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提功德聚 寂靜心常誦 一切諸大難 無能侵是人
天上及人間 受福如佛等 遇此如意珠 定獲無等等
準提佛母形像的象徵意義
準提菩薩的形像有很多種,一般我們常見的形像通常是十八臂的準提菩薩,其實他還有其它的形像,如八臂的準提菩薩,四臂準提菩薩等,以下分別介紹。
一般常見的十八臂準提菩薩
準提菩薩的造像有很多種,菩薩因應眾生求法的不同緣起,而有不同形像的示現。一般常見的準提菩薩像為十八臂的準提菩薩。
準提佛母身黃白色。三目、十八臂。結跏跌坐蓮花上。花下有七寶蓮池。難陀跋難陀,二龍王共扶蓮花莖,頂上有三淨居天侍立。
《准提陀羅經》記載
在《准提陀羅經》中就記載著十八臂準提菩薩的造像。經上如此描述:準提佛母身呈黃白色,結跡跌坐於蓮花上。身佩圓光,穿著輕穀,上下皆為白色。
有天衣、角絡、櫻珞、頭冠。十八臂皆著螺釧,臉上有三個眼睛,
上二手作說法印,右第二手作施無畏印,第三手執劍,第四手持著寶鬘,第五手的掌上放置俱緣果,第六手持鉞斧,第七手執鉤,第八手執金剛杆,第九手持念珠;左第二手執如意寶幢,第三持開敷紅蓮花,第四手持軍持,第五手持絹索,第六手持法輪,第七手持商怯,第八手持賢瓶,第九手的掌上置般若梵筴。
十八臂準提菩薩
其十八臂執多樣法器,由右,順時間而下是「如意寶幢」、「蓮花」、「罐」、「索」、「輪」、「螺」、「寶瓶」、「般若篋」、「寶幔」、「根本印」、「金剛杵」、「鉤」、「鉞斧」、「天妙果」、「素珠」、「智慧劍」、「施無畏印」。根本印是雙手,共十八手。
十八臂準提菩薩持著各種法器。這樣的示現。是為了救度廣大眾生所展現的形像與方便,在其他經軌如《現圖曼荼羅》、《別尊雜記》、《尊容鈔》、《阿婆縛抄》等經中所刊載的圖像,一概為相同的造像。
準提佛母的十八隻手臂,是說準提佛母有十八般成佛的功德,這是十八不共法,這也是準提佛母的祕密表徵,具含了甚深微妙之理。
修持二臂準提菩薩
要求得不二法門則應觀修二臂準提菩薩。
修持四臂準提菩薩
想求取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則修持四臂準提菩薩。
修持六臂準提菩薩
而想要求得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宿命通、他心通、漏盡通等六種神通成就,則修持六臂準提菩薩。
修持八臂準提菩薩
若要求得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正道成就,則修持八臂準提菩薩。
修持十臂準提菩薩
想要求取十波羅蜜及十地圓滿者,則修持十臂準提菩薩。
修持十二臂準提菩薩
而若想要達到等覺如來地,則修持十二臂準提菩薩。
修持十八臂準提菩薩
若想求得十八不共法的,則應修持十八臂準提菩薩。
修持三十二臂準提菩薩
若想要具足圓滿的三十二相,則修持三十二臂準提菩薩。
要求得八萬四千法門
若要求得八萬四千法門,則修持八十四臂準提菩薩;而因為八萬四千法門需要觀修八萬四千臂,實在太多了,所以只以八十四臂為代表。
這是在《準提大明陀羅尼經》中有這樣的說法記載。觀修不同形像的準提菩薩。有不同的特別利益與果德。
在六字大明咒的因緣之下同時示現,共同宣說準提神咒。
因為此咒所現起的根源為此,
所以準提菩薩也可說是七十七俱胝佛所共同加持的化身
讚偈語:「稽首皈依蘇悉帝。頭面頂禮七俱胝,我今稱讚大準提,惟願慈悲垂加護」南無 颯哆喃 三藐三勃陀 俱胝南 怛姪他 唵 折隸 主隸 準提 娑婆訶....
