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文字旅,有你丨Joywalker
2025/01/27 14:19
瀏覽644
迴響0
推薦4
引用0

一封深情的信寫給自己,回顧最近幾年文字路上的經歷,也是對莫非老師「一粒沙」寫作系列文章的回應。每一次努力,每一個創意,感謝你和你們的參與!

親愛的蘭妹:

很久沒聽到這個稱呼了吧?我們究竟有多久沒有通信?距離我們上次的書信往返,至少有三十年之久了吧?當時你為了離家,選擇距離台北好遙遠的東部學校。在花蓮讀書的那兩年,是我們書信往返最熱切的時候。如今,時光就如火車進入隧道般,怎麼一出了洞口,我們已經從烏絲轉為白髮了呢?可能我們太過熟悉,我竟然忘了問候,這幾年你過得好嗎?你還是那個熱愛生活、勇敢有自信的蘭妹嗎?

疫情這幾年,快速轉動的世界時鐘,發條被調到又鬆又慢,我竟然有些不知所措。不擅長緩慢與休息的我,對自己的生命,產生了極大的困惑,而你是否也與我有相同的感受?空巢期,孩子們不需要你了。「我是誰?我要去哪裡?我究竟為了什麼而活?」——當我卸下母親的教養重責時,這幾句又不斷敲打我的心。

親愛的蘭妹,沒想到吧?在青春恣意的時光,我們就有這些沉重的生命提問,我確定你我當時都有一個老靈魂。時間過了這麼久,青春不再,而生命的提問怎會在更年期這階段再度跑出來呢?或許,我們的生命季節,正要翻篇吧!

去年我重返校園,成了大學生。這算是生命裡一個很重要的翻篇,也許改寫了人生下半場的劇本呢!你知道我不太會讀小說,常常讀了後面忘了前面。因為參加了微信果子讀書會,在書友共讀與彼此分享下,閱讀疆界有好大的突破,這幾年看了好幾本小說。誰也沒想到,因著閱讀《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大嬸重返校園讀書呢!其實沒想到的事情很多,原來怎會知道重返校園讀書,舉家遷到了淡水河岸,大大享受白天看朝陽、黃昏賞夕陽的時光呢?

最近參加創文秋季書信工作坊,提到要回應莫非老師有關寫作的「一粒沙」系列文章。透過文字探索之旅,彷彿再度回到了在花蓮聽海濤、撿石頭的時光,與你深深地相遇。

在生活裡捕捉盤旋的N隻鷹

暑氣將人烤焦,熱到無處可躲,剪了一頭帥氣短髮,還染上了閃閃發亮的金色,走到哪兒都是矚目焦點。我忍不住回到17歲那年,你去當髮型模特兒,頭髮被染得又金又紅。讀夜校的你,入校門還要躲教官。說真的,在當年把頭髮染成這樣,不認識的人一定會認為你是不良少女。

多年後的現在,我染了金髮,不知道會不會被人認為是不良大嬸呢?年紀增長的同時,我們還活在他人的期待與話語中嗎?我們還需要極力討好他人嗎?髮色這件事,讓我發現「做自己」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記得全聯超市有個海報,每一回想到就笑一次——「做牛做馬別忘了做自己」。中年以後,我們能做自己了嗎?這是我捕捉的第一隻鷹。

當我閱讀蜜雪兒·桑娜《沒有媽媽的超市》時,邊讀邊吞口水,邊讀邊拭淚水。想起同為記錄母親料理的佳作《老派少女購物路線》(作者洪愛珠),我想將這兩書的酵母精華萃取出來,揉成創作的麵糰。蘭妹,有人稱你為「蘭帶主廚」,關於料理書寫這件事,你一定可以成為我的專業顧問。人們以為是書寫美食,其實我們書寫的是百味人生,這時候需要捕捉一隻鷹來入菜嗎?(編注:「鷹」指代靈感。詳情請在小紅書搜索「莫非可以如此寫」之《腦中盤飛的老鷹》。)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渴望,期待自己有一天能寫出小說?也許你會說:「別太好高鹜遠,先從『微故事』或『短篇小說』著手。」我上網查了短篇小說是5000字到15000字,這樣的字數,看起來好像不是件困難的事。小說題材你會想寫哪一類呢?愛情、科幻、武俠,還是懸疑小說?我曾經想過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懸疑小說」。很好笑吧!我根本沒看過什麼懸疑小說,怎麼可能寫出懸疑劇情呢?但是阿嘉莎·克莉絲蒂的《東方快車謀殺案》最近常常在我腦中晃啊晃,這是一個標誌嗎?這隻老鷹先捕捉了再說。

