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長五年(西元1600年)
此次戰役,島津軍在島津義弘(西元1535年~西元1619年)的率領下,僅派兵1,500名參加以石田三成(西元1560年~西元1600年)為首的西軍。經過一整個上午的戰鬥,此時的總兵力僅剩300名左右。島津義弘自認突圍無望,決定切腹以免受辱。可是,在島津豐久(西元1570年~西元1600年)和長壽院盛淳的(生年不詳~西元1600年)反覆勸說下,最後決定撤離戰場。
下午兩點,在島津豐久的建議下,關原之戰中最不可思議的「島津的敵中突破」開始了。島津軍所採取的戰術,和大多數西軍的「撤退」不一樣。他們並不往後退,相反的、他們採取攻勢以大約
這場攻勢以鐵砲齊射揭開序幕,島津軍順利地攻入東軍陣地,東軍方面一陣混亂。利用這場混亂,島津軍順利突破福島正則(西元1521年~西元1624年)部隊,出現在德川家康本陣前。此時東軍以為島津軍會做困獸之鬥,故急著調兵遣將來保護德川家康。沒想到,島津軍沒有攻入德川家康陣地,而是在陣地前轉向,沿著伊勢街道南下退去…
到目前為止,東軍都沒辦法確定島津軍的意圖,因此並未追擊島津軍。反而是福島正則的部下,為報己方陣地被島津軍突破之仇,主動展開追擊。但是福島軍的追擊並未持續。根據記載,福島正則以「歸師勿遏」為由,約束部下停止追擊島津軍。
至於德川家康,此時則如大夢初醒,命令松平忠吉(西元1580年~西元1607年)、本多忠勝(西元1548年~西元1610年)與井伊直政(西元1561年~西元1602年)追擊島津軍。為了擺脫東軍的追擊,島津軍則拿出了看家本領,也就是所謂的「捨て奸」(すてがまり)。
所謂的「捨て奸」,是僅限撤退戰時使用的戰術。當己方軍隊撤退時,事先沿路留下小部分兵力,埋伏在追兵必經之處。當追兵抵達時,先以鐵砲射擊追兵的指揮官,造成敵軍混亂後,再衝向追兵進行白刃戰。也就是盡量遲滯敵軍,掩護我軍撤退的戰法。
要完美地實踐這個戰法,部隊中的鐵砲配置率要高、射擊技術必須精良。最重要的是,因為負責殿後的部隊生存機率可以說是零,所以必須擁有高度的忠誠心。島津軍剛好具備了所有條件,在島津軍的猛烈反擊下,追擊軍中的松平忠吉負傷、井伊直政則是重傷。本多忠勝則因為自己的坐騎受創於島津軍,不得不退出戰局。至於島津軍本身,則自島津豐久以下長壽院盛淳、肝付兼護(西元1561年~西元1600年)等著名武將,先後都在這場撤退戰中戰死。
島津軍的慘烈犧牲,終於換來德川家康停止追擊的命令。但是,原先300名左右的兵力,只剩下80名左右成功地脫離戰場。
這便是關原之戰中最不可思議的「島津的敵中突破」。
- 1樓. 林家凱。雅逸悠2010/05/15 21:45後世人比喻:關之原合戰(泥土和泥土的戰爭)
島津當年這裡冒險行為~但卻有詭異的傳聞...
全軍陣是大喊:不要阻擋我們~讓開大路...
依照史學家對照(島津義弘自己的文書~感傷戰死的家臣)
從此看是長壽院盛淳德策略~~豐久是最後回馬殿軍赴義戰死!
但是東軍已經知道勝利了(士氣正旺)哪會管你島津在此幹嘛?
戰場上基本的對陣>>
忽然看見對方忽然一群衝殺過(一定是弓箭鉄砲迎擊~!)
但是,德川家康本陣當時確實有極度驚嚇~本多正信的相關記載
(況且 家康內心一直有三方原合戰~恐懼不安...)
家康並無開口下令追擊(但是附近的軍隊一定會迎擊島津!)
後世人比喻:關之原合戰(泥土和泥土的戰爭)
整個戰局只能怪於一點人性的卑劣(算計取巧)毛利輝元也是有點問題?
日本現在歷史學家會評論 關之原合戰是(恩賞和恩義的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