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文學地圖:走讀臺中作家的生命史》
路寒袖老師 主講
台中市的文化事蹟:
*1917年台中火車站竣工。1905年設立火車站名稱為台中停車場。
1908年火車全線通車。
興建鐵道困難度的路段在於大安溪及大甲溪的跨橋部分。
台中市區綠川新盛橋是為鐵道而造的。
*1917年建造第二市場,在日據時代稱為新富町,
屬日式市場又稱為貴婦市場。市場內傳統美食集聚,
味蕾感覺常是出外人的另一種鄉愁。
*萬春宮創建年代於 清康熙二十二年(1668年)原名為藍興堡媽祖廟,
幾經改建重修更名為萬春宮媽祖廟。
1917年台中區長林耀庭,
請中台灣知名媽祖廟的五尊媽祖神尊駐駕台中市,
和台中萬春宮、樂成宮媽祖合辦4天祭典祈福。
時隔百年,於今年(106)可望促成七媽會。
萬春宮於1917年登入文獻。
*林之助1917年誕生於台中的膠彩畫家。
*陳夏雨生於1917年龍井人是著名雕刻家。
*呂泉生1916生於神岡區是台灣合唱之父,
重要作品有《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
《杯底不可飼金魚》、《丟丟銅仔》等歌曲民謠。
*1983年,蔣勳在台中東海大學美術系任創系主任。
*柳原教會成立於1916年。
*台中一中創立於1915年。
*中興大學建校於1919年。
*清光緒年代劉銘傳極力推創在台中興築設置形態上約略接近圓心的府城。
*1900年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在台中實施市區改正計畫(現稱都市更新),
市區計畫街路呈棋盤狀,台中市又稱小京都。
*臺中公園是臺中市歷史最悠久的公園,
有最著名的地標湖心亭、大土丘砲台山、望月亭等歷史古蹟。
*台中重大事蹟的發展與霧峰林家有著深厚的淵源。
*劉克襄,台中烏日人,自然寫作作家。
*台中中央書局在日治時代開業營運,
1998年因財務困難結束營業,
歇業睽違至今約二十年的時間,近期可望重新開張。
*臺灣日治時期三大詩社:台灣北部瀛社,中部櫟社,南部南社,
台中的櫟社於1902年創立,林獻堂也是成員之一。
*1921年蔣渭水開始參與臺灣議會提倡民權及請願運動,
於該年結識霧峰林家的林獻堂,並成立臺灣文化協會。
*楊逵,台灣作家,1905年出生於台南新化。
以一篇《送報伕》打進了日本的文學界。
熱衷社運,1947年因二二八事件,
之後又因寫了六百多字的「和平宣言」被捕入獄,在綠島服刑十二年。
1961年出獄,次年在臺中市郊大肚山東海大學附近定居。
*路寒袖,本名王志誠,1958年生於苗栗苑裡山柑村,
於五歲時遷居台中大甲,就讀台中一中,
中學畢業後摸索人生方向幾經流浪未續學業,
於這個時期有幸與楊逵共處於大肚山的東海花園,
為期約四個月。
楊逵可說是路寒袖的啟蒙老師,受楊逵的影響甚深,
促使路老師繼續就學深造,也對往後的詩路有著極其深遠的導向。
***** ***** ***** ***** ******
那天晚上,聽完了路寒袖老師的講課後,有一種豁然開朗的心情。
一位文化工作者的領導人,
對綿延的歷史與族群的對立保有客觀的立場,
聽聞路老師的侃侃而談,
細數台中市的鐵道、建築、人文與民俗等文化的歷年發展,
內容精湛,雖說是導讀《台中文學地圖:走讀臺中作家的生命史》,
然而,許多的台中事蹟是書中所沒有記載的內容,
上了這堂課實是受益匪淺,
說台中市是一座文化城,一點兒都不為過。
《台中文學地圖:走讀臺中作家的生命史》
主編者簡介
路寒袖(王志誠)
本名王志誠,台中大甲人,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撰述委員、台灣日報副總編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國家文化總會副祕書長、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長等。現任台中市政府文化局長。
著有詩集《早,寒》、《夢的攝影機》、《春天个花蕊》、《我的父親是火車司機》、《那些塵埃落下的地方》等,散文集《憂鬱三千公尺》、《歌聲戀情》,繪本書《像母親一樣的河》、《聽爸爸說童年》、《陪媽媽回外婆家》,攝影詩文集《忘了,曾經去流浪》、《何時,愛戀到天涯》、《陪我,走過波麗路》、《走在,台灣的路上》、《看見,靈魂的城市》,報導文學《溪行回春》等。