準提咒的意義
整句咒意是:由覺動,大覺之動,而生起清淨的成就。依此咒意看來,「覺動」是屬於大悲心遍起的作用。所以他的體性是清淨的。而以清淨的體性生起大悲作用。這都是由於七十七俱胝佛所共同加持。
準提菩薩的真言咒語﹍﹍準提咒
一般唸的準提咒為: 「唵 折隸 主隸 準提 娑婆訶 」此為短咒。
準提咒的意義
真言梵名為lnantra在密教修法中。有著核心的地位。真言顯示了佛菩薩內證秘密境界的真實精要。準提菩薩的真言代表了準提菩薩的大悲心意。
準提咒出現的因緣:準提菩薩的真言出現的因緣。在《七俱胝佛母所說准提陀羅尼經》中記載。佛陀因愍念未來薄福惡業眾生的緣故。入准提三摩地。而說此過去七俱胝佛所說陀羅尼。
根據《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記載。七十七俱胝諸佛如來。在六字大明咒的因緣之下同時示現,共同宣說準提神咒。
因為此咒所現起的根源為此,所以準提菩薩也可說是七十七俱胝佛所共同加持的化身。
我們持誦佛菩薩的咒語。最好能完整解明咒語的內義,如此持誦準提咒,更能貼近地與準提菩薩的心意相應。
「南無」(namah)是歸命的意思。
「颯哆喃 三藐三勃陀 俱胝南」是七千萬正等覺。
「怛姪他」「即說咒曰」。這句常常出現在一般的咒語之中,「怛姪他」之前的咒語是歸敬文,接下來的是咒語的中心內容。
「唵」。是咒的起音。唵字是皈命。也可以說是咒的起始。
「折隸」是覺動。
「主隸」是生起。
「準提」是清淨。
「娑婆訶」是成就的意思。
准提神咒乃是世尊經思惟觀察未來眾生所宣說的無上方便法,
恆常持誦可滅諸罪障,離諸病苦,不墮惡趣,遠離三災八難,
更可圓滿福智二資糧,隨所生處,得遇善知識及諸佛菩薩,
並常為諸天善神護法之所護念。
佛制《龍樹菩薩所作讚誦偈》釋義:
稽首皈依蘇悉帝【稽首皈依本覺性佛法】(「蘇悉帝」即「本覺性佛法」)
頭面頂禮七俱胝【頭面頂禮圓滿具足七入七行】(「七」即「七入七行」。「七入」即「七種深入佛法的方法」,也就是依次為『思惟、發問、發悲心、辨別、供施、持咒、迴向』。「七行」即「七種行為模式」,也就是『觀察、生疑、愍念、開悟、利益眾生、繼續精進、臆念自性』。)(「俱」即「具足」,「胝」即「圓滿」)
我今欲證大准提【我現今要印證佛陀的大理智】(「准提」即「理智」)
惟願慈悲垂加護【惟願無量無邊佛陀的悲心全攝我之身心,愍念照顧使我三業清淨。】(「垂加」即「愍念」,「護」即「照顧」。
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若有薄福眾生,無少善根者,無有根器之者,無有菩提分法者,若得聞此陀羅尼法,速疾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準提法門開示
南懷瑾先生 簡述於民國七十四年準提菩薩聖誕
準提佛母的修法,是佛法裏的密教部份。所謂密教就是秘密教,
其實,佛法並沒有真正的秘密,世界上的秘密都在我們自己的心
中 -- 每個人心中都有秘密不肯告訴人,別人並沒有秘密。真正的佛
法是沒有什麼不傳之秘,或需要以任何代價來換取的。佛法之道是
天下的公道,若說佛是慈悲偉大,卻還保留著某些秘密來賣錢,那
