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NHK大河劇「龍馬傳」,是以三菱集團創辦人岩崎彌太郎(1834~1885)的觀點出發,敘述坂本龍馬(1835~1863)一生的大河劇。根據週刊朝日的報導,三菱集團的人們,在看了「龍馬傳」第一集後,對劇中岩崎彌太郎的形象頗有怨言。不過…對於來自三菱集團的抱怨,NHK方面倒是好整以暇地說:「龍馬在今年秋天就會死去,之後彌太郎就會變成主角,在那之前還請稍安勿躁。」(原始報導請參閱:「岩崎弥大郎が『汚すぎる』」)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三菱集團的企業標章,跟日本戰國時代也有那麼一點關係?關於這個問題,得從坂本龍馬的出身地,也就是土佐藩(高知縣)開始說起…
大家都知道,土佐藩在慶長五年(1600)的關原之戰(岐阜縣不破郡)後,德川家康(1543~1616)將土佐一地交由山內一豐(1545~1605)治理。山內家的家紋,也就順理成章地便成了土佐藩的家紋。我們現在看到的土佐藩家紋,通稱「山內柏」。可是…自古以來,山內家的家紋都是「白黑一文字」。據說山內一豐的父親山內盛豐(1510~1557)於某次戰役中遭受敵襲,正欲迎敵之時,卻發現原先插在背上、繪有「白黑一文字」的旗幟,不知何故消失無蹤。心急之下,拔起身旁柏樹的樹枝,插在背上充當旗幟。
雖然敵眾我寡,山內盛豐還是很幸運地獲得勝利。因此,他認為是背後的柏樹樹枝所帶來的好運。當他取下背後的柏樹樹枝時,發現整個樹枝只剩下三片葉子;於是,為了紀念這件事,就把山內家的家紋,從「白黑一文字」改成「山內柏」。(圖片來源:「京都人ブログ2」右側的家紋就是「山內柏」。)
據說,岩崎彌太郎在構思三菱集團的企業標章時,就是引用了土佐藩的「山內柏」,再加上岩崎家的「三階菱」,變成了今日家喻戶曉的「三菱」。(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話雖如此,喜歡追根究底的我,還是想知道「山內柏」真的是從山內盛豐時代開始使用的嗎?很遺憾地…關於山內家的「山內柏」家紋,根據考證並不是從山內盛豐時代開始使用的。成書於日本永正年間(1504~1521),也就是室町時代(1336~1573)中期的「見聞諸家紋」一書,上面記載著山內家早從室町時代起,便同時使用著「白黑一文字」與「山內柏」。可見…關於山內盛豐與「山內柏」的故事,又是後人穿鑿附會出來的故事…
我的噗浪帳號:「金澤城的月光」(按此加入我吧!)
強力推薦:(按下書名後自動連結博客來網路書店)
侯剛本導演感人力作:【學會貧窮:失語稚女單爸網誌】
從日常生活中取材、貼近生活實況的經濟分析【庶民經濟學】
學習民法的敲門磚、徹底解決民法難記易混淆問題:【圖解民法】
- 2樓. 002010/02/06 00:30感嘆
三菱可說是昔日的蒼鷹,從二戰與日本政府相輔相成,創造出曾讓美軍忌憚的零式戰鬥機,直到戰爭結束面臨解散,如同折翼的蒼鷹般從歷史舞台引退.....(話說回來丸之內也太壯麗了,都是大樓)謝謝您的回應...
正如您所說的...三菱與日本政府相輔相成。時至今日,雖然經過財閥解體,但三菱和日本自衛隊間,仍然有著割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金澤城的月光 於 2010/02/08 13:25回覆 - 1樓. 休士頓山姆2010/02/05 08:15原來是這樣
原來還有這個由來
不知道賓士也是不是去日本才引用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