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日本歷史上,各個時代的畫分,可以分為「鐮倉」時代(西元1185年~西元1333年)、「室町」時代(西元1336年~西元1573年),或是「江戶」時代(西元1603年~西元1867年)等等…這是一種依照當時政治中心所在位置的命名方式。
那麼…「安土桃山」時代裡,所謂的「桃山」,就就是在哪裡呢?就讓我來為您做個介紹…
從元龜四年(西元1573年),足利義昭(西元1537年~西元1597年)被織田信長(西元1534年~西元1582年)逐出京都起,一直到慶長八年(西元1603年)德川幕府於江戶開府為止。這大約30年的時間,被後人稱為「安土桃山時代」、或者是「織豐時代」。
顧名思義,織田、豐臣的時代被稱為「安土桃山時代」、或是「織豐時代」。不過,這裡有一個問題產生了…
「安土桃山時代」裡,所謂的「安土」,指的當然是織田信長的「安土城」(滋賀縣蒲生郡安土町)。可是…「桃山」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難道說…「桃山」指的是「桃山城」嗎?
所謂的「桃山」,當然不是指「桃山城」!
這裡所謂的「桃山」,指的其實是豐臣秀吉晚年所居住的「伏見城」(京都府京都市伏見區)!
因為附近都是桃林的關係,所以當地又被稱為「桃山」。但是,在那個時代,當地也不是使用「桃山」這個稱呼;根據考證,伏見一帶被稱為「桃山」,應該是明治時代之後才有的稱呼。
最早的時候,「桃山時代」這樣的稱呼,其實是用來區分日本的美術史、或是建築史時使用,而不是用來劃分日本的政治史。
對照那個時期所建造的建築物、或是被創造的美術品,用「桃山」來形容它的華麗與輝煌,可說是恰如其分。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使用這個名詞,慢慢地…在劃分政治史時,也出現了所謂的「安土桃山時代」。
可是,越來越多的日本歷史學者們認為,若要選擇能象徵豐臣秀吉時代的地點,大坂城絕對比伏見城更具代表性…(其實我也這麼認為…)
因為這個緣故,或許在不久的將來…「安土桃山時代」會被改稱為「安土大坂時代」也說不一定…
我的噗浪帳號:「金澤城的月光」(按此加入我吧!)
強力推薦:(按下書名後自動連結博客來網路書店)
侯剛本導演感人力作:【學會貧窮:失語稚女單爸網誌】
讓您輕鬆掌握數位證據的攻防策略:【圖解數位證據】
從經濟學角度處理日常生活問題:【巷子口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