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臺灣的溫泉
2019/01/15 21:09
瀏覽1,118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溫泉和冷泉的定義溫度,臺灣為攝氏30度,以上為溫泉,以下為冷泉,日本和韓國為攝氏25度,義大利、法國、德國是攝氏20度。一般人對溫泉的辨識僅止於溫度、色澤和氣味,臺灣常見的溫泉種類有以下幾種:

一、鐵礦泉Iron mineral springs

又稱黃金泉,為中性碳酸泉,泉溫在攝氏40~60度之間,無味,因水中富含鐵礦物質所以水色呈淡紅褐色,池底常沉澱鐵石灰質礦物,泉源附近常堆有石灰岩層,據說對神經痛、皮膚病、慢性婦人病、風濕、支氣管毛病、惡性腫瘤、糖尿病等助益。

分布地點/北部地區:北投溫泉、金山萬里溫泉

二、硫磺泉Sulfur spring

酸性硫磺泉,又稱臭蛋泉,據說有軟化皮膚角質層的作用,能舒緩皮膚搔癢不適,坊間相傳有排毒、解毒、減緩痛、癢的功效,因泉水內含的碳酸氣體對金屬製品特別容易產生腐蝕,有硫化氫瓦斯中毒的危險。

分布地點/北部地區:陽明山溫泉、紗帽山溫泉、金山萬里溫泉

三、泥漿泉Mud springs

碳酸氫鹽氯化物泉,湧出時夾帶地下岩層泥質與礦物質,泉水呈灰黑色,有黑色溫泉或泥巴溫泉之稱,湊近可嗅到淡淡煤炭及硫磺味,泉溫在攝氏75~80度之間,據說對皮膚病、風濕、關節炎及腸胃方面的疾病有舒緩效果,泥漿泉質地細滑,有去角質及殺菌作用,使人浸泡後肌膚紅嫩光澤。

分布地點/南部地區:關子嶺溫泉

四、氯化物硫酸鹽泉Sulfur chloride hot spring

屬於混合型溫泉,無色或淡黃色,泉水略帶鹹味及鐵鏽味,富含15種以上礦物質,稍帶有硫化氫的臭味,據說可治療外傷、皮膚病、腸胃疾病、婦女病等。

分布地點/東部地區:安通溫泉、綠島溫泉

五、碳酸氫鹽泉Sodium bicarbonate hot springs

又稱重曹泉,含有碳酸氫鹽,據說能美化表皮肌膚、促進皮膚新陳代謝,坊間傳說泉水煮後飲用可中和胃酸、改善腸胃功能、痛風、糖尿病等。

分布地點/

北部地區:礁溪溫泉、烏來溫泉、金山萬里溫泉、清泉溫泉

中部地區:泰安溫泉、大坑溫泉、谷關溫泉、北港溪溫泉、東埔溫泉

南部地區:寶來溫泉、四重溪溫泉

東部地區:瑞穗溫泉

臺灣從南到北都有溫泉,有的是自然湧出,有的需人工開採,有的地處偏遠或溫度過高不適合浸泡,自日治以來開發不少可以泡湯的溫泉區,成為適宜冬季的休閒活動。

溫泉名稱

說明

烏來溫泉區

烏來溫泉位於新北市烏來區,烏來是泰雅族語Urai的音譯,意為冒煙的熱水,溫泉主要沿著南勢溪與桶後溪交會口西側分布,溫泉水質清澈透明,可飲用,最高水溫可達78℃,是中性碳酸氫鈉泉,碳酸氫鈉泉又稱美人湯,對皮膚有修補作用。

金山萬里溫泉區

金山萬里的溫泉水來自大屯山的火山地熱,數百年前居住在萬里加投的凱達格蘭族加投社人發現地底冒出的熱泉可以治療傷口或皮膚病,將其視為醫療用水。日治時期日本人在金山開發出溫泉泉源,設新館與舊館招待所,使溫泉成為具休閒樂趣的溫暖湯泉。分為金包里溫泉、磺港溫泉及加投溫泉(萬里)三區,有碳酸泉、酸性硫磺泉、酸性氯化物泉、白磺,以及獨特的海底溫泉。

