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八八水災」到今天已經14天了,馬英九剛為災民做了「2七」,比起七天前鄉長主辦的「頭七」自然備極哀榮。「2七」法事蓋過「頭七」不但是怪事也說明「馬劉政府」的遲鈍。
「八八水災」的災難大到這個程度已經不再是一個民生事件或經濟事件,而是已經上升到一個重大的政治事件。「馬劉政府」的遲鈍與無能再把這個政治事件演變成政治風暴。
雖然【天下縱橫談】已經有很多篇文章從不同的角度論述「八八水災」,但是作為網路上虛擬政論城市的市長,YST 不得不放下手上寫了八成的軍事文章為發生在台灣的這個重大災難做出評論。YST 將從多個角度評論台灣的「八八水災」。
(一)台灣的颱風是災害嗎?
大家都知道台灣有兩大天災,一個是地震,一個是颱風。地震是百分之百的災害,一丁點好處都沒有。颱風雖然是災害,但不是百分之百,它為台灣帶來的雨水是非常珍貴的。尤其台灣的南部平時降雨恨少,河床經常是乾枯的,全靠颱風帶來的雨水滋潤這塊土地和養活上面的生命。若是沒有颱風,台灣這個小島絕不可能養活兩千三百萬人民。換言之,我們不能沒有颱風,颱風對台灣其實是件好事,我們要懂得感恩並且學習如何與颱風共存。
颱風是台灣每年發生的自然現象,我們要用歡欣鼓舞的態度去迎接它們,迎接它為我們帶來的珍貴禮物 — 水。這是台灣一等一的大事,比新竹科學園區還重要。台灣的問題是:我們是否知道如何控制這些寶貴的雨水?
控制這些寶貴的雨水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說難也不難,比中國的西部大開發尋找水源容易多了。
台灣南北長、東西窄,東西最寬處也不到 160公里,中央山脈超過三千公尺,河流都是東西向,你想想,在短短幾十公里的距離海拔上升超過三千米,這水流能不湍急嗎?再多的雨水,嘩嘩嘩帶著泥沙一下子就流走了。台灣人民吃什麼?喝什麼?用什麼?
台灣要治水就是把颱風帶來的雨水一段一段堵住起來,慢慢降低高度和水流速度,讓雨水慢慢流、讓人民和生物慢慢享用。所以修築水壩和水庫是必須的,也是台灣治水唯一的方法。但是南部的人,譬如美濃,他們用環保做理由反對修美濃水庫。南部那些鄉下人懂個屁,口口聲聲環保全是胡說八道,他們真正的理由是給的錢不夠,拼命敲詐政府,十足的刁民。政府要拿出魄力來,那?由得著老百姓拿環保來阻擋政府修築水庫。
想想中國的西部是多麼乾旱,如果有颱風帶來雨水真是高興死了,什麼艱難困苦的水壩都修建出來了。
「八八水災」說到底就是台灣人民沒有知識,口口聲聲說環保,其實他們不知道建水庫、保護森林、用儲水庫降低水流速度來變害為益,這才是真正的環保。若是放任自然什麼都不做一定每年都發生災害,程度大小不同而已。
(二)小林村的滅頂之災與曾文水庫越域引水的疑慮
在各種新聞報導中我們看到許多人指責政府修建曾文水庫的越域引水隧道工程,認為這項工程是造成土石流掩埋小林村的元凶。名嘴們多次在電視上討論這事,讀者也一定在電視上看到一位小林村的受災婦女在馬英九面前痛哭流涕地陳情,說工程人員天天用炸藥炸山、鬆動了泥土,而且這個隧道通過不止一個斷層,政府百億元傷天害理的大工程導致小林村的滅村,數百村民被活埋,政府政策殺人比陳進興還厲害....。婦人說得慷慨激昂、聲淚俱下,馬英九呆呆的不知如何回話,他也不敢回話。
YST 就用這個做例子來來支持(一)中的論點。
1. 曾文水庫的越域引水工程
台灣南部有一個曾文水庫,是台灣最大的儲水庫,它的水灌溉了嘉南平原,使嘉南平原成為台灣最富饒的農業區。但是由於雨量的關係,曾文水庫蓄水無法滿庫。
