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展間的長椅上坐著。
長椅和我之間,我和畫作之間。
慢慢往固定方向移動的人,
人的眼睛和作品之間。
眼睛和心之間。
那個留在作品裡的時空。
留在畫布上的顏料。
畫家現在活在哪裡呢?
*小時候曾經被一個想法困擾著──
為什麼我只能知道我呢?
為什麼不能知道別人在想什麼呢?
為什麼一定要透過別人講才能多知道一點點呢?
我和我以外的一公尺。
一公尺以外的再一公尺,
我能知道的「現在」,最多只有那麼遠。
這個世界為什麼我只能知道我呢。
別人也想當我嗎?
世界可以交換嗎?
*如果英國的天氣不是那麼糟,
那英國人的個性會不會就不一樣了呢?
如果英國人的個性不一樣,那講出來的笑話就不一樣了,
所有視覺的不是視覺的都會不一樣了。
如果不一樣了,那我們還會想來嗎?倫敦還吸引人嗎?
*中午海德公園裡好熱鬧,
太陽才露一點點光,
大家就都搶著曬太陽。
蝦子躺,螃蟹躺,人躺得東一隻西一隻,
陽光應該很高興大家這麼捧場吧。摘自P241
#記得在花樣年華時期與堂妹走得近,
常相約在家巷口外談天說地。
有一回我便說了與作者一樣的疑問,
「為什麼我只是我?」
「為什麼我不是妳?」
當時的堂妹一定覺得我很無厘頭,
而當時的我也覺得我問了很駝的問題。
看了書中作者寫的這段,
讓我覺得我當時的提問於現在被同理了,
我不是那唯一思想很奇怪的人。
或許思想根本不奇怪,怪是怪在當時的我不會提問。
我就是我,無從選擇的存在,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天生與俱的個性雖然已經定了型,
然,後天習性養成,是藉著個體與個體之間的互動互相學習而來,
在生活中讀書、讀人、讀畫、讀音樂、讀生活仰或讀一座城市,
無一不是互相對話而有更深一層的了解的。
自我的成長彌補先天的不足,
互相的學習得以跳脫出傳統的束縛,
透過對話擴大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視線定睛在方圓,視野卻無限寬無限遠。
註記:
2016/1/23讀完《靠窗的位子,光線剛好》李瑾倫著
良言語錄:
*對於未知,我不先顯露害怕。
*對於選擇,我曾經忐忑不安。
*當下,永遠獨一無二。
*我學到了成功人生並不等同於完美人生。
*完美人生有時比不上有意思的人生。
~~~~~~ 摘自《靠窗的位子,光線剛好》書末
****************寫於2016/1/24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6樓. 多硯坊 (休)2017/09/11 17:37
與生俱來加上後天薰陶
每一個人格特質都是獨一無二而絶無僅有
- 5樓. 慎卿2017/08/22 23:47
很小的時候我常有個困惑
為什麼我是人而不是一棵樹或是一陣風
我是在什麼條件下投胎來當人的
如果我是一棵樹就什麼都不用做
有雨水有陽光就能活
如果我是一陣風
我愛去哪就去哪
但我是人
一生想盡辦法體驗世間
讓自己成為有趣的人
最近正閱讀一本書,書中有一句話是:
一旦出生,我已經是被選擇性的存在。〞
萬事萬物的存在都有其存在的價值,
也都各就各位,各司其職。
一棵樹也有它的職責,就連一棵無用之樹,
也都具有彰顯隱性價值的存在。
我相信您是學問淵博又具幽默有趣之人,
也是認真生活的人,
從您的文章裡可窺知,
從您與格友間的互動皆可知。
謝謝慎卿~
祝福 如意
媺媺 於 2017/08/24 12:46回覆 - 4樓. 林大(會晴)2017/08/15 20:31讚嘆著美麗的文字啊
- 3樓. faith2017/08/14 13:45
好久不見了 ^^ (我是以前的faith信心) 真開心又能遇見妳,
看到妳的山頭, 就能馬上認出妳 , 是因為我從以前就很欣賞妳.
其實我以前也跟妳一樣 , 也常會這樣問一樣的問題,
為什麼 是我 那我以外的呢 我沒有了 我還有我嗎?....很多很多類似的^^"
現在年紀大了 , 就比較不會 也忘了去想這問題了哈~
是啊~ 多的是 "成功" 是拿 "完美" 來換取的.
謝謝, 喜歡妳的文~
稍早之前先去找了您的舊格子,那格子令人懷念,
您愛綠色植物,愛種種子盆栽,
看那些的種子盆栽的圖片,張張都漂亮美麗。
我格子裡的板模都沒變,只在背景圖與山頭圖裡做更換,
從開格至今,維持主旨不離題而且還能持續著發文,
想來真的不容易,也由衷的感謝城邦裡每位格友的支持與鼓勵。
花樣時期的心情在數十年以後被同理,
這證明我和別人有著同樣的思維,
這讓我放心了不少。
謝謝折簪的回應~
祝福 順安
- 2樓. swallow(已更換肖像)2017/08/14 12:37好棒的分享
- 1樓. 無限生命 生命無限2017/08/14 08:23好心得 妙偶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