陽明山溫泉區

陽明山溫泉,原稱草山溫泉,位於陽明山前山公園一帶,水質屬於酸性硫酸鹽泉,俗稱白磺泉。

紗帽山溫泉區

日治時就是硫磺礦的主要產區,留存許多採礦的遺跡與文化,區內有豐富的白磺、青磺、冷泉、地熱。紗帽山溫泉區沿著行義路延伸,故也被稱為行義路溫泉區,泉質為酸性硫磺泉,水溫56~80℃,溪谷地表間熱氣蒸騰的場景為其特色。

北投溫泉區

北投原為凱達格蘭族居住地,Pataauw為凱達格蘭語女巫住所之意,清初漢人來開墾,稱Pataauw為北投(八頭)。日治以來,北投以溫泉著稱,有溫泉鄉的稱號,臺北州廳在大正2年(1913)興建號稱東亞最大的溫泉浴場—北投溫泉浴場。

清泉溫泉區

清泉溫泉位於新竹縣五峰鄉桃山村上坪溪,為日治時期開發的溫泉,當時是隘勇線日警專用,又稱「井上溫泉」,早年是新竹八景之一的「清泉試浴」,泉溫約48℃,pH值7.7左右,屬於無色無臭的弱鹼性碳酸泉。

泰安溫泉區

泰安溫泉位於苗栗縣泰安鄉錦水村,為當地泰雅族人發現,明治43年(1910)為供警察及眷屬泡湯療浴,臺灣總督府在此設置警察療養所,命名為上島溫泉,臺灣光復後苗栗縣警察局取得上島溫泉水權,警察療養所改名為泰安招待所,民國52年(1963)臺灣省主席黃傑將稱該地的溫泉為虎山溫泉,民國67年(1978)行政院長蔣經國將虎山溫泉改稱泰安溫泉。

大坑溫泉區

位於臺中市大坑風景區,大坑溫泉不是自然湧出泉,而是經由地底鑽探的鑽探泉。泉質是碳酸氫納泉,pH在7~8,又稱重曹泉或是美人湯。溫泉沒有刺鼻的硫磺味,泉溫較低,通常維持在攝氏50℃以下,浸泡時在皮膚表面呈現氣泡。

谷關溫泉區

谷關屬臺中市和平區博愛村,位於海拔約800公尺的大甲溪畔,舊名「明治溫泉」,明治40年(1907)發現,中橫公路開通後,谷關溫泉旅館、飯店如雨後春筍般設立。溫泉源頭水溫可達60℃,可飲可浴,弱鹼性碳酸泉,pH值7.6,含有機蛋白質,泉水呈濁白狀且水質滑膩。谷關溫泉的泉源有兩處:一在舊旅社區的河谷中,舊吊橋的左下方,建有一水塔儲水,水量甚豐,旅館依地勢而建,另一在河道上游,步行約30分鐘可達。

北港溪溫泉區

南投縣國姓鄉泰雅渡假村為中心的北港溪沿岸。

廬山溫泉區

位在南投縣仁愛鄉精英村,海拔高度約1250公尺,日治時稱富士溫泉或鴿澤溫泉,與明治溫泉、櫻溫泉並稱「中部三大溫泉」。水質清澈,可飲可浴,水溫58~98℃,pH值6~9,碳酸根離子約455ppm,鈉離子約328ppm,屬中性碳酸氫鈉泉。因廬山北坡母安山雨量超過800毫米就可能嚴重位移,爆發嚴重災情,南投縣政府決定斥資20多億賠償金辦理集體遷村,計畫搬遷到36公里外的埔里鎮福興里。民國101年(2012)5月31日,南投縣政府公告廢止廬山溫泉區,遷村完成後,廬山溫泉區亦將消失。

東埔溫泉區

位於南投縣信義鄉陳有蘭溪畔、八通關古道起點,海拔約1200公尺。日治時建有溫泉浴場,臺灣光復後由警方接管,並將之開放。泉源在東側的望鄉山麓,弱鹼性碳酸泉,pH值7.7,水溫約53℃,水質清澈,泉水自溪谷岩縫、砂石層自然湧現,呈現出熱氣沸騰的景觀,再引流至旅館、飯店,由於溫度適中,不必用山泉水稀釋,為少見的原汁溫泉。

