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舊金山。浪琴之角
2008/11/06 11:50
瀏覽6,294
迴響21
推薦163
引用0

靠海的城市, 自然會延申出關於海的韻事。
在舊金山, 靜坐在岸堤上看海是件自然不過的事情了。潮來, 潮往, 潮漲, 潮落, 浪潮的聲音是叫人又愛又恨的音樂。浪琴之角的位在地點可以左看金門大橋的淒美姿態, 也正位於惡魔島的前方, 絕對不會錯過任何美麗觀賞角度。
起源於Exploratorium的工作藝術家Peter Richard與石雕家George Gonzales, 妙用了在市區北邊的一處破舊淘金時期的荒廢公墓的石材, 在舊金山Presidio(城寨區)北角一塊突出的岸邊上, 建立了這座浪琴之角(英文名Wave Organ , 金芭為它取名為浪琴之角)。這座羅馬式廢墟形態的石園角是採用25管PVC來穿插在花崗岩與大理石之間。而為什麼要叫浪琴?乃是因為運用浪潮撞擊這些管子而產生的音管擴聲原理, 坐在這些石椅上可以傾聽這些不間斷的浪潮之音。不就是浪潮的琴嘛?

(走下去浪琴之角之前就可以望見惡魔島)

(坐在石椅上, 透過背後的音管帶來音樂饗宴)

( 各式音管豎立起來, 也帶來趣味)
聽說最好的時段是在凌晨漲潮時刻。
鑒於音管的高低起伏設計, 潮來潮往衝擊之下, 宛如是個巨大的貝殼, 貼近著耳朵聽來, “轟。。。轟。。。“ 一聲又一聲, 也許如那遠方的轟隆戰鼓, 也許如風雨前的悶雷響, 但我卻連想起了玉置浩二(Koji Tamaki) 那首老歌“戀的予感“的前奏, 帶點淡淡哀愁也帶點灑脫。
我其實來的不是最佳時刻, 而陰天的舊金山漫走於岸邊的, 只有我一個與一隻咖啡紅的小貴賓, 主人不知道在何方呢。這地點其實頗為偏僻, 雖然位於舊金山Yacht Club裡, 但是需要經過石塔之後再往前走, 泥濘又彎曲的小路以為是末路了其實不是, 反而是又一村的奇蹟似的發現了它。我與牠一路相伴行走, 點綴間的是那些不懼怕我們的海鳥們。

(我這天的唯一行走伴侶)

( 一隻疑似翅膀受傷的海鳥走過來。。。)

( Pelican)

( 雖然陰天, 但是偶爾露出的陽光卻帶來彩色繽紛的海灘顏色)

( 這是我這天最喜歡的一張影像)

(十一月路邊還有這些嫩黃小花呢)
海岸邊的大石其實是我們容易忽略的美麗東西。經過長年浪潮的拍打, 有些石頭已經形成許多特殊的凹洞痕跡, 甚至有些因為石頭特有的顏色與結構, 帶來藝術之感呢。

陰天, 心當然有點沈。不過感謝他帶來笑果, 難道? 他還以為萬聖節還沒過嗎?我忍住笑意跟他揮了揮手, 他讓我拍了一張。

但願夢裡有這些浪潮樂音相伴, 我會努力將枕頭想像成貝殼的 :-) 。
地址:
1 yacht Rd., 路底
San Francisco CA 94123
( 加碼:玉置浩二 - 戀的予感MTV)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21) :
- 21樓. 小樹rabenta2008/11/12 12:09
- 20樓. Piggle2008/11/12 06:08那是真人嗎﹖
身材挺棒
有點像雕像耶 - 19樓. 雪人娘2008/11/10 06:06見證
十一年前八月初 我參加美西旅遊
第一站就是舊金山
下飛機遇到舊金山的夜晚 竟然必須穿一件薄外套 涼
第二天經過同性戀住宅區上了山眺望舊金山下的海景
突然間霧就飄過來 原本晴天 一下子就變天了
到了漁人碼頭 又放晴 我們頂著太陽搭船出去追海鷗
真是特殊的天氣
********************
海邊那些pipe真是巧妙的設計
附近住家不會受影響嗎? 海浪澎湃時聲音大不大? 好新奇的設計! - 18樓. IVY.又~2008/11/09 16:14哈哈哈
如果正在衝浪的我 旁邊來了那個人
心中一驚
阿~~~~死神來抓我了
那我肯定是會衝得更快更好了
- 17樓. 鏡2008/11/09 01:24浪漫.......
為什麼看到那些灰濛濛的石頭和海鷗,卻有無可救藥的浪漫感覺呢?一定是金芭的文字,帶著我們的靈魂邂逅了舊金山的美麗~~~ - 16樓. moodyblues2008/11/08 16:13美
大嘴鳥那張好有味道. 要是我看到那個戴面具的衝浪人, 我會害怕. - 15樓. 舊金山貝克太太- in Taipei2008/11/08 03:50好棒喔
舊金山的一角 透過你的照片及文字 都讓人覺得特別有風味耶 - 14樓. 莫大小說2008/11/08 02:28感謝tip
月底會企走走歡迎啊。 舊金山金芭莉 於 2008/11/09 15:57回覆 - 13樓. Daju2008/11/08 01:36舊金山
小小的角落也很有許多的趣味
連衝浪客都這麼有趣味
- 12樓. Yvette@London2008/11/07 16:11衝浪
衝浪已經很酷了,還硬是要戴那種面具,會嚇到路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