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惡」與「冷血」有什麼樣的分別?
2006/12/09 16:19
瀏覽2,036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在我看來,所謂的「冷血」,有時候代表著一種冷眼看人生的態度,換言之,對於生活週遭的一切,包括親人的過世,都可能抱持著冷淡以對的態度,就像是殺生丸一樣,可能我們現在看到,某一位對事情相當冷淡的人,過去的某一段時間裡,卻是非常熱情的,或者,也曾執著地、癡情地守護著某樣東西,可是,如果有一天,被自己守護的東西、被自己所傾慕的東西背叛,那就是轉變的關鍵了。
當一個人付出所有的熱情之後,換來的卻是他人的背叛、誤解,甚至這股熱情,還被對方當作「瘋狂的妄想」時,他(她)的內心必會十分悲痛,如果真的只是一時的悲痛還好,若是這傷害,在內心留下了陰影的話,那麼,一個原本熱情的人,就會變得冷血,對於週遭與自己不相干的事物,都會變得相當冷漠,即便是一般人聽來很悲傷、很憤慨的事件,在他(她)心裡,都會變得如螞蟻一般地微小。
而且,原本很在意他人看法,別人一說點什麼,就會立刻有反應,在經歷這種「由熱轉冷」的性情變化之後,就會變得「褒貶於我如浮雲」,會認為別人的嘻笑怒罵是外在於自己本身的,也就是說,無論是讚美,還是責罵,一個變得冷血的人,都會認為這些化與自己無關,而覺得沒有必要做任何言語上的、情緒上的反應,反之,自己的本領是否提升、自己的智慧是否進步,會是更實際的。
一個「冷血」的人,多半還有另外一個特徵,也就是能夠冷靜地觀察事情,能夠泰然地面對一切的變化,不容易因為一點變化就心驚膽跳,不會為了魚蝦蟹毛般的事情而喜怒行於色,因為在這種人的眼中,波動也過去、平淡也過去,既然如此,對他(她)而言, 平淡依舊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曾經因為待人接物過於熱情而傷了心的人,再遇到類似事情的時候,內心便會存有戒備與防範。
「冷血」這一個概念,經常出現在一些人性探討的書籍當中,這一類的書籍最大的特色,就是往往都不教人要有感情,往往都不鼓勵「熱血男兒」的行徑,卻往往在教導讀者如何當一個「冷血智者」。對的,冷血智者!與邪惡相比,這一類的人所散發出來的,是一種冷靜的氣質,是一種不隨七情六慾起舞的人格修為,用冰冷卻清澈的雙眼,來看清這人生的真相,《殺手正傳》便是這種思維的代表。
然而,「邪惡」通常是指,一種不被道德、主流價值觀所認同的行事風格,因此,與我前面提過的「反派」一樣,它往往只是一個評估行為的標準,一但達不到,便往往會被當成是反派的、是邪惡的。「邪惡」與「冷血」有一個共同點:都具有不同於社會中大多數人的行事風格,這樣的風格,若是放在電影、動漫當中,通常都會吸引很多觀眾,可是一拿到現實生活,則恐怕會適得其反。
但是,「冷血」與「邪惡」的差別就在這裡,邪惡的人,會主動去攻擊別人,會主動去陷害別人,甚至,會有笑裡藏刀、落井下石的行為。冷血的人會去批判,但多半都是對事不對人,因為一但針對人,勢必將牽涉到私人的情感,雖然說話可能相當狠毒,但是,通常不會對一個受傷的人落井下石,至於,一個被定義為「邪惡」的人,會不會主動攻擊、陷害別人,或是對別人落井下石,就很難說了。
換言之,「邪惡」與「冷血」的區別,就是在於對人、對事情的態度上,會有所不同,邪惡的人,對事情的反應可能會很激烈,別人說的話,可能會記在心裡很久,甚至是懷恨在心;冷血的人,則如同我前面所說的那樣,對於所有的人、事、物,都是冷淡以對、泰然處之的,甚至,對方出言不遜地挑釁,他(她)也不會有什麼激烈的反應。邪惡的人,未必冷血;冷血的人,也未必邪惡。
奈落與殺生丸,就是區分「邪惡」與「冷血」的最佳範例。奈落會主動出擊,或力敵、或智取,有的時候會親自現身,出手攻擊犬夜叉一行人,有的時候會運用他的頭腦,對主角群設陷阱,並且尚存對於桔梗的強烈感覺;至於殺生丸,他幾乎不會主動攻擊,對外物也鮮有強烈的情緒反應,個性與奈落相差甚遠。
自訂分類:犬夜叉電視、劇場評論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