關子嶺溫泉區

位於臺南市白河區東北郊枕頭山,原為平埔族聚落所在,明治31年(1898),屯駐此地的日本士兵在東北方的山谷發現溫泉。關子嶺溫泉與北投、陽明山、四重溪溫泉並列臺灣四大溫泉,溫泉區位在半山腰,山下到泉區沿路都是溫泉旅館、餐廳及純泡湯的場所。泉源在枕頭山、虎頭山、鷲鳳山環抱的滾水溪左側,溫泉由地層的石縫流出,富含地下岩層泥質與豐富礦物質,屬鹼性泉,泉溫約75~80℃,pH值8,味澀苦,呈灰黑色而有微小泥粒,水質滑膩帶有濃厚硫磺味,為臺灣少見的泥質溫泉,有「黑色溫泉」之稱。

寶來溫泉區

位於高雄市六龜區寶來里,荖濃往桃源的南橫公路旁,寶來一號大橋的荖濃溪畔,溫泉泉源距寶來里街道約2.5公里。屬中央山脈板岩區的變質岩溫泉,露頭源自寶來溪,為中性碳酸氫鈉泉,pH值7.2,泉溫54~60,泉色透明清澈,無色無味。

不老溫泉區

位於高雄市六龜鄉新發村,鄰近寶來溫泉區,源於荖濃溪支流不老溪的溪谷中,故名不老溫泉,因位在新開村,又稱新開溫泉。不老溫泉昔稱「新同溫泉」,日治時就已開發,早年曾蓋有數間公共浴池,被風災摧毀,隨不老溫泉的名氣越來越大,溫泉山莊的數量越來越多,成為六龜著名的溫泉勝地。水溫約45℃,pH值7.7,碳酸氫根離子1460ppm,鈉離子約593ppm,中性碳酸氫鈉泉。

四重溪溫泉區

四重溪溫泉位於屏東縣車城鄉,屬鹼性碳酸氫鈉泉,潔淨無味,水溫常年保持在攝氏50~60℃。日治時開發,因昭和天皇胞弟高松宮宣仁親王夫婦來此度蜜月而聲名大譟,當時住宿的地方即今清泉溫泉館,與北投溫泉、草山溫泉(陽明山溫泉)、關子嶺溫泉並列日治時期臺灣四大名泉。因昔日居民出入沿河川步行需涉水四次,故稱四重溪,民國39年(1950)改名為溫泉村。

旭海溫泉區

位在屏東縣牡丹鄉牡丹灣畔的旭海村,光緒13年(1887)英國的探險家泰勒(Taylor)隨斯卡羅族瑯嶠十八社大頭目潘文杰由卑南琅嶠古道前往臺東途中,在此停留時發現一處由草山湧出之溫熱泉水。水質清澈,無色無味,可飲可浴,碳酸氫鈉泉,水溫約45℃,pH約7.3。牡丹鄉公所在此設有泡腳池、露天池、湯池及公共浴室等設施供公眾使用,另牡丹灣Villa亦有溫泉供應

知本溫泉區

知本溫泉位於臺東縣卑南鄉,沿知本溪有三個出露點:溫泉橋附近的外溫泉、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附近的內溫泉、晴山東南方的知本溪河床,溫泉旅館及商圈都位於外溫泉。知本源自卑南語Katratripulr(卡地布),指知本部落,另有團結、在一起之意,漢人依閩南語音譯為「知本」(Ti-pún)。知本溫泉的水溫最高可達95℃,屬於中性碳酸氫鈉泉。

綠島朝日溫泉

位於綠島東南方海岸帆船鼻礁岩潮間帶,面向太平洋,因朝日出方向而命名為朝日溫泉,日治時稱為「旭溫泉」,為海底溫泉。溫泉區設有三個露天圓形浴池及室內溫泉池、SPA水療設施、煮蛋區及販賣部等設施。水溫約60~70℃,屬略呈酸性的硫酸鹽氯化物泉,無濃烈硫磺味,帶有海水鹹味,洗後不黏澀。

