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的風景,宜人的完善步道,老老少少手牽手踏上0.75公里略帶險惡的豔麗,及建構完善石階和木棧道的步道,直抵夢幻仙境北投溫泉頭的「硫磺谷地熱景觀風景區」,沿路白煙裊裊自硫磺谷底「溫泉露頭」升起,360度的全景視野盡收眼底!
【硫磺谷】是大台北地區銀髮族深愛的陽明山私房景點,溫泉泡腳池裡有溫馨,愛相隨的老伴們相揪來泡腳溫暖腳心,當體溫漸漸地由腳心的深處慢慢上升後,不一會的全身都流汗了,舒服的40~43℃,台北近郊泡湯季節不能錯過的熱點!
漸層色湖水的⟪硫磺谷⟫,谷底岸邊乾淨的清晰見底
⟪谷底缺水的景觀⟫
隔一週再來時,我看見了,有水沒水差很多的谷底景緻!時間才一週而已,同樣的午後時間點,就差別如此之大。
⬇︎下圖將11/10和11/17做個對照,我稱之的硫磺谷夢幻湖,還得看機會,看到是幸運的!記得夏天會看到無水的谷底,我也在沿途欣賞風景中手機也拍下了滿山谷白煙裊裊影像!有拍下,有紀錄囉!

硫磺谷滿山谷白煙裊裊影像/2022/11/17
溫泉生成解說(告示牌的解說)
此處淺黃色或暗灰色頁岩底下是除及溫全的五指山層,溫泉爭氣自頁岩裂隙蒸騰而上或透過人工磚掘露出地表,並將其圍繞成溫泉取用設施,接引冷水與溫泉蒸氣混合,則產生此地酸性硫酸鹽泉,ph約4-6,泉溫約50-90℃,俗稱白磺泉。
昔日輝煌的採硫產業(告示牌的解說)
望向眼前這片荒蕪岩石險峻的景象,您能遙想昔日採硫產業盛行時,工人們櫛風木雨的畫面嗎?於清康熙36年(西元1967),清廷派郁永河來台,在北投地區招募工人們,進行硫磺開採工作。當時採集硫土的方法極為原始,先在大鍋裡道上十幾斤的油來煮,再慢慢到入硫土,並由二個大拿竹竿來會攪拌,讓硫從土中分離出來。
郁永河離去後清政府未積極採硫,為了防止有人盜採陽明山的硫礦,遂下令封礦,同時派兵駐守並規定每年2、5、8、11月派兵放火燒山,以重刑嚴懲杜絕私採硫磺的活動。直到清光緒13年(西元1887年)設立硫磺總局,才正式開採。陽明山的採硫事業也自此持續了將近一百年,直至沒落。
周圍擁有豐富的火成岩及沉積岩地職環境,泡腳池已融入自然景觀設計,大眾可體驗溫泉泡腳的樂趣,有益健康。
本溫泉屬酸性硫酸鹽泉,因受地底熱熔作用,含有豐富的硫化物等礦物質,是世界少有的優質溫泉,泉色成黃白色,有硫磺味,俗稱「白磺」,泉溫約40-60℃,ph約4-5。
地熱觀景平台,泉源里的黃金歲月!
泉源里為典型的農村社區,開發於清乾隆年間,福建泉州安溪、同安兩線的移民入山開墾,集資合夥向平埔族租地,並將土地股份分成十八份,按股份抽籤承租,因此又稱「十八份庄」,產業除以奴業為主外,早期還有硫礦的開採。
當時採硫礦十多年的地方耆老表示:「做硫磺開始的時候是做小工,班黃花給師傅煮,後來就是去打石去磺花仔,就把土裡面的石頭拿掉後,再把磺花拿去煮,而煮硫磺最多的地方是在大同之家對面,就是大黃嘴,另一處是雙重溪,就是在公墓站牌那邊。」從老人家的回憶裡,可以想像當時工人們滴著汗珠,忍著硫磺味挖礦、煮礦的工作情形。但隨著時代變遷,硫磺產業已走入歷史。
硫磺谷內的噴氣口與溫泉仍相當發達,設有多處溫泉井,為新北投個溫泉社之主要來源。
高度不高,卻也有著居高臨下觀賞硫磺谷山谷的視野,鐵絲網的地面,是比較特別的設計。接上人車分離的人行道,往行義路或往泉源路方向,環狀線的繞著硫磺谷,非常的好走,坡度緩升、也緩降就是了,有的步道在樹蔭下,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可繞一圈,好看好走就是了。
結語:超放鬆療癒的泡湯之樂
硫磺谷地質景觀區,最受大台北地區的市民喜愛的,除了地質景觀之外,應該就是泡腳池了,過去想到公共泡腳池,我幾乎不曾想嘗試的,最近發現大多的溫泉泡腳池是流動的溫泉水,那道拒絕的心不見了,喜歡了!
硫磺谷地熱景觀區位於北投風景如畫的鄉間,有小徑、火山岩、地熱活動與硫磺溫泉,半日遊的輕鬆景點,美景拍的爽和享受泡湯之樂,超放鬆療癒的,這些都不花錢的。
溫泉源頭的泡湯池,果然不同凡響,連續二週我都來過幾回了,回程中感覺泡過溫泉的雙腳,走起路來好輕鬆喔!提醒有意來的朋友,來的時候記得帶上短褲和擦腳毛巾,換上短褲將整雙腳泡到膝蓋的位置,非常的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