明年,老爺會安排一場28天歐洲自助旅行,歡慶我們結婚28週年。我將此旅程程命名「濃情蜜意·文藝之旅」。28年是個不可思議的數字吧?你是知道的,結婚不到兩年的我們,就想要把對方踢走。我們憑什麼能走過28年,這相愛相殺的故事,應該是蠻值得寫下來,為主見證或是留個紀念,對吧?這隻鷹我抓了下來。

行走的生活裡,總是不斷有鷹在腦中盤旋。從來沒有認真想過,需要將它捕捉下來。這次獵鷹計劃,透過工作坊而有了行動;有了行動,就有達成的可能性。祝福我吧!

打開我的創意塚

我的創意墳墓還真不少,有姐妹曾說「你的創意鬼點子還真多」,也有姐妹曾說「你好像一直有好多的話說不完」。蘭妹,你是最瞭解我的人,生命成長的旅程,因著環境或工作需要,我在話語表達與溝通上一直不差,但是這都是因為場合需要;倘若可以,我想選擇沉默。

你知道嗎?我內心有太多小劇場,有許多未說盡的故事,我刻意埋葬;因為真實與醜陋的自己,不想讓人發現。我的花葬區埋藏了太多過往的破碎與不堪,原來甚至想,就將這些帶進墳墓吧!你覺得這樣好嗎?

原來我內心還是相當在意他人的看法與想法。倘若祂允許,在安全環境裡,挖掘內心深藏的創意塚,讓故事復活吧!見光吧!見光究竟會活還是死呢?也許寫了才會知道。

穿越創作裡的高山低谷

若說文學創作如攀爬高山,有精確的海拔數位,那我可能還屬於初級攀爬者。但在創作裡,也曾經歷多次高喊「哈利路亞讚美主」的時刻。你知道嗎?最常發生的,是在創文工作坊裡,一篇篇文章,或被鼓勵或被催生,就這樣不可思議地產生了。另外,參加創文課程,每週能即時交出作業,也是一種高山經歷。還有一種是投稿文章被刊登,看到自己的名字與作品,領到稿費的一刻,也是一種高山經驗。

去年秋天有機會走了一趟「重返聖殿之旅」,我們在以阿戰爭爆發時安全返台。11月8日,我交出遊記上集。預計要寫三篇,但上集被退了稿。編輯很有愛心與耐心,給出了中肯的意見。12/15、1/21、2/15、2/24、7/8,催稿了好多次。

現在想起來,這是否是我的創作低谷?真的是太難了!因為耶穌生平、聖地走訪之處,都需要整理大量資料。當時參團的我,在神遊!沒錯,當時導遊導覽解說時,我在神遊,在拍照,在發呆。

你覺得這是怎麼回事?這篇文章一直卡關,或者說我一直逃避操練有紀律與規律性的寫作習慣,我只在舒服的時候寫作。寫作是否為我生活的最優先順序?雖然,此篇文章暫時卡關,然而今年暑假有一個很大的突破,每週規定自己交出一篇1200字的遊記。仿佛心裡有個節奏,下筆就有旋律與音符,文章如曲子般越寫越順、越唱越好聽。

「重返聖殿之旅」對我而言,可能是馬拉松全程賽程的42公里;目前我的體力與能耐頂多能跑4—5公里。但馬拉松跑者常說:若你能跑5公里,你就有機會跑全馬。我期待有這麼一天,從短程訓練跑進長程,在低谷裡有耐心、有毅力,一步步攀登高峰,榮耀歸給祂!親愛的蘭妹,為我加油,好嗎?