安通溫泉區

安通溫泉位在花蓮縣玉里鎮樂合里,屬弱鹼性氯化物硫酸鹽泉,水溫可達66℃,水質清澈「安通濯暖」為花蓮八景之一。明治37年(1904)日本人上山採集樟腦時無意間發現安通溪的河床邊冒出溫泉水,昭和5年(1930)設置日本警察招待所,將安通溫泉闢成公共浴場。民國63年(1974),民間業者買下經營,改稱安通溫泉大旅社,近年安通溫泉區增加許多家溫泉旅舍。

瑞穗溫泉區

瑞穗溫泉位於花蓮縣萬榮鄉紅葉村,因紅葉溪右岸有紅葉溫泉,瑞穗溫泉被稱作「外溫泉」,有生男之泉之稱,泉色黃且混濁,帶鐵鏽味,久置可得紅色鐵質沉澱,水溫約45℃,屬氯化物碳酸氫鈉泉。瑞穗溫泉區於大正8年(1919)由日本人發現,其泉質與日本天皇級的有馬「金銀雙湯」相同,興建一座附設公共澡堂的日式旅館「滴翠閣」。瑞穗溫泉區擁有氯化物碳酸鹽泉及碳酸氫鈉泉二種泉質,氯化物碳酸鹽泉富含鐵、鋇等礦物質,鐵質遇到空氣氧化後會在水面形成一層略帶鐵鏽味的黃濁色結晶物,俗稱湯花或溫泉花。紅葉溫泉亦位於萬榮鄉紅葉村,離瑞穗市區較瑞穗溫泉遠,故稱內溫泉,泉水清澈,水溫47~48℃,屬於中性碳酸鹽泉。

礁溪溫泉區

礁溪溫泉在日治時代被人發現,礁溪舊稱湯圍,所以當時稱為湯圍溫泉。蘭陽平原附近地熱豐富,傳說為昔日原住民祖先達幾由、知野葛由、斯母由三兄弟在礁溪煮飯,不小心將飯掉落熱湯中,熱湯溢出潛入地下形成溫泉。

除適合一般大眾休閒的溫泉區外,另有較具挑戰的野溪溫泉,位在溪谷深山,無人工設施,具天然野趣,泉源若在溪床,常受颱風或雨量影響改變露頭地點及水量。

溫泉名稱

說明

碧候溫泉

宜蘭縣南澳鄉碧候部落南澳北溪上游。

清水溫泉

宜蘭清水溪。

芃芃溫泉

宜蘭英士村,芃芃溪。水溫60℃,酸鹼值約pH6.4~7.5,含碳酸氫根離子約707ppm,鈉離子326ppm,中性碳酸氫鈉泉。

排骨溪溫泉

宜蘭大同鄉,排骨溪。水溫約50℃。

天狗溫泉

宜蘭多望溪,仁澤附近。

八煙溫泉

新北市金山區,酸性硫酸鹽溫泉,有硫磺味,乳白色,水溫約40~60℃。

下七股溫泉

陽明山,上磺溪停車場開始步行。高濃度的硫磺泉,泉水為乳白色,水質呈中性。

磺溪溫泉

位在發源於七星山北麓往北注入東海的北磺溪溪谷,海拔約500公尺,泉質與北磺溪下游新北金山的八煙溫泉同屬於酸性硫酸鹽溫泉,出露於紫蘇輝石及角閃安山岩層,水溫40~70℃,富硫磺氣味。