在曾文溪的南部有一條大河叫高屏溪。高屏溪有兩條支流非常靠近曾文水庫,一條叫荖濃溪,一條叫旗山溪(又名楠梓仙溪)。曾文水庫的越域引水工程就是開鑿隧道把這兩條河的水引到曾文水庫,見下圖。
圖01:曾文水庫越域引水計畫橫切面圖
上面這個圖非常清楚,這項工程建東西兩條隧道。東隧道全長9630米,把荖濃溪的水引到旗山溪;西隧道全長4339米,把旗山溪的水引到草蘭溪。草蘭溪的水本來就是流入曾文溪和曾文水庫的。所有的隧道有1/700的坡度(每七百公尺降低一公尺),所以是自然流動,不需要人工抽水設備。
讀者不要問 YST為什麼不在荖濃溪和旗山溪建水庫而要把水用隧道引到曾文水庫。這不是討論重點,重點是把荖濃溪和旗山溪多餘的水蓄起來。
圖02:曾文水庫越域引水曾經發生天然氣爆炸
圖03:「八八水災」受災區的空照圖
上面這張空照圖把曾文水庫越域引水的位置和「八八水災」的受災區都標示出來了,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們的相關位置。桃源、三民(那瑪夏鄉)、甲仙、寶來都是重災區。可惜小林村沒有標示,它應該在旗山溪邊(東側)、甲仙與三民的中間(大約正中間)、距離引水隧道11公里處。
2. 小林村遭土石流掩埋
圖04:小林村土石流後的立體圖(蘋果日報繪製)。
上面這張圖溪水流的方向是從右上(那瑪夏鄉)到左下(甲仙鄉)。圖中顯示小林村土石流的主凶是獻肚山的崩潰。
圖05:小林村的衛星圖,拍攝日期不詳。小林村房舍清晰可見,狀況看起來似乎完好。
上面這張圖有三個重點:
1.十號橋有堰塞湖崩潰造成土石流;
2.獻肚山崩潰造成土石流;
3.水利署喊冤,說他們開挖隧道的廢土石是堆集在小林村的下游(圖中指示處),與上游的堰塞湖無關。
圖06:小林村受土石流衝擊的空照圖。
上面這張圖有四個重點:
1.小林村在圖的右上方,房舍還可以看到,這時候還沒有完全被土石流淹沒;
2.楠梓仙溪在圖的下方,水流的方向是從左下到右上;
3.左上方流下來的就是獻肚山崩潰的土石流,也就是圖05的紅箭頭所指示的方向;
4.我們看得很清楚,楠梓仙溪邊的那些樹都是檳榔樹,毫無疑問它們是表面水土流失的元凶。
3. YST 的評論
YST 曾經和一位非常資深的水利工程師有過長談,這位工程師年輕時在荖濃溪有長期工作的經驗,非常瞭解當地的地質和氣候,他的專長就包括水文勘查。YST 把我們談話的內容總結如下:
1.不管用什麼方式,台灣必須進行蓄水的水利工程才能減少災害;
2.利用爆破的方式開鑿隧道不可能造成土質鬆動而引發土石流;
3.台灣到處都是斷層,他也非常清楚曾文水庫的越域引水隧道附近有斷層,但是這與土石流無關;
4.造成土石流的原因完全是表面土壤沒有得到保護,胡亂開墾山坡地來種菜和種檳榔樹才是最直接的原因。
所以小林村的災民固然可憐,但是在馬英九面前哭訴陳情的婦人是無知的,她說的話完全沒有科學依據,小林村村民大量種植檳榔樹才是需要檢討的地方。但是馬英九救災不力和救災無能已經使他失去反駁的機會和立場。
嚴重的是,如果我們任由無知百姓做情緒上的痛哭陳情和媒體又趁機鼓噪,然後政府迫於輿論壓力就停止正當的工程、再對災民的損失給予國家賠償,這是不對的。國家的正常運行在民粹的操縱下會全面受阻,一旦亂了套則國將不國。
圖05告訴我們小林村的面積大約是1.2公里長、0.5公里寬;圖02告訴我們西隧道只開鑿了一公里。讀者想想,引水隧道的橫截面能有多大?直徑不可能超過四公尺。
四公尺直徑、一公里長的土石能淹沒1.2公里長、0.5公里寬的小林村達五層樓這麼深嗎?
