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綠樹白花的籬前
曾那樣輕易地揮手道別
而滄桑的二十年後
我們的魂魄却夜夜歸來
微風拂過時
便化作滿園的郁香
一、 主旨:
這首詩寫的是「回憶少往」。回憶化做魂魄夜夜歸來;而或許也意味著旅人在外遇上不測,所以用魂魄飄飄來象徵。
二、 内容和修辭:
以下且用起承轉合來分析結構:
起:「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是個對偶句。「溪水」和「浪潮」對,「急着」和「渴望」對,「海洋」和「土地」對。溪水象徵年輕時候的彼此,那時志在四方,急著想奔向廣闊的海洋,好奇地想出去冒險打天下,可是相對的是年老的浪潮,如倦鳥知返,如鮭魚返鄉。這兩句原只是大自然界的普通現象,但作者借景喻意,象徵著生命的兩個階段,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命歷程。
承:「在綠樹白花的籬前\曾那樣輕易地揮手道別」,進入回憶的主題,想起曾經和你在春華煥發時刻,站在是否要緊緊相守偕老的十字路口上,「我們」卻「輕易地」選擇前程而各奔西東。「綠樹白花」,指的就是七里香。那時心有旁騖,恐怕連香味都沒有聞到,就忙著「揮手」。這「綠樹白花」不只呼應主題,更為後續埋下伏筆。「籬」與「離」字雙關,亦暗示了離別。
轉:從回憶拉回現實,如今已是「二十年後」,二十年間人世的種種磨難,敘事者歷盡滄桑,這時想歸去卻回不去,只能借著回憶或者靈魂出翹去重聚。
合:「微風拂過時\便化作滿園的郁香」,這時才終於聞到滿園的郁香,由視覺轉為嗅覺。視覺有時如過眼雲煙,然而嗅覺卻是刻骨銘心。
三、 意象
這首詩所使用的意象非常明確,溪水、海洋、浪潮、土地、綠樹、白花、籬等,都是很普通的「景象」,浸染作者「情意」之後,成為具有生命力的意象,如此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景象物象是不變的,但情意會變,情意變,景象物象也有了不同的況味。
四、 音樂性
這首詩在節奏的處理上非常平穩。每句四拍來進行,不疾不徐。「微風|拂過|時|-」,句子變短,朗誦時,最後「時」字拉兩拍,或者稍做停頓,彷彿陷入回憶般,有如夢中。更彷若一座豎琴在旁,輕輕地娓娓道來。
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
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
在|綠樹|白花|的籬前
曾那樣|輕易地|揮手|道別
而|滄桑的|二十|年後
我們的|魂魄|却夜夜|歸來
微風|拂過|時|-
便|化作|滿園的|郁香
五、結論:
這首詩非常簡單,但用字凝練,沒有拖泥帶水的現象,也沒有運用太多的修辭技巧,但感受卻很深沉。作者沒有寫淚流滿面,沒有任何情緒奔流的字眼,就是這麼淡淡的三言兩語,卻讓讀者感受到生命、愛情、時間、思鄉,甚至到頭來一事無成的無奈與痛惜。席慕蓉的詩,經常可以打敗一些知性的玄學論者,詩並不是一定要寫得晦澀難懂,或者需包含什麼大道理,玩什麼怪異手段才能持久。這種淡淡的酸酸的情緒,久久地都會撩撥讀者一回。
發表於台客詩刊25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時晴袁2022/05/10 16:54
以前我極少讀新詩,
現在卻覺得若要論語句和情緒的精煉,
新詩的確能帶領散文的寫作者提升,
這首七里香便是如此。
經過老師的解釋與賞析,
有更深的領會,
淡淡的哀愁與酸澀,
這種節制且有餘韻的情感,
正是目前寫作時追求的意境。
十分感謝。
抱歉晚回。因為沒有常來此。這是最最喜歡的席詩,感動你也喜歡。
傅詩予 於 2022/06/07 10:13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