馬槽溫泉

臺北市北投區。

嘎拉賀溫泉

又名新興溫泉,桃園復興區三光溪,瀑布型野溪溫泉。泉質含有二氧化碳,會在皮膚表面呈現氣泡,泉溫44~45℃,弱鹼性碳酸泉。

四稜溫泉

桃園復興鄉北橫58.5公里處,三光溪河谷,懸壁式的瀑布。水溫45~65℃,弱鹼性碳酸氫鈉泉變質岩溫泉。

小錦屏溫泉

新竹尖石,錦屏溪。

秀巒溫泉

新竹尖石,塔克金溪溪谷。水溫45℃,弱鹼性碳酸氫鈣泉

泰崗溫泉

新竹尖石,塔克金溪下游溪谷。水溫43~54℃,弱鹼性碳酸氫鈉泉,有淡淡的硫化氫味道。

馬陵溫泉

大甲溪,谷關溫泉上游。水溫40~71℃,碳酸泉,酸鹼質約pH6~7。

紅香溫泉

南投仁愛鄉紅香部落。

瑞岩溫泉

南投仁愛鄉瑞岩部落北港溪上游。

北港溪溫泉

烏溪上游北港溪與九仙溪交會處。

春陽溫泉

南投仁愛鄉春陽部落濁水溪溪谷。

太魯灣溫泉

南投仁愛鄉春陽部落密樂谷步道。

廬山溫泉

南投廬山溫泉區塔羅灣溪溪谷,廬山溫泉源頭。

馬海濮溫泉

南投廬山,濁水溪上游馬海濮溪。

精英溫泉

又名布卡山溫泉,濁水溪上游塔羅灣溪,廬山溫泉的上游源頭。水溫55~75℃,弱鹼性碳酸泉。

雲海溫泉

濁水溪上游塔羅灣溪,精英溫泉更上游。水溫約75℃,弱鹼性碳酸泉。

萬大北溪溫泉

奧萬大萬大北溪溪谷,水溫約44℃。

萬大南溪溫泉

奧萬大萬大南溪溪谷,水溫約60℃。

樂樂谷溫泉

南投信義鄉東埔,陳有蘭溪上游。

石洞溫泉

高雄荖濃溪支流寶來溪。水溫約60℃,中性碳酸氫鈉泉,泉質透明清澈、無色無味,溫泉源頭來自高壁上洞內,水管裝置其中引溫泉水而下,集水成池。

十坑溫泉

高雄荖濃溪支流寶來溪,從下游往上游走,沿路有七坑、十坑、十三坑等幾個溫泉點。水溫45~50℃,鹼性碳酸泉。

復興溫泉

荖濃溪支流拉克斯溪,舊復興部落附近。水溫60~80℃,弱鹼性碳酸泉。

大武溫泉

屏東霧台大武部落。

哈尤溪溫泉

屏東霧台哈尤溪。水溫25~40℃,碳酸泉,酸鹼質約pH6.7。

土坂溫泉

臺東縣達仁鄉土坂部落旁大竹溪溪谷。

金崙溫泉

臺東縣太麻里鄉金崙溪溪床。

金峰溫泉

臺東金峰。

紅葉溫泉

臺東縣延平鄉紅葉村鹿野溪(北絲鬮溪)溪谷。水溫60℃,中性碳酸氫鈉泉。

上里溫泉

臺東縣延平鄉紅葉村鹿野溪(北絲鬮溪)溪谷,紅葉溫泉上游。

桃林溫泉

臺東縣延平鄉紅葉村鹿野溪(北絲鬮溪)上游溪谷,距上里溫泉10公里。

上桃林溫泉

臺東縣延平鄉紅葉村鹿野溪(北絲鬮溪)上游溪谷,桃林溫泉更深處。

轆轆溫泉

臺東縣大崙溪上游。水溫42~97℃,弱鹼性碳酸泉,常常伴隨大量蒸汽冒出,造成峽谷白煙裊裊的地熱谷景象。

碧山溫泉

新武呂溪溪谷,近六口溫泉及霧鹿橋。

栗松溫泉

標高1075公尺的新武呂溪支流峽谷,泉水沿岩壁流下,最高的溫泉瀑布有30公尺。水溫約45~65℃,酸鹼值約pH7,弱鹼性碳酸泉。

萬榮溫泉

又名鴛鴦谷溫泉、摩里沙卡洞穴溫泉,花蓮縣萬里溪谷岩壁上。水溫約48℃,含鐵性氯化物碳酸鹽泉。

二子山溫泉

花蓮縣壽豐溪上游支流恰堪溪,水溫攝氏45~55℃,中性碳酸泉。

文山溫泉

中橫文山附近的大沙溪溪畔,大正3年(1914)由日軍深水少佐發現,故稱深水溫泉,戰後取鄰近塔比多之名,改稱大北投溫泉,塔比多改稱天祥後,溫泉改稱今名。文山溫泉水質清澈,具硫磺味,湧泉處有硫磺沉積,水溫攝氏43℃,屬於中性硫酸鹽泉。

 

 

 

資料來源:

谷關溫泉文化館說明。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其他
自訂分類:晃蕩
上一則: 臺灣的燈塔
下一則: 白冷圳與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