當然不可能,簡單的算術告訴我們那點土石鋪在小林村還不到四公分高。淹沒小林村的主要凶手絕不是來自楠梓仙溪的上游,我們可以確定是獻肚山的山崩。
獻肚山為什麼會山崩?
資深水利工程師和水文專家說這絕不可能是11公里外炸隧道造成的,而是獻肚山的水土保持出了問題。
獻肚山的水土保持小林村的村民和地方鄉長應該最清楚了。問他們有沒有濫墾?有沒有在山坡地種菜或種檳榔樹?
小林村村民對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的哭訴與控告是無理取鬧和沒有科學根據的婦人之見。
(三)「馬劉政府」的遲鈍與無能
媒體對「馬劉政府」在「八八水災」處理的不當大肆撻伐已經說得太多了,YST 不想加入這些攻擊,尤其批評官員的私生活(譬如理髮、吃大餐之類)不是本市的風格。本文的重點是在分析事情的原委。
但是不管怎麼說,「八八水災」從單純的一個天災演變成今天的政治風暴,「馬劉政府」的處置失當是確定的。每個人指責「馬劉政府」的觀點和內容都不同,但是罪名都一樣,那就是遲鈍與無能。
「馬劉政府」真的遲鈍與無能嗎?
YST 的回答是:「馬劉政府」的確是遲鈍與無能,而且在程度上超出我的想像。
在繼續論述解決方法之前,這個問題必須先清楚回答。
1. 「馬劉政府」的遲鈍
這個問題很容易解釋,也很容易証明。當民間救援團體已經在災區工作多天的時候,政府的救援行動還沒有展開,「馬劉政府」的遲鈍是無法辯駁的。
馬英九的中央政府行動遲緩很容易解釋,因為他們都是高學歷、科班出身的理論家。更何況中央和地方本來就隔層牆,而防災和救災應該是地方政府的事,只有在災情擴大到地方政府無法處理的情形下中央政府才出手相助。
那麼地方政府為什麼也如此行動遲緩呢?
YST 認為一方面地方政府的傳統精神改變了,另一方面「馬劉政府」的施政原則加重了官僚氣息使地方政府的運作變得呆板。
我們用發放災民救濟金來做例子,解釋上面的論述。
「馬劉政府」強調依法行政,表面看大公無私很了不起,其實僵化了政府的作業流程,尤其是在災難發生的時候。
台灣的行政逐漸走向程序化,凡事都有「標準作業程序」,就是所謂的SOP。SOP這玩意兒說好也很好,大家都知道該怎麼做;說不好也不好,它把公務員的積極性沖淡了。尤其「馬劉政府」強調依法行政,公務員自動自發的積極性就更淡了,大家不求有功,只求無過。
譬如發放救濟金的標準作業程序一定是先造名冊,再憑身分証來領取,還要核對無誤,最後簽名蓋章,這錢才能發出去。否則追究責任就有貪污之嫌。
SOP原意是好的,但是實際情況當災難發生時,災民逃命的時候很少會攜帶身分証和戶口名簿等文件,這標準作業程序如何執行?
沒有身分証和簽名蓋章,誰敢把錢發出去?一個芝麻小官賠得起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嗎?誰願意為災民冒丟官坐牢的風險趟這渾水?
