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率:28、武勇:14、智略:92、政治:82、義理:30
這是「信長之野望」第十二代「革新」裡,某位武將的人物設定。注意到了嗎?這位武將在智略與政治這兩方面的值,都有不錯的數字。
那麼…這是哪位武將的設定呢?
答案是:室町幕府最後的將軍—第十五任將軍足利義昭(西元1537年~西元1597年)。
身為政權結束的最後責任者,免不了給人昧於時勢、昏庸無能的印象。但是,足利義昭並非如此。為什麼這樣說呢?我打算分幾個篇幅,為大家介紹我的看法。
首先,我們都知道,足利義昭在四處流浪之後,最後透過明智光秀(西元1528年~西元1582年),在織田信長(西元1534年~西元1582年)的協助下,終於在永祿十一年(西元1568年)重返京都。
但是一心以「復興室町幕府」為念的足利義昭,和想透過「天下布武」,決心以武力統一天下的織田信長,根本無法和睦相處。為了排除織田信長的勢力,足利義昭開始透過「御內書」(ごないしょ),催促上杉謙信(西元1530年~西元1578年)與毛利元就(西元1497年~西元1571年)上京。
所謂「御內書」,是將軍個人以私人名義發出的信件,雖然是私人名義,卻具有公文書的性質。這類信件有特定的收件人,信裡還有將軍的簽名與花押,與其說是信件,不如說是來自將軍的命令書。
但是,如同大家所知道的,「御內書」沒有讓上杉謙信與毛利元就上京。反而讓織田信長在永碌十二年(西元1569年)一月起,以強迫足利義昭接受「殿中御掟」(でんちゅうおんおきて)的方式,逐步限縮將軍家的權力。
而足利義昭也沒坐以待斃,反而更努力地發出「御內書」,先後組成兩次「信長包圍網」(のぶながほういもう)。當時天運似乎站在織田信長這一邊,兩次的「信長包圍網」,分別因武田信玄(西元1521年~西元1573年)病故、以及上杉謙信的猝死,各自化為泡影。
但是,足利義昭藉著廣發「御內書」,組成兩次「信長包圍網」這件事,讓後世戲稱他為「寫信將軍」(「お手紙将軍」;おてがみしょうぐん),倒是讓他和他的兄長「劍豪將軍」足利義輝(西元1536年~西元1565年)同享盛名。
我的噗浪帳號:「金澤城的月光」(按此加入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