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的字面解釋是「架在水面的二岸,以通往來的建築物」,「橋」任重而道遠,每天默默承受幾千萬次車輛輾壓的傷痕,經年累月不休息不罷工,「橋」給人的觀感一向是正面的,然而,這次台中縣后豐大橋斷裂崩落,造成1死5失蹤的悲劇,讓大家驚覺到「橋」不是絕對安全的,原來隱藏著致命的危機!
(以上二張圖片來源:中央通訊社)
有河流的地方就有橋,橋扮演著無可替代的交通功能,世上第一座橋如何產生已無法考據,但隨著建橋的工程技術突飛猛進,世上最長、最高的橋不斷問世,紀錄創下沒多久,馬上又被新紀錄取代,幾乎帶著較勁與炫燿的意味了!
橋除了實用性的功能以外,人們還會賦與它優雅美觀的造型,兼具觀光旅遊的附加價值,像是著名的舊金山大橋,倫敦鐵橋,彩虹大橋,青馬大橋等等,不論新舊皆各具特色,成為所屬的該座城市地標。
台灣致力於新橋的建設遠遠大於老舊橋樑的維護與改建,而「斜張橋」是近年築橋的趨勢。
何謂斜張橋?
緣自於吊索橋的斜張橋(cable-stayed bridge),起因於第2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各國經濟肅條、物資缺乏,為了推動交通網絡的建設,具有高經濟及低成本的斜張橋便脫穎而出。
斜張橋與一般橋最大的差異,在於是由橋墩來支撐橋面的力量,藉由橋上方鋼纜的張力來支持,所有拉力都集中在橋塔上﹔因為網纜的方向都是斜的,因此取名斜張橋。
(來源:http://dns.hsps.tpc.edu.tw/~tf5891/ee27.htm)
重陽大橋:為聯絡三重市、蘆洲與台北市的重要橋樑,於民國八十年元月通車,全長 905 公尺。
記憶中,重陽橋的橋身是紅色,換上雪白新裝後,屹立於淡水河,在藍天輝映下,顯得寧靜美麗。
大直橋:橫跨基隆河兩岸,南接濱江街、復北地下道,北接大直地區,於 2002年 6月通車。
大直橋是臺北市首座釣竿式斜張橋,主塔設計成拋向水面的釣竿,與鋼纜形成優美的弧線。
(來源:http://www.taipei.gov.tw/cgi-bin/SM_theme?page=489fae85)
漁人碼頭跨港橋:為人字形單塔斜張橋,橋塔以流線之彎曲造型與帆船之風帆意象相互呼應,藉此強調漁港發展水上觀光之特質。
(來源:http://www.aptcm.com/FISH/km.nsf/ByUNID/872C76A376B79FFD48256D350023A844?opendocument)
.
.
於2003年2月14日情人節當天正式啟用,故又稱「情人橋」。
在與橋體連接的木棧道觀海、賞夕景,被公認是最浪漫的事。
璀璨的情人橋夜景,勝於白天之美,令人流連忘返。
傳言中,情侶牽手過橋時,投射燈轉為「綠光」的一剎那,「情侶勿視」,否則必會分手。
不知何人編出來的傳聞,替情人橋增添傳奇色彩。網路傳言,止於智者。
新東大橋:開車經過中山高苗栗路段,遠遠的就會看到一座紅色雙塔「新東大橋」。
於民國86年11月完工的新東大橋,是坐落在苗栗後龍溪上八座大橋的其中一座,為國內第 1 座雙塔斜張式橋樑。
集鹿大橋:跨濁水溪,塔高約為五十八公尺,是南投縣第一座斜張橋造型橋樑, 921地震發生時,還正在施工的集鹿大橋受創嚴重,全世界尚無整修斜張橋的經驗,讓興建到一半,被地震震毀的集鹿大橋的重建倍感困難。
(來源:http://okgo.tw/buty/00334.html)
如今此橋已建造完成並開始通車,為集集鎮和鹿谷鄉的居民通往兩地的時間縮短了不少;同時吸引了一波觀光潮,慕名而來的遊客爭睹:「是不是會有很多鹿來這座橋上集合?」
高屏溪斜張橋:連接高、屏兩縣,橋面由不對稱的紅色斜張鋼索銜接,主橋跨徑330公尺,側跨徑180公尺,橋面寬35公尺、全長2617公尺,橋塔高度184公尺,相當於六十層高樓建築,該橋為國內首座複合式斜張橋,且是亞洲最長之非對稱型單橋塔斜張橋。
(來源:http://dns.hsps.tpc.edu.tw/~tf5891/ee27.htm)
新的東西不是不好,但若是一味地只求快速、簡便,容易流於粗製濫造,便是所謂的「俗惡」!反之,只要多賦予一點關切、一點善意,和一點審美感,就是迥然二種不同風味,像這座「斜張橋」即讓人由衷激賞,誠如有關單位自豪的,「這是高科技的跨區域橋樑技術工程的卓越成就,氣勢宏偉的建築,將成為南台灣的新地標、新景觀,新的精神堡壘。」
立體三角斜面、造型優美的大橋,遠遠望去,彷彿天空打開一把桃花扇。
斜張橋東方,即是台灣最大的佛教道場-佛光山。
每日聆聽梵鼓清音,斜張橋彷彿也感染了佛性。
日本北海道有座十勝大橋,也是斜張橋形式,他們發現一個有趣奇異的現象:亦即站在橋塔三角體的下方,拍掌、或是敲擊東西,便會響起巨大悠揚的迴聲,日本人稱此種現象為「鳴龍」,他們相信這也是一種「祈福」,誠心誠意地拍掌默禱,便會將心願傳達到天上的神明耳裡。
從不間斷遭受苦難災厄的台灣子民啊!如果我們立於斜張橋桃花扇面底下,揚手拍掌,虔誠的祝禱,是否也有響徹雲霄的迴音直達天聽?
後記:后豐大橋的斷橋遺恨,換來政府「四年164億加速改建四十危橋」的承諾,希望不幸罹難者的性命沒有白白犧牲。
- 5樓. 拈花惹草2008/09/18 23:17美的無話說
你收集的這些橋拍得很美
沒想到這麼冷的靜物
在你手中變得活耀起來
- 4樓. 辣媽 愛妮2008/09/18 17:16斜張橋
沒想到台灣有這麼多相同施工方式的斜張橋.謝謝你介紹的如此詳細. - 3樓. 從容自若2008/09/18 01:39斜張橋
能呈現一種力量之美~
也是一種建築力學的的平衡~
很精采的介紹~
台灣的橋樑開始重視色彩的表現~
不再只是傳統的灰色調~
- 2樓. 少葷多素2008/09/17 18:26~~
各式各樣的藝術橋,是建築界美的象徵。
橋是交通的命脈,危橋卻是天人永隔的禍端。
- 1樓. 熊咪2008/09/17 16:20一齊祈福
讓我們一齊祈福~
謝謝響應 蝶非 於 2008/09/19 00:4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