昨天的新聞更爆發出另外一種原因,那就是縣級單位把救濟金扣在手上不發給鄉長。要知道發放救濟金是一個最能獲取民心的行為,台灣的民主就是選票文化,這個“聖誕老公公”的角色縣級單位的首長當然不願意讓給鄉長,他要自己分發給災民為自己未來的選舉加分。這道理再簡單不過了,但是卻苦了鄉長背負延遲發放救濟金的罪名,弄得鄉長在電視面前痛哭。
看到沒有?這就是西方的民主制度帶來的地方選票文化。
突發的和嚴重的災情所演變出來的情況不是「標準作業程序」這個死的條文所能規範的,總有人能變出花樣從中取利。這就是為什麼私人慈善機構發了錢,政府機構有錢也不敢發和發不了。
救援行動也是一樣,馬英九連緊急動員令都不發佈。誰敢搶先出動救災,如果出意外死了人追究起來誰負責?英雄變狗熊。
2. 「馬劉政府」的無能
「馬劉政府」的部長級官員個個是高學歷,其實連基本常識和基本判斷力都沒有。YST 舉開挖屍首做例子。
災難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搶救活人,包括運送受困災民到安全地點、運輸或空投食物飲水藥品到受困災區,而不是去挖受難災民的屍體。
土石流與地震不同,埋在建築物底下的人有可能還活著,埋在土石流底下的人一定死了。動用大批士兵,尤其是寶貴的特戰部隊,在活人還沒有救完的黃金時間挖屍首是非常愚蠢的。還要求士兵一面開挖、一面趴在地上聞屍臭更是糊塗和混帳的命令。世上哪有用死人來折磨活人的?
士兵們非常可能因此生病或留下永久的心理創傷,這種犧牲值得嗎?下這種命令的領導軍官一點大腦都沒有,如何帶兵打仗?
更可笑的是,小林村的村民要求: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這是一個非常可笑又不近人情的混帳要求,但是小林村的人說得振振有詞,好像政府欠他們的。
於是沒有主見的馬英九在小林村問身旁的軍管(應該是位將領):開挖屍體要多久?
軍官回答曰:一個星期。
馬英九說:好,那就七天挖完。
看到沒有?一個沒有判斷力的馬英九和沒有常識的將軍就這樣草率決定了這項行政命令。於是後面幾天我們就看到大批的人力和物力在小林村開挖屍體。在YST的眼?,這些人力和物力完全浪費了。
YST 給讀者看一張小林村災前和災後的照片:
圖07:小林村同一個地點拍攝的災前與災後的比較圖。
首先,馬英九糊塗,他應該當場拒絕小林村村民的無理要求。小林村的村民有什麼資格要求「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真是混帳到極點!
其次,YST 沒有去現場觀察,也不必去現場觀察,單憑這張照片就可以判定一個星期絕沒有可能開挖完畢。要知道,掩埋小林村的土石流厚度有五層樓房那麼高,也就是說大約二十公尺。即使天氣好也不可能七天開挖完畢。
讀者見過露天開挖的礦場嗎?要開挖一個一平方公里,二十公尺深的坑不是那麼簡單的,挖出的爛泥和石頭如何運輸?要堆在那??衛生工作如何準備?
如果下雨怎麼辦?處理不好幾乎肯定是會死人的。值得嗎?
如果因為天氣或任何原因(譬如跌入深坑、陷入泥漿)導致士兵死亡,怎麼辦?
士兵因救活人而死亡沒有話說,但是因開挖屍體而死亡,如何向士兵的父母交待?
一旦開挖,就一定會找到屍體,但是不可能找到所有的屍體。
開挖何時停止?
如果見不到屍體的村民不依不饒,怎麼辦?
政府做到那個地步才叫公平?