是世界上的大騙子。真正的秘密都藏在自己的心中,就以人類生命
和宇宙萬有生命的奧秘而言,人死了,究竟有無來生?有無生死因
果?死到那裏去?生從那裏來?這些不都是很大的秘密嗎?再說,
為什麼我們每天早晨起床以後,思想、感情總是亂七八糟。不去想
它。它卻自己想出來,這個秘密又在那裏呢?這些問題就是真正密
宗所要找的了。所以修密宗,首先要明白這些觀念,不要認為找到
一個老師瞌個頭在你耳邊傳幾個秘訣就會成佛了,那不是成「佛
陀」,而是成「糊塗」了。一個人在這世界上最可貴的是「智
慧」,要先把佛法的密宗 -- 祂的秘密和宗旨搞清楚才堪稱為一個修
行者。現在就將我修習佛法幾十年的經驗坦白的、誠懇的告訴給大
家知道,希望大家能好好體會。
真正的佛法是「一切唯心」,顯教、密宗都是你的心去修的,也都
是你的心去造的。臂如有人說看到鬼,那是心怕鬼,若是心裏無
鬼,鬼對你也奈何不得,只因你先怕了鬼,本來沒有鬼,心中也變
成有鬼了。同樣的道理,一切都是唯心造的。那麼「心」又是什麼
東西呢?佛法講一切唯心,是站在人的本位立場來講的。人有一顆
心,其實又有誰知道「心」在那裏呢?我們肉體裏頭的心臟並不是
「心」,只不過是心和腦要去作用的一部機器;若是認為「心」就
在心臟的某個部位,以現代醫學來講,心臟壞了可以再換一顆,則
一經開刀豈不就把「心」給割破了嗎?其實,人的思想、情緒並沒
有被割破呀!所以身體裏的這顆「心」也不是「心」了,這在佛學
裏稱為「肉團心」。我們現在講的「唯心」,還不是佛法的「唯
心」,它另外有個名稱叫做「意識心」,但也不是現代講的「腦
力」,「腦」被解剖之後也沒有作用了,有些人腦部被開刀了一部
份,照樣有思想。因此,我們可以說「心臟」和「腦」都只是一部
機器而已。
那麼,真正的「心」在那兒呢?簡單一個答案:「無所不在」,它
既不住於身,又離不開身,我們之所以稱它為「心」,是因為人的
思想、智慧有限而拿人的生命來做詮釋的。這個「心」有三種作用
-- 「體」、「相」、「用」,茲就下列三種角度來看:
(一) 依學理上而言:「體」-- 是心的原量,原始的功能。「用」
-- 能思想、能感覺的作用。「相」 -- 現象,即現代心理學所講的心
態,如會笑、會哭、會思想、手會動、腳會踢等是。
(二) 站在世界宇宙萬有的立場而言:「體」-- 是指盡虛空、徧法
界、全體唯心的作用。「用」-- 指有太陽、月亮、地球。地球又包
括萬物(動物、植物、人、乃至細菌等等)。「相」-- 指太 陽、月
亮、地球、星星等等之各種電能、氣流之現象。
(三) 拿修道的立場來說:依中國的講法,舉凡得了道、成了佛的一
切聖賢、成佛、成菩薩者,就叫聖 人、賢人。所以聖賢包括一切佛
與菩薩,這些佛菩薩之所以成就為佛菩薩,是因為他們悟道了, 得
到了「道」之「體」,亦即智慧的悟道,所謂「明心見性」,見到
道的本體、空相。這些聖賢諸佛菩薩之「用」也是道體的功能,而
且各人的「用」互不相同,等於我們大家坐在這裏有個同體,每個
人都有個靠父母懷胎變化出來的身體,有血、有肉、有神經、有骨
頭、有細胞。而每個人的「相」和作「用」卻都不一樣,有些人愛
哭、有些人愛笑、有些人大方、有些人小氣、有些人多病、有些人
糊里糊塗、「相」、「用」皆異。諸佛菩薩悟道之「道體」是一樣