歌詞作品有侯孝賢《戲夢人生》電影音樂、潘麗麗專輯《畫眉》《往事如影.冬至圓》、李靜美專輯《情鎖》、鳳飛飛專輯《驛站》《思念的歌》、蔡琴專輯《點亮霓虹燈》、蔡秋鳳專輯《生活影印機》,與選舉歌曲等共計近八十首。另主編各類文集四十餘種,並舉辦過多次攝影個展。
曾連獲兩屆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金鼎獎最佳作詞獎、金鼎獎推薦優良圖書出版獎、賴和文學獎、中興文藝獎章新詩獎、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散文獎、2003 年年度詩獎、榮後台灣詩人獎、台中市大墩文學貢獻獎等。
~~~~~~~~~~~~~~~~~~~~~~~~~~摘自網路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8樓. swallow(已更換肖像)2017/05/13 12:57
祝福您
母親節快樂
- 7樓. 跑者 阿超2017/05/06 19:39
電腦發達訊息氾濫的世代
靜下心來
看些書不容易卻有必要
資訊氾濫的年代,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卻不見得能由此了解一個人,疏離世界依舊存在著。
閱讀確實是需要靜心,在訊息如網的世界裡,
關閉某些的窗口,讓自己能靜下來閱讀,
有安靜的空間,才能讀出書中況味。
謝謝阿超~
祝福 平安喜樂
- 6樓. 茉子伊2017/03/21 18:41
茉子伊的引薦,讓我有了想找書來一窺究竟的衝動,
待我「塞書」的狀況解除之後,
找個悠閒的時間,再找個安靜的角落,享受閱讀的樂趣。
謝謝茉子伊~
祝福 順心
- 5樓. swallow(已更換肖像)2017/03/21 11:32祝福有個美好的一天
- 4樓. 茉子伊2017/03/19 11:09
我也很喜歡路寒袖老師的作品...無論是他的文字還是攝影...
在今年重新調整自己的生活步調與作息,
試著讓自己多去感染書香氣息。
聽說路老師要來上課,
原本沒有書的我去圖書館借閱了相關書籍,
是一本的詩集,不是這次共讀的書,但詩集裡面有著相關資料。
雖然不是他本人的著作,《路寒袖集》是我所讀的第一本書,
往後時間許可,會多多閱讀路老師的作品。
謝謝茉子伊~
祝福順安
媺媺 於 2017/03/19 21:53回覆 - 3樓. 無鹽2017/03/16 17:00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隨身攜帶錄音筆
上課、開會、聽演講、訪談都好用
現在手機功能強已取代錄音筆和記事本
有時候我還會自己旁白以紀錄現場
我想如用在您的學習筆記上應該事半功倍
我曾因工作在台中貴和街住過一段時間
假日就北返
從沒好好去瞭解台中
您這篇文很有感染力
我應找蒐集資料或參與文化局相關講座活動
來趟台中人文探索之旅
謝謝無鹽傾囊相授。
目前所參與的社團大約都是同齡層的同好,新舊成員都有,
活動以閱讀及講座為主,講座的筆記應可運用您所提供的方式做紀錄,
而共讀的部份,可能就需要徵詢夥伴們的同意與否,
以尊重為前提,才得以有愉快自在的學習空間。
那天慕名前往聽課,好奇心大約佔了大半,
一個詩人作家當上了文化局的當家角色應該是不會偏離初衷太遠吧?!
就猶如當初的龍應台女士掌政文化部長一樣。
聽完課就如我所想的,不離初衷。
台中貴和路應該在西區吧?!
對於台中市區,我還是個路癡,
以往老是搭朋友的便車參加活動,
所以,對台中市區的街道還算是陌生的。
謝謝您的回應~
祝福 順安
更正:貴和街 媺媺 於 2017/03/16 21:48回覆 - 2樓. 多硯坊 (休)2017/03/13 11:59
老台中的磚瓦草木
舊市區的昔時街景依然不時入夢
- 1樓. bach12562017/03/13 09:12
多聽演講可以了解更多事務
還能增長知識與智慧
瑀璇問候 媺媺。春天來了
新年總會有新希望的,
我希望在今年多讀幾本書,
補足內心逐漸流失的養份。
我有好幾本已經寫滿的筆記本,
有時候翻開筆記本想看看當時都記錄了些什麼,
可是經過了若干年後,
要猜測由那歪七扭八的字體所組成的句子,
實在是不容易,更別說要去想起主講人當時所說過的話。
有過這個經驗,只要我的時間許可,
我想把我的上課紀錄整理出來,
讓我在多年以後容易再次讀取。
上課與閱讀,能開智慧與長知識,
視野無限寬廣。
謝謝瑀璇~
祝福 事事順心
春天來囉!
瞬間萬變的氣候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