馬英九的無能從這件小事就可以看得很清楚。馬英九讀書沒有讀通,所以在非常狀況下就會慌亂而胡亂做決定,因為他分不出事情的輕重緩急。為這種人工作會被累死而又死得毫無代價。一個哈佛大學的博士,常識和判斷力還不如國中畢業的普通人。
正確的做法是根本不開挖屍體。政府的人力與物力用在盡量尋找有可能還活著的人和安置已經救出的活人。沒有找到的人都列為失蹤,失蹤一個月就列為死亡,國家給予適當的救助金作為安慰(注意,是安慰金不是賠償金)。政府沒有義務開挖災難現場,更沒有義務一定要找到屍體。
YST 以前就判定馬英九是一個無能的人,但是沒有想到馬英九無能到這種地步,常識和判斷力之差令人不敢置信。手下的將軍也同樣無能和沒常識。國家交到這種人手上真是完蛋了。
(四)西方的民主制度原本就是一場鬧劇
1. 馬英九從來不是做總統的料
馬英九的仕途,前半部的發跡是靠著蔣經國的賞識與提拔,馬英九做得非常好。前半部的扶搖直上是李登輝的任用,馬英九的法務部長做得也不錯。
但是馬英九的能力也僅此而已,他是一個克勤克儉、守本份的人,放在適當的職位他能為社會作出貢獻。如果馬英九的政治生涯就停在政務官,其實無論對他個人而言或是對社會而言都是很完美的。可惜他想更進一步,做一些他的能力無法負擔的事情,這就是馬英九仕途的後半部 — 父母官。
做政務官跟做父母官是兩回事。馬英九是一個做人冷漠、人際關係不好、對社會瞭解膚淺、對政治變化遲鈍的人,完全不是做父母官的料。馬英九當上總統是一個奇蹟。
你一定會問:馬英九當上總統的奇蹟是怎麼發生的?
答案是:台灣媒體的吹捧。
2. 台灣媒體不是東西
今天最沒有資格責罵馬英九的就是媒體。馬英九仕途的後半部可以說完全是台灣媒體的吹捧推上去的。
讓我們回顧過去的二十年,馬英九一向是媒體的寵兒。
馬英九年輕、漂亮、高學歷、會慢跑、會說英語,台灣的記者多半是女人,你想想,馬英九能不成為媒體的寵兒嗎?
不要笑,這是人性,沒什麼好笑的。就連黃義交都可以迷倒好幾個女記者。像周玉蔻這樣的女記者在台灣如過江之鯽,馬英九能不迷死一大堆嗎?
陳水扁站在馬英九旁邊立刻就被比下去了。所以毫無競選經驗的馬英九初試身手就打敗了選舉場上的詭計多端的陳水扁坐上台北市長的寶座。
選民第一次投票給馬英九並沒有錯,馬英九的條件的確比陳水扁好太多。但是馬英九的台北市長表現並不好,不過媒體照樣吹捧,馬英九也照樣連任。
馬英九的個性不適任父母官,他的能力不足以擔當台北市長在他的第二任已經看得很清楚了。這時候台灣媒體仍然繼續吹捧馬英九,企圖把他推上總統的寶座,這就不對了。台灣媒體完全失去作為第四權監督的責任。你想想,馬英九連台北市長都做不好,他怎麼能擔當總統的大位與重任?
台灣的媒體鋪天蓋地的吹捧馬英九,把馬英九推上一個他無法應付的職位,這能怪馬英九嗎?
今天說風涼話的李豔秋、壞話說盡的黃創夏,當年不都是挺馬大將嗎?
這些人有什麼資格責罵馬英九?他們為什麼不去照照鏡子?
台灣媒體記者的素質太差了。
3. 台灣人民一錯再錯
YST 最厭煩聽媒體和政客別有用心地誇獎台灣人民,譬如“台灣人民是最善良的”、“台灣人民眼睛是雪亮的”、“台灣人民是智慧的”....等等,這些全是睜眼說瞎話,因為媒體和政客都是靠人民吃飯的,說這種拍馬屁、沒有內容、與事實不符的話有甚麼意義?
事實上,人民是無知的、愚蠢的、短記憶的、情感用事的、甚至忘恩負義的。這就導致政客們好話說盡但壞事做絕,因為人民太容易被操縱和玩弄了。所有靠群眾吃飯的都是如此,媒體記者豈能例外?誇獎人民就是他們玩弄人民的手法之一。
今天東港人被淹得這麼慘,說他們活該有點殘忍,但是對他們有過多的同情也是多餘的。讓我們面對現實:這就是他們的人生,東港人必須承受他們投票後的結果。政府是他們選出來的,一再犯錯的人民不值得同情。所以東港人埋怨政府是可笑的,因為他們不長記性。
人民是短記憶的。本小節的標題是「台灣人民一錯再錯」。
有沒有人要打賭:2012馬英九會連任。呵呵呵!