的 -- 都是智 慧成就,而其修持相作用(相與用)卻各人迥異,例如
西方阿彌陀佛有他不同的「相」與願力(願力即其作「用」),其\
成佛修持的路線目標不同,故作「用」不同。而東方藥師佛修持之
「體」 雖然一樣,但其相、用則異。故阿彌陀佛有四十八願,東方
藥師佛有十二大願。
由此可知,學佛的路線是在找「明白自己的本體」、找「生命的
奧秘」。那麼到底學那一種方法好呢?嚴格而言,世界上並無所謂
那一種方法好,那一種方法壞,就好像世界上吃的東西,不論是
米、麵、雜糧都是給人吃飽的,有了病(肚于餓了),吃飽了,病
就醫好了,所以米、麵、雜糧等並分不出那一種好。學佛的法門也
是一樣,好壞之分都只是世俗的觀念,因此,不論禪宗、淨土、密
教,各宗各派乃至外道,百千萬億各種不同的方法,他們都有個共
同的目的,而最後所追求的無非都是如何跳出人生的苦海、證得解
脫之道、認得自己身心的本來面目。不要在方法上認為學某一種法
門不好,這決非一個學佛者的心思,要把佛法的正道認識清楚,善
於應用才是。瞭解了這些基本的原則之後,就應該知道學密宗、學
顯教乃至念佛、盤腿,無論那條路線都沒有錯,若是對於這些基本
目標認不清楚而糊里糊塗的修了這種法,隨便來皈依、相信、就不
對了。
準提法是一門古法、亙古相傳,一切佛菩薩都修過此種法門。準
提法是密宗裏的大秘密,所以在東密和藏密裏還找不到,祂是屬於
密法裏的「別部」(別傳)。我們看準提佛母畫像上面所寫著「七
俱胝」,所謂「俱胝」,是印度當年數字的名稱,代表無量、無
數、無邊,所以我們可以說「無量、無數、無邊的佛的母法,叫做
『準提法』」。以密宗的說法,佛陀當年十九歲出家,十二年的修
行沒有成道。最後在菩提樹下悟道的時候,還是修了準提法,觀頭
頂上有個「
無量無數的古佛皆以修習此法而成佛。所以「七俱胝佛母準提法」
可以別名為「七俱胝的佛」,依靠一個根本(母)法而成佛的準提
法門。
大致上,準提法除了我們中國之外,日本、甚至全世界,有許多
在地球上遙遠的民族,其祖先所流傳的咒語,都是屬於準提法的系
統,譬如「唵嘛呢叭咪哞」六字大明咒早在佛陀創始佛教之前即已
存在,這是觀音如來所傳的咒語,與準提咒皆屬同一系統,也是千
古萬古就存在的,其威力無以倫比,即使在密宗後期的西藏,亦經
常以此咒語互相寒喧致意,在冰天雪地,甚至萬籟俱寂之時,也能
聽到此起彼落聲聲咒語朗朗不絕,令人心中油然昇起一股無比的莊
嚴清淨。
曾經有人問起準提佛母和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甚至四臂觀音、
六手觀音、八手觀音其間的關係何在?其實,準提佛母也可以說是
觀音如來的化身,這是有根據的,各位不妨參看楞嚴經。所以修觀
音成就的人,可以化身百千萬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救渡眾生,有二
隻手、四隻手、六隻手 ...... 乃至千手千眼 ...... 。手代表一切功德和成
就的效果;眼則代表智慧,智慧、福德俱足才能成就。反之,也可
以說,觀音菩薩是準提佛母的化身,其道理又何在呢?就是我們前
述「體、相、用」的道理。佛母的面孔(相)慈悲喜捨,能夠明心
見性、瞭解心性之體的靜相與動相(體),因而能起百千萬億化身
