪話〉中的禪宗公案,彰顯的是將「禪」落實於生活中的題材。
禪,能夠安住身心,也能除去內心的焦慮恐懼,品味人生的悠然禪意。
從高處看八塔,想著一路走來,囫圇吞棗許多佛法禪理,依舊冥頑不開竅。對我而言,「禪」就是網羅四時景物,以及分享它們的美好。
正館佔地4000坪,為地下一層、地上五層的建築,地下設有地宮48間,收藏各種與佛陀有關的聖物,
館裡常設展「佛陀的一生」,共規畫十二個展區,祥述佛陀一生的事蹟--出生、成長、出家、苦行、降魔、成道、說法、涅槃。
釋迦牟尼佛與世間眾生一樣,由母親懷胎十月而生,經歷生、老、病、死的人生歷程,但是他降伏自己的煩惱,覺悟成「佛」,帶給眾生無限的光明希望。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教化1250人,在佛陀心中,人人皆可成「佛」,只要依佛陀的教誡,如教修行,就是佛。
正館二邊有四座塔,稱為「四聖諦」,塔內設有四大菩薩聖者的造像,讓世人了解悲、智、願、行的精神宗風。
佛光大佛位於佛陀紀念館中軸線的最高處。
佛光大佛通高一百零八公尺,像高五十公尺,為世界最高銅構坐佛。
據說目前正積極進行「百萬心經入法身」活動,集百萬人抄寫好的心經,永久奉納在佛光大佛的佛身內。
佛陀紀念館自安基至竣工歷經九年,於2011年12月25日舉行落成大典,根據統計2012年1月至4月,參觀人數高達566萬6086人次,儼然是觀光客最愛的景點。
這麼多人前往佛陀紀念館朝聖,有多少人是抱著觀光旅遊的目的?我很慚愧,我就是其中一個,但我也不得不承認,這一趟參訪仍有不少收穫,如同星雲法師說的:
當全球各地的參訪者踏進佛陀紀念館,仰頭看見「佛光大佛」崇高偉大、慈眼廣視眾生,星雲大師希望:「每一個人來了,都能感覺到佛陀就是自己,即使是信仰天主、基督、媽祖,也能感覺自己有著天主、基督、媽祖的崇高本質。我想到創造這樣的情境,讓人人藉著對佛的崇敬禮拜,而提昇自我、開發自我,以覺性的啟發來面對每一天的生活。」
資訊來源:佛陀紀念館
以上綠字來源為佛陀紀念館
- 6樓. 資深牽牛花2012/06/07 17:52歡迎來高雄
呵呵~~佛陀紀念館
我去了三次,都是走馬看花
還不如在你這裡看一回,知道的還更詳盡
呵呵~~見識到高雄的大太陽啦
看你之前拍愛河時
我還想你運氣真好,碰上高雄難得的陰天呢
- 5樓. *2012/06/05 23:02新地標
莊重而壯觀!改天也想一探奧妙!
值得一探 蝶非 於 2012/06/22 23:54回覆 - 4樓. Jenny***2012/06/04 20:03謝謝您的導覽.
想去看佛陀紀念館.想到南台灣的太陽....先出一身汗.
呵呵呵....佛陀不喝咖啡.咱們未成佛先來去星巴克喝咖啡.
- 3樓. 陳文錫~就是忙2012/06/04 16:10人人是佛
介紹得比導覽師姐更詳細,真讓人讚嘆.
多一人來佛館,多一人有佛心,社會就多一位菩薩,
總有一天可以人人是佛,阿彌陀佛
本來就沒有,何必去強求;冷暖人間情,點滴在心頭。謝謝謬讚,「佛陀紀念館」其實寫的很不好,不過是把人家現成的文字套上圖片,充其量為「旅遊導覽」,如果要在文中體會深刻的佛法,這篇拙文要打零分。
蝶非 於 2012/06/05 23:45回覆 - 2樓. 一隻名叫Iris的貓2012/06/04 12:34=^^=
在我的感受裡,
佛教是最大度能容的,
十方三世諸眾生及冤親債主~~
是我們念經後迴向的對象,
也是我們感謝與布施的對象.
不管是信持什麼宗教,
唯有正宗、正教~~才不會有狹隘的邦域觀念,
博愛與善念存乎一心.
謝謝蝶非!! - 1樓. 山鷹(寄三平)2012/06/04 08:36我佛慈悲,
一體眾生。
肅穆祥和的氛圍,令人忘卻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