4. 西方的民主制度不是普世價值
人民不但是膚淺的、短視的、更是短記憶的。最嚴重的是,絕大多數的投票行為是情緒的、不是理智的,這是西方民主制度根深蒂固的缺點,而且是一個致命的缺點。
YST 認得一個會讀書又有高學歷的女人,學歷幾乎就是馬英九的翻版。馬英九在市長任內有一次出國考察,她有幸與馬英九共舞了三秒鐘(注意,是三秒鐘不是三分鐘,因為有一長串女人在旁邊排隊),這就令她一舞難忘成為終生馬迷和馬的鐵票,逢人必眉飛色舞地吹這一段,我看她的老公臉色不太好但是不說話,做她的老公真他媽的不容易。
投票對大多數的人而言並不是一個理性的行為,陳水扁非常“阿莎力”地抬一次黑鮪魚,東港的老百姓就把票投給了陳水扁,拋棄長年為他們修橋鋪路的宋楚瑜。這也是人性。
高學歷的婦女也好,低學歷的漁民也罷,他們的投票都表現出人性中感性的一面,這非常自然,也不可能改變。
但是不要忘了,這種投票就是號稱“普世價值”的西方民主制度的基礎所在。你想想,能不出問題嗎?
西方的民主制度原本就是一場鬧劇,只不過台灣的鬧劇更荒謬一點罷了。著日本武士裝的李登輝、穿古裝戲服唱歌仔戲的馬英九....,看看台灣選舉場中候選人千奇百怪的變裝秀和就愛這個調調的台灣人民,你就知道台灣政壇能選出什麼樣的貨色了。
(未完待續)
台灣的「八八水災」與它衍生的政治風暴(下)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8樓. 蚊子586982009/08/26 15:43安安
..天佑台灣
- 17樓.2009/08/26 09:22一些意見供您參考
八八水災後,我們看到了多不勝數的意見在大鳴大放,本人也湊個熱鬧吧。版主確有用心在收集資料,但一些結論本人另有看法。
1. 本人親身參與過別的引水隧道工程,完全同意曾文水庫越域引水工程不是小林村滅村原因。
2. 「當民間救援團體已經在災區工作多天的時候,政府的救援行動還沒有展開」這句話有待查證,版主不宜隨媒體起舞。政府資料顯示,就日就已派遣直升機飛小林村,惟因天候因素無功折返。至於所謂民間救援團體何時抵達,版主應說明,否則此一結論即為不真。
3. 在救濟金的發放上,版主認為『「馬劉政府」的施政原則加重了官僚氣息使地方政府的運作變得呆板。』這個結論有欠公允,我不認為馬劉會影響到民進黨執政的地方政府。再說,中央主動撥發十億元到屏東縣政府,不需申請、不需公文、不需領據,地方政府為什麼沒有被「感染」到?
4. 我同意「在活人還沒有救完的黃金時間挖屍首是非常愚蠢的」,版主批評之前,能不能查一下時間?國軍開始挖掘,就是如您所說,撤出、安置了數千人之後才開始的。
5. 我也同意您所說「更可笑的是,小林村的村民要求: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您可能搞錯了,另有一派村民希望就地長眠,此事尚無定論,況且目前小林村並未開挖。
6. 七天完成開挖,不是小林村,請版主查明,您張冠李戴了。
7. 您希望馬英九當場向悲痛的災民說明,越域引水隧道與滅村無關。馬英九如果當真如此,您以為媒體會如何批判?狡辯、冷血、無同理心‧‧‧都來了!
誠懇希望版主寫續篇之前,資料的查證能夠更嚴謹!
- 16樓. desertfox2009/08/26 09:08可能是真的
看馬嫂對馬的態度像對待一個大孩子一樣; 可能馬真的是憂柔寡斷, 溫吞的個性. 他應該比較適合做一個太平總統. 所以要期望他在任內有多大的建樹, 恐怕不太可能; 只希望能樹立一個清廉執行的典範, 多少也算是貢獻.
至於YST 是一個人, 或一組人其實並不重要; 但是如果他或他們是外省籍, 而又根據他或他們所宣揚的理念來執政的話, 我恐怕族群衝突會無日無之.