的作用(用)。我們學習禪定,若能真正體驗到「空」,即是證
到「體」,所謂「與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有相非空,我們學
顯教、學禪,認為萬緣放下為「空」,就是佛法,那是錯的,因為
你還是做不到「真空」,只是意識形態一個寧靜的境界。下意識假
想的空而已。若是認為這樣就是空,那麼勢必越修腦筋越遲鈍、智
慧越低下、行為越懶散了,因為真的空應該是活潑俐落、神清氣
爽,而不是暮氣沈沈的。所以佛教有句話,叫我們修行,「寧可執
有如須彌山」,抓住「有法」來修,不怕你執著,只怕你隨便修空
而落入頑空。為什麼「抓有」好呢?因為「有」能修心、調心、我
們的心(思想)最難馴服,事實上能征服自己的心已可列為聖人之
流了。在中國文化儒家的思想,修心之道,就是一個字:「敬」。
大家學佛修行,做功夫不得力,修行不上路,即因心中「不敬」。
「敬」,不只敬佛菩薩,同時還要敬自己。我們看到佛菩薩,合掌
恭敬,心裡絲毫不敢胡思亂想,所以敬佛就是敬自己;我們對長
輩好。行個禮也不敢隨便,我們覺得對他敬了禮,實際上,我們尊
重了自己。故修有法首先必須「敬心」,隨時心中有佛,「即心即
佛」,對佛恭敬,對一切人都恭敬,就不會看不起人家。一個真正
有道的人,往往更謙虛,更會恭敬別人。我們唸「南無颯哆喃,
三藐三菩馱,俱胝喃,但姪他」是要以最恭敬的心,誠懇的請求皈
依大徹大悟、大成就的準提佛母。從「唵折隸、主隸、準提」開始
才是準提佛母的本咒,「娑婆訶(音所哈)」就是「快快的成
就」,所以當我們提起「南無」(皈依)兩字時,心裏就要起無比
的恭敬,彷彿面前有佛。心中念念是佛,家裏的父母親就是觀音菩
薩。若是對父母都不曉得孝順,卻要求佛菩薩保佑,那不是太離譜
了嗎?能做到恭敬一切,人人是佛,到處有佛,則沒有不得到感應
的,這感應是你心中所變現出來的。因此,修法時要像孟子所講的
「必有事焉」,修道、養氣、做功夫,隨時隨地有此念頭,像欠債
未還的帖記著、與人約會必須記得準時赴約一般,心中能如是念
佛,絕對能有感應,否則,儘管嘴巴唸佛唸咒。心中想的卻是鍋裏
的菜焦了,有口無心念得再好又有什麼效果呢?豈不是欺騙了自己
了嗎?「必有事焉」,心中有事、恭恭敬敬,才叫修行。若是心中
隨便放空,就要像孔子所說的「小人閑居為不善」了。因為心中無
所寄託,便容易起不善之念、行不善之事,所以真正修行人是很忙
的,當然也不可矯枉過正,應如孟子所言「毋忘毋助」,不過分緊
抓,亦不把它丟掉,心中只要有正念在,就已經有佛了,加上幫忙
就是妄想執著。念佛要念到比談戀愛還要嚴重就行了。修準提法就
要準備以這種心情去修,而其秘密也即在於此。
至於修準提法以後又會得到怎樣的感應呢?感應太多了!事實
上,我們學佛的目的是在去除貪瞋癡的習性,若是以貪婪的心去
祈求,當然就得不到感應了,所謂「無貪則感應」,要把一切都交
給佛菩薩,交給一切眾生,那才是學佛的心態。譬如有人修財神法
祈求發財,卻不懂財神法奧秘。財神手中拿的是一條蛇和一隻鼠,
其寓意就是說想要發財就必須一方面像老鼠一樣點點滴滴、小塊小
塊的咬、一方面還要像蛇一樣死纏不放鬆,懂得其申的奧秘就大徹
大悟了,所以修了財神法,你會恍然大悟,哈哈一笑。當然,那是