創意湖的出與進

我的時間安排、日常作息,形塑了我的生命。我的創意湖也在日常生活裡不斷地注入與輸出。創意的注入與釋放,你覺得哪一個比較多呢?這似乎是一體兩面的事,每當我將創意分享出去,他人的回應與反饋,常常又成為另一個創意。

我將我的創意湖陳列出來:追劇、運動、旅行、敬拜團、服事、家庭祭壇、祈禱、攝影、料理食物、上課、寫報告與作業、接待友人、閱讀、打掃、逗貓、滑手機、泡在咖啡館、逛書店、發現美食新店家、走一趟新的路、養活鹿角蕨、傾聽閨蜜說話、發呆、追落日雲彩、踩沙踏浪、親吻玫瑰花......

這些看似平淡的生活日常,讓我能有多變的機會來餵養創意湖,也有機會與人共用創意,餵養他人的湖。面對五餅二魚這生生不息的創意,只能讚歎不已。你是否也與我有同感呢?

我的同行人,請舉手

親愛的,當我列出「誰會為我創作祈禱守望?」滿滿一面,內心湧出無限的感恩與感動。

果子讀書會的同工、工作坊的文友與同工、雲Café的輔導與同工、教會公報編輯、小讀會的姐妹們、屬靈長輩王老師、陳牧者夫婦、敬拜團姐妹、臉書上的粉絲、老公與兒子們、最重要的第一位讀者阿爸,還有親愛的你。

目前參加創文工作坊,一年有兩季,意思是一年裡至少有兩次需要綁在一起。三個月乘以二,六個月時間,不就是半年嗎?半年不算長,但也不算短。在這條文字路上,有人是摩西,有人是戶珥,也有人是亞倫。祈禱我們彼此成為同奔天路的淡墨客,與祂同行的旅伴。

誰是我的同路人?

誰是我的淡墨客?

一起走的,請舉手!

孤獨不寂寞的漫步

讀莫非老師寫的《孤獨如雲的漫步》。這篇名好浪漫,從沒想過自己熱愛的步行與漫步,稱得上孤獨。或許大部分的漫步,都是在城市裡穿梭,如公園、綠地、跑道、巷弄,只要不是半夜或晨昏,基本上都會遇見路人。

你記得吧?我曾經為了訓練體能,應付西班牙朝聖徒步之旅,陸續爬了天母古道21次。這超過千個階梯的古道,我常常爬得臉紅氣喘,不太有時間思考。天母古道,除了有遊客攀爬,還有神出鬼沒的猴子們,我會感覺孤獨嗎?並不會。

當我爬行到一個高度,一條平坦碎石路與兩側濃密竹林迎接我,這是一個莫大的鼓舞。當身體累到一個極致,心靈會不由得開啟,那是我的神奇時刻。在神奇時刻,甩掉灰塵與重擔,清理掛慮與不安,對祂傾吐,與祂對話,成了一個相當詩意的行動。

漫步,不僅僅是走路,也是一種生活哲學,一場心靈對談,也是靈感生髮的時刻。想著、寫著,親愛的蘭妹,是否跟我一起換上球鞋,走到河岸來趟文學漫步?

最近反覆聽了工作坊主題曲《六十六封信》,這首歌曲觸動了我的心,讓我想到了你。我的過去與未來,一直都有你的陪伴與參與。真心地感謝你的鼓舞與代禱,你的勇敢與堅持,成為我信心的榜樣與動力。繼續為我打氣加油吧!

讀了六十六封信,思念有了期許,

都見字如面,穿越時空距離。

讀著六十六封信,聽見祢耳邊的叮嚀,

頁頁都是祢,牽掛我的痕跡。

愛你的好友

Joywalker筆

2024年9月24日初秋夜晚

-END-

作者簡介

Joywalker

熱愛旅行、攝影、閱讀、走路與料理食物。期待自己手上的那支筆,寫出日常生活裡與祂同行、與祂同住、與祂同心的生命故事。

圖書推薦

《恩典不留白,下筆如有神》

-莫非 蘇文安 劉小臨著-

恩典故事前,

人人皆可

自許為作者,

書桌乃朝聖祭壇,

生活如展頁稿紙,

捕捉心中悸動,

描述看不見的你!

購買資訊:

台灣:橄欖華宣 https://www.cclm.com.tw/book/19314

北美:gcwmi622@gmail.com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散文
自訂分類:文字之旅
下一則: 我和文字的十年丨溪君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