台灣的問題在於她複雜的歷史背景, 以及她過急又囫圇吞棗似的施行了西方式的民主.
- 15樓.2009/08/26 09:01您說的或許是事實
但不幸民主與資本主義的盛行本就並非因為它們比較優秀
而是因為這是如水之就下的趨勢
因為人類演化本是以個人而非國家為單位
就像癌細胞是以細胞為單位
最後同歸於盡
但您如何決定誰是誰不是癌細胞呢
所以恐怕您的苦口婆心還是白費了對於您說馬無能
個人淺見是
領袖需要的特質太多了 難以兼具(兼具的聰明人不會淌政治的渾水)
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能服人
否則再是天縱英明也枉然 - 14樓. 客觀看兩岸、創業與生活2009/08/26 08:44不要為了政治、H1N1的銷路,用唬爛的言辭嚇百姓!
根據報導:『高雄縣五名流感病例,集中在六龜荖濃與甲仙小林一帶救災,都有發燒、咳嗽症狀,衛生局立即投以克流感,再採檢體化驗。衛生局長黃志中昨晚表示,五例都排除感染H1N1。』(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5099566.shtml )
看到這則新聞,覺得高雄縣衛生局是不是有些白目。所謂的疫苗是使用在尚未發生流感的人身上,而不是打在已經有發燒、咳嗽症狀的病人身上。是不懂得醫療還是擔心已經進口的疫苗沒有銷路?
「衛生局立即投以克流感,再採檢體化驗。」既然已經打了疫苗再採檢體化驗?這個邏輯有沒有問題!
官兵在災區發燒就是 H1N1?想想官兵們每天超時的救災、飲食不定時,長時間的泡在水中或泥濘中,那有身體能夠長時間的如此消耗?此外,災區有許多罹難的同胞,因為被掩埋的過深無法挖掘,經過二個多禮拜大體早已經開始腐敗,但到目前為止卻沒有進行消毒,官病還要用鼻子聞去找屍體,怎有不發燒、得病的。
不要因為已經用人民的血汗錢購買的大量的進口流感疫苗,擔心沒有銷路、使用不完,就採用『用藥從寬』的政策?!所以,就以聳動的言辭、宣傳動作來嚇唬百姓?!日本也已經有超過6000 例,但也沒有政府官員與媒體共同操弄議題,讓人民的生活陷於恐慌中。
而且,流感就是感冒的一種,每一個人的體質、飲食、生活習慣,如何能使用同樣的配方的藥?
隨便的使用流感疫苗,簡直就是把百姓當白老鼠,把臺灣當作國外藥廠的『人體實驗室』。這只有害死老百姓,在大災後的雪上加霜!不要鼓勵百姓使用預防針,主要是要把自己的免疫力提升才是正確的。
又根據報導『這波新流感疫情影響有多大?中研院院士陳建仁推估,國內恐有七千人死亡。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認為,死亡人數約在五千到一萬人之間,若防疫措施沒做好,可能會更多。
蘇益仁…,提醒,今年冬天縣市長選舉,候選人場子上人口大量聚集,可能增加傳播速度。他甚至建議,應視疫情考慮選舉暫緩。』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5099520.shtml)
要理性的進行救災,不要因為年底的選舉將災情與政治捆綁一起。
這次南部會發生如此大的天災,與『人禍』是拖不了關係的。所謂的『人禍』就是政策的錯誤,一念之差造成千年的禍害。隨便舉個例,如:越區引水、農林地使用放寬政策(民宿到處林立)。
臺灣人民生活在這種被政客操弄、媒體浮爛的環境,必須要有獨立的思考與判斷能力,不能隨之起舞,被牽著鼻子走。否則,很容易被唬爛而死! - 13樓. 喝茶去了2009/08/26 08:30唱的不錯
既然馬英久不是當總統的料,依此邏輯台灣人都不是當總統的料,改外聘好了
中央政府是大腦,五臟六腑血液不通,外表神經又感覺遲鈍,台灣快成崩盤
台灣時時刻刻都有政治風暴,以前有以後也會有,豈不是台灣人的悲哀,簡直是宿命了
