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後現代主義的第一個藝術思潮─20世紀〔消費文化〕&〔大眾文化〕下的產物─貼近民眾生活的〔普普藝術/Pop Art〕
2011/12/22 02:25
瀏覽1,991
迴響1
推薦1
引用0

理查漢彌爾頓(Richard Hamilton

 

 

後現代主義的第一個藝術思潮──20世紀〔消費文化〕&〔大眾文化〕下的產物──最貼近民眾日常生活的〔普普藝術/Pop Art

 

 

 

相信就算不懂藝術的人 多少也看過普普藝術的作品

普普藝術(Pop Art)是20世紀後期風靡全球的藝術運動

為抽象表現主義的反動 轉向符號 商標等具象的大眾文化主題

主要在探討通俗文化與藝術之間的關聯

 

這個術語為1954年英國藝評家勞倫斯阿羅威(Lawrence Alloway)所創

是對大眾傳播媒體所創造出來‘大眾藝術’(Popular Art)的簡稱

1962年 阿羅威將普普藝術內涵擴大

包括那些以大眾影像做為美術內容的藝術家活動

 

 

 

歐登柏格(Claes Oldenburg

 

1950年代中期 普普藝術誕生於英國 但卻在60年代後的美國充份發展而流行 紐約並成為其大本營

普普運動能在短暫時間內獲得勝力 跟其社會背景大有關係

因為戰後的現代主義在逃避現代文明壓力 反對機械化 非人性的消費文化 譬如抽象表現主義即為明例

普普主義則不然 它將所見 所知的生活環境 以大家熟知的形象表現出來

因此民眾較易了解這類藝術內涵

美國是全球消費文化的大本營 因此反而比萌芽地英國更易發展普普藝術

其特色有

 

1 藝術家所用的技法 大多選擇當代工商業產物 如壓克力顏料 一些時代產物拼貼於畫布 大型絹版印刷 照相製版等

 

2 圖像大多從雜誌 電視 電影 漫畫 廣告等吸取運用

 

3 繪畫並不區別所謂的高級與低級品味

 

4 對普普主義者來說 藝術只是對現代世界中大量的廣告 名人 商品 廢棄物的一種紀錄或註腳罷了

 

  畫家喜歡正面取景與透視法

 

6 畫面所呈現的皆為可辨別性的簡易圖案

 

7 人物或物體的呈現 多以豔麗色彩裝飾之 經常與廣告畫難以區別 正因為如此 普普揭示一種新的‘真實性’ 而更貼近大眾的生活

 

 

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


 

 

普普藝術的代表人物有:

 

美國

安迪沃荷(Andy Warhol

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

歐登柏格(Claes Oldenburg

衛塞爾曼(Tom Wesselmann

喬治席格爾(George Segal

賈斯柏.強斯(Jasper Johns

彼得.馬克斯(Peter Marx

 

英國

理查漢彌爾頓(Richard Hamilton

 

 

 

 

 

彼得.馬克斯(Peter Marx

 

 

參考資料:

http://blog.udn.com/lu921/1225164

 

http://blog.roodo.com/ivan_yeh/archives/9890817.html

 

http://en.wikipedia.org/wiki/Pop_art

 

http://content.edu.tw/junior/art/tc_wc/History/west/ch11/c318.htm

 

http://vr.theatre.ntu.edu.tw/hlee/course/th6_520/sty_20c/painting/pop-art.htm

 

 

賈斯柏.強斯(Jasper Johns

衛塞爾曼(Tom Wesselmann

喬治席格爾(George Segal

安迪沃荷(Andy Warhol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知識學習 其他
迴響(1) :
1樓. 貼力@guest
2011/12/22 09:59
Re: 後現代主義的第一個藝術思潮──20世紀〔消費文化〕&〔大眾文化〕下的產物──最貼近民眾日常生活的〔普普藝術/Pop Art〕
你的圖片

可否引用
[版主回覆12/22/2011 16:07:58]當然可以啊
註明來源就好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