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發問,1丁回應; 共享利他,俾益身心 (廣告)
問答兩則: 一的法則是邪教並無誤解,慈悲與同情的誤區
有人說一的法則是邪教,好奇怎麼會有此一誤解呢? ( 一的法則 = the Law of One, Ra Material )
1丁: " 一的法則是邪教"---我不反對, 說 "一的法則是邪教" 這是一個『誤解』---我不同意, 相信Ra也會和我同樣見解。因為宇宙的最初和最終Logo(神聖理則)就是「自由意志」,沒有這個至上理則,今天也就沒有宇宙的創造和存在, 你仔細想想這個道理是不是?
(又,sub-Logo"子理則"即太陽系的太陽,也是和自由意志有關,即『個體性』。
太陽系的理則Logo就是發現, 自己源出宇宙大能的神聖個體性。)
細讀LOO你會處處看到Ra極度小心, 甚至常欲言又止,
就是為了防止人類buy in衪的『理論』,輕易相信衪所言,妨礙我們自由意志的取向
(ra也是深深受到這個教訓的傷害...也造成人類文明的誤入其途)。
曾有正面外星人的回答讓 我印象深刻,
問, 為何不顯示'強大證據'及涉入更多人類社會事件以協助地球?
高等存有衷心相信這種違背人類自由意志的行動是不可取的,所造成的'果'也是不真實, 易變的。
所有的神聖教導(靈訊)都不會提供證據--即使衪們絕對可以輕易辦到
因為這樣做你就「不得不」相信衪了!
出於自由意志選擇才是你的"真實力量", 提供證據來說服你是邪教和三維物質科學做的事。
所以說"一的法則是邪教"我不反對, 他們也沒有『誤解』什麼,
要收到同一個頻道的節目,你首先要有相同的振動頻律,
振動頻率有異,就永遠只是平行(只是你的實境選項之一),不能也永遠不會相交。
再強調也不為過...明白「自由意志」的道理,你這一生就永遠不會被人觸犯了!
人的一生多半是在準備被人觸怒得罪(offend),原因就是不明白「自由意志」的寬敞大道,
真實的王道即「自由意志」。
網上網下吵翻天鬥到死的,如能尊重「自由意志」,馬上水過無痕,煙消雲散。
這是高靈的智慧,可ra的慈悲心被衪的同情心淹沒,才會發生差錯。
慈悲有智慧辨析, 同情會沈溺縱容。
"我們是你知曉的Q'uo原則, 我們在太一無限造物者的愛與光中向你們致意.
一如往常, 我們請求妳使用辨別力, 仔細地傾聽,
將那些沒有共鳴的部份拋開, 運用你的自由意志去區別對你有用與無用的思維,
我們感謝妳的細心考慮"
-------------------------------------------
1丁: 業力結束,雙方的實相就不再相交,這個主要和頻律有關,
深入一點的量子物理實相是多維的,每分每秒你經歷千百億個實相的選擇,
業力若真結束,頻律必不相同,
雙方對實相的選擇也就漸行漸遠,逐漸成為不再相交的平行線。
多維實相是全息的,也就是說有一個線性的你仍然選擇和老舊振動共舞,
共鳴於安全感的恐慌情緒,
但有一個「決定斷業力的你」會做出不同的選擇,
你是前者?後者?自由意志決定之。
不論你做出何種決定,總是會有一個做出「相反決定」之「可能的你」存在,
但那個決定是不是「這個你」?
你的實相只會隨著你的決定(因)發展出你所選擇的結(果)。
文章多次提到我們應該無條件愛每一個人,有服務他人的精神, 但若遇到能量頻率不合的朋友,我們選擇離開的方式不會與此精神相違背嗎?