- 12樓.2009/08/26 04:24YST
我常常懷疑﹐YST 是一個人﹐還是一組人。
如果他是一個人﹐這個人真了不起。學識淵博﹐立場堅定。時間既多﹐打字速度又
快。
不論是一個人或一組人﹐政府沒能網羅為顧問﹐實是可惜。就像宋楚瑜。
竊以為馬英九最大的缺點﹐就是心胸狹窄。一個心胸狹窄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
- 11樓. cmucmu2009/08/26 00:58專論:新流感不開國安會議 馬點了不亮
專論:新流感不開國安會議 馬點了不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26 00:13:52
中評社台北8月26日電(記者 林淑玲分析報導)新流感疫情在台灣急遽升高,朝野“立委”都呼籲馬英九應召開“國安會議”,升高防疫措施。府方責成“行政院”研議後,昨晚宣布接受政院的建議,認為疫情還沒有到召開“國安會議”的程度,所以暫時不開。暫且不談疫情,這樣的發展儼然就是88水災的翻版,已被罵到爆的馬英九還是一點都沒有學到教訓,點了還是不會亮!召開“國安會議”、啟動“國安”機制,只是一個形式,但馬英九還是沒學到教訓。
88水災發生之初,朝野都要求馬英九召開“國安會議”,府方認為暫時沒有必要,一直拖到8月14日,災後第7天,民怨沸騰,馬才首肯在府內召開“國安會議”。正因馬未在第一時間召開“國安會議”、頒布緊急命令,不斷被外界抨擊救災不力、沒有作為,民調直直落,要求劉兆玄下台負責。馬劉為亡羊補牢,最近才拚命跑災區,跑到連“監察院長”王建煊都看不去,認為已經夠了,喊話要兩人趕快回來管重建決策的工作比較重要。
其實,王建煊講得沒錯,馬英九現在到災區,就只是做“出氣筒”,提供心靈撫慰,讓災民覺得有看到他,心情舒坦些。但為何落到如此地步,就是第一時間該做的沒做,如果馬英九一得知災害這麼嚴重,就馬上開“國安會議”,拉高救災層次,讓各相關部會和民間都覺得政府非常重視,也不會被媒體、災民罵到這麼慘,落得要到處磕頭、鞠躬。
就政府而言,召開“國安會議”、啟動“國安”機制,其實只是一個形式。固然少了這個形式,府院照樣可下達命令,指揮各部會各司其職。但透過這個形式,領導人出面喊話,對穩定民心非常重要。台灣現行法令並未嚴格規定,在什麼情況才能召開“國安會議”,依照李登輝、陳水扁任內經驗,都是從寬處理。不論李、扁,從未因為開了不該開的“國安會議”而挨批。
有人形容馬英九是“法匠”,做事太一板一眼,偏偏大學校長出身的劉兆玄也有類似的風格。台灣新流感已有5個死亡病例,且出現群眾感染,有點類似當年SARS的初期,後續會如何發展還不知道。府方說“經行政院長劉兆玄與防疫專家討論後向總統馬英九建議,目前H1N1新型流感疫情還沒有召開國安會議的程度,馬英九接受建議,決定暫時不召開。”聽了讓人傻眼。
坦白說,縱使學者和劉兆玄給馬英九的建議是對的,但在政治面,這就好像“克流感”藥品的預防性投藥,總是要提升戰備、拉高警覺,比較保險。馬劉之前因88水災已經被罵成這樣,還能承受得了再次防疫不力的打擊嗎? - 10樓.2009/08/26 00:46只懂得批評
我看閣下批評的功力不錯,但是換你來救災,你會做的比較好嗎?存疑。 - 9樓. 昇天成佛2009/08/25 22:10令人感動
看到你精闢的分析 令人佩服~~
花了不少時間吧~~
台灣缺乏政治家~~~因為都被政客玩完了~~
加上媒體稱霸~~~可憐是人民~~當然是那些無知的選民~
造成現今的狀況~~~我可能也算吧~~
因為我也投了老馬一票~~不過比起民進黨的爛與欺騙~~真的很無奈~
期待你的下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