小人法,套一句中國的成語:「慈不掌兵,義不掌財」,財神的道
理即在於此,我們懂了這般道理之後,修密法的作用就可以更加清
楚了,然後便要回過頭來心存恭敬,毋助毋忘,不貪不著,一味的
專注去念佛、念咒,如此決不會不得感應的。真心念一句佛,至少
會減少一個壞的思想,這樣不也是感應嗎?修行就是要修正自己的
行為,而不是增加你的貪慾或做惡的心思,這才是最重要的。其
次,修到真正感應像看到什麼境界,或夢見什麼境相啦!若是感應
到佛菩薩、準提菩薩現前,應該趕緊皈依禮拜恭敬,不可貪於祈
求。我們求得感應的目的無非是在求福氣,世界上真正的福氣應該
是「平安」,平安即是福,心申無煩惱乃是最大的感應,瞭解其中
的道理才堪學佛,千萬不要被奇怪的感應所迷惑。要知道,一切感
應,一切唯心,都是自性的體、相、用,隨時記住華嚴經所說的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才能修習這個密法。
諸位想修準提法灌頂,「灌頂」,是佛法密宗的規矩。事實上,
世界上一切眾生都有過灌頂的經驗,佛教的「灌頂」,後來傳到西
方稱為「洗禮」。灌頂的道理又如何呢?在這世上,地、水、火、
風四大元素,最初形成的就是液體。水能把一切東西洗乾淨,雖然
地、火、風也有清潔作用,甚至「一火能燒三世業」,但是人仍然
較適合用水,水能使我們感到清淨,因此,我們可以說灌頂的道理
就是「洗淨」。
印度當年,太子登基時要灌頂,就等於西方的「加冕」、中國的
「加冠」,也就是佛教的「灌頂」、天主教的「洗禮」,亦即中國
古代祭祖前的齋戒沐浴。真正的灌頂是在我們自己修持時修到得佛
菩薩感應,感到一道佛光照耀己身,內外一片光明 -- 祥光灌頂感應
道交,有求必應,身心無比清涼自在,那才算是真正得到準提佛母
的灌頂了。
說到念誦的方法,正式修持時,要一口氣一口氣的唸,諸位在家
的道友們自己在家裏修持此法門,隨時要以恭敬心在心裏默默的
念,乃至觀想佛母的聖像。有人說觀不起來,其實容易得很,準提
佛母的聖像大家都看過了,不要刻意去想他,當你把眼睛閉起來,
有個影像就等於已經觀想起來了,真正到了菩薩現身的境界就不是
這個影像了,那時菩薩和妳是合一的。所以初步觀想只要念念之間
有個佛母的影像就可以了,久而久之,你的身境自然不同,每天身
心的健康也不同了。
關於念誦方面,在家的道友們靜坐時要注意調整呼吸,呼吸的調
整有很多方法,譬如有修道家的、修印度瑜伽術的、或修密宗的。
據我瞭解,真正練氣功的方法就有二百餘種之多,所以我個人覺得
很好玩,世界上的人就是這麼個鼻子,不要錢買的空氣,竟然可以
玩出二百多種花樣來,真是了不起,智慧真高啊!但是話說回來,
人雖為萬物之靈,可也是萬物的笨蛋,就這麼個鼻子,把空氣吸進
來就是了,還要玩幾百種花樣,豈不是自找麻煩嗎?不過到底還是
有他的道理的,而且每個方法都有其不同的道理,所以常常有許多
人身體不好,我就叫他們做做氣功。鼻子是媽媽給的,一毛本錢都
不必花,媽媽給的東西從來不會要收回去的,這是媽媽的慈悲偉
大,空氣也不要錢,若是還不肯練,身體不好又能怪誰呢?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