1丁: "愛每一個人,有服務他人的精神"這是慈悲心,
上文也提到: 慈悲心被同情心淹沒,才會發生差錯。
慈悲有智慧辨析, 同情會沈溺縱容。
而"遇到能量頻率不合的朋友,選擇離開不與此精神相違背嗎" 卻比較像是同情心的沈溺縱容。
這個連ra都會判斷錯誤的情況,實在不能苛責人類對此慈悲/同情的混淆困惑。
怎樣分別呢?
還是要從自己身上找。仔細觀察自己是不是有受害/犧牲/拯救者(victim/rescuer)的情結~
耶穌他老兄就有,而且很嚴重,
可是他做出上十字架的動機, 是有關世代業力的一個深遠決定,故不在此範圍內。
人類用犧牲/拯救者的情結做微妙的操控,經常出現在父母子女的關係中,
當你對這人覺得"有義務,有責任"時,經常可能是拯救/犧牲的情結,
或者是文化的制約,而不是出自心輪真實的普世之愛,即慈悲之心。
伴侶關係更是如此, 尤其是在合群人格的階段,
男方本能(無意識的)扮演受害者,女的馬上縱身入劇,配合扮演犧牲/拯救者,
這是典型的「共生依賴codependency」大戲,
因為缺乏慈悲的智慧辨析,這樣同情心的沈溺縱容才一再上演。
永遠演不完,這倒是肯定的,因為這一課的學習內容超級豐富!
同情(sympathy)會一直與對方的頻率校齊,陷入對方的能量渦輪而滅頂。
慈悲(Compassion)有強大的自主意識(獨立的個體人格)故判斷力絕佳,能量不輕易為外境影響,更不用說頻率被人「牽拖」,陷入共振他人的迷茫。
附: 關系形態的演化
1. 合群人格共生依賴的安全感須要勝過一切,其關係以外部價值為評估,關係"好壞"帶動人生起伏。
2. 獨立人格的關係相對審慎,精神的結合比例增多。
關係的催化劑不若合群人格關係猛烈,即較不戲劇化,免狗血、少瓊瑤。
3. 靈性人格已發展內部真實的自我力量,心靈自給自足(self sufficient)系統已完善,
人際/男女關係只是個人選項--可有可無,自在無礙,若有關係通常也是以服務為共振基礎。
原文: 一丁
http://blog.udn.com/Uni127/21894036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4樓. dd2015/06/28 11:57
請問丁丁要如何預約你的超覺個案呢?可以用skype遠距做嗎?請用email與我連繫
rb12383@yahoo.com.tw
(rb12383@yahoo.com.tw) - 3樓. 一丁2015/06/03 04:22ra並非什麼高靈個體(higher being), ra是一個第六密度的「社會記憶被複合體」(social memory complex),是一個曾經行走過第三密度的文明。仔細研讀「一的法則」你的問題都會有答案。要得到它的「真相」,你需要匹配它的振動; 因此任何給出/得到的「答案」都是信念的產物,也是幻象,沒有例外。
我們請求你使用辨別力, 仔細地傾聽, 將那些沒有共鳴的部份拋開,運用你的自由意志去區別對你有用與無用的思維, 我們感謝妳的細心考慮。
不入有路可通之處,兀自穿行無地之道,留下一丁點蹤跡
.. 1人出關騎馬奔月, 斷憶息心雙羽自生 - 白天睡覺,晚上出神 - 2樓. 映月(休格)2015/06/02 00:33
賽斯否定<業力>,格主所崇的高靈(ra)卻承認它的存在.
佛家認為<業力>是由個人自己的如來藏心所執藏,
所以,個人業力,各人自了.所謂:<公修公得,婆修婆得.>
那麼,請問,高靈(ra)怎麼說呢?高靈(ra)對慈悲/同情會誤判,這種智慧令人費解?
佛家認為<慈悲>不是人人天生具有,而是要靠後天的熏習與修行而得.
請問,高靈(ra)的<慈悲>是如何而得?有勞格主費心回應.謝謝!!
- 1樓.2015/03/31 14:30感謝分享,值得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