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022/04/27 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三日遊>東勢林業文化園區、大雪山遊樂區
2022/05/22 23:01
瀏覽2,862
迴響0
推薦9
引用0
位於<台中市•和平區>的「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一直在凱文旅遊的口袋名單中,今天就要前往這個動植物生態豐富的園區,來個三天兩夜之遊,夜宿大雪山遊樂區中,完全感受遊樂區中的晨昏、日夜風情。上山前,我們要先造訪位於台中東勢、大雪山前哨站的「東勢林業文化園區」

我們開車從《國1》轉《國4》,於終點站東勢下交流道,約不到10分鐘就到了位於《台8線》路旁的「東勢林業文化園區」

就在園區入口處,有大片的停車場,有不少的遊覽車也會在這裡停留,讓遊客轉搭接駁車上大雪山。

大雪山林場擁有豐富的林業資源。1958年政府成立大雪山林業公司,專責經營開發,並於1964年設立製材廠園區,處理從大雪山林區大量砍伐的原木。當時園區共有500餘公頃,其中50公頃為工業廠區,設置鋸木廠、木材防腐工廠、乾燥室、乾餾廠等。製材廠於1973年歇業,後轉型為「東勢林業文化園區」

本園區每日06:00~18:00開放參觀;平時(非暑假期間)周一及周二休館。免費入園,也免收停車費。

本園區是60年代東亞地區最大製材廠。2004年規劃為東勢林業文化園區並進行整建,陸續辦理製材廠遺構整修及環池步道、觀景平台等設施整建工程,並於2013年正式對外開放,成為兼具林業文化景觀之生態園區。未來將持續發展為木工藝創意產業的園區。

這裡有園區從1947年起,幾經更迭超過70年的大事記。

園區位於東勢高工旁,前半區(左上角)是展覽區;中段(右上角)為貯木池的環池步道及觀景平台;後半區(右下角)則為製材廠遺構

首先要參觀的是就在園區入口處附近的「森之林」,這是一間台灣木材的介紹以及木製成品的展示間,全間以木材製成。園區內採無障礙空間設計。

展示間為一開放空間,以鏤空交錯木條造型製成的屋頂,達到自然採光的目的。透光映在木質地板上,也形成交錯格狀的美麗延伸圖案。

台灣國產木材品質優良,過去有三大林場,包含:阿里山、太平山及八仙山;而如果要排第四大林場,大雪山應該可以算進去;東勢的地理位置,就是在八仙山與大雪山的山腳下的轉運隘口。這裡介紹了台灣國產木材的15大優點。

木材的應用及變化非常多重,這裡就展示了隔柵、門窗、天花板、桌椅等。

從這個角度,可以全面看透展示間,展示間內還有其他不同設計的椅子。

這面牆展示的,是竹片的各種變化,包含:竹麗板、三條壓,…等,有一些是我們日常就會看到的生活用品。

這一面牆展示了台灣常見的幾種優質木材,這一塊台灣肖楠是常見的台灣特有種木材。

紅檜是台灣高山上珍貴的木材。

這一片則集滿了苦楝、台灣杉、桃花心木、柳杉、香杉,…等,幾乎都是家具的優良材料。

還有大葉楠、相思木、杉木、雲杉,…等。

這面牆是以柳杉堆疊而成,而這裡也介紹了幾家台灣傳統的木業公司。

我們常以「可造之材」比喻值得栽培造就的人才。的確,運用巧思就可以把木材雕塑出各種不同的造型,發展的空間非常大,在「森之林」裡面就看到了。

「森之林」充分展現出「東勢林業文化園區」的特色,令人印象深刻。

木材為5R的大型資源循環材料,林場轉型,更能保護台灣整體生態環境。

我們離開「森之林」,旁邊有一間三角造型的木造房屋。

這間三角屋,其實是遊客中心,這裡有提供10人以上的預約導覽服務。

三角屋外有一件大型的木頭雕塑,作品名稱「傳續」

這件木雕作品,描述祖父教導孫子傳統木具的用法,並細說林業歷史的點滴。大樹上有許多生態豐富、神態各異的動物、鳥類及昆蟲,加上祖孫間的互動,融合出天人合一的藝術境界。

我們接著要轉往環池步道

環池步道旁,有不少的木製作品。首先看到名為「風的種子」的檜木作品。這件作品是要闡揚風的力量,風有時以強勁、恐怖的形式出現,如颱風;而風卻又是共振美妙聲音不可或缺的元素。正因為風的流動,此雕塑可以發出音樂;而作品上的尼龍繩,可以讓遊客創造出屬於他們與風的交流。

這裡保留了過去林場及製材廠會用來運送木材的小鐵道遺跡。

這裡也看到了一座消防栓,應該是過去製材廠運作時的必備設施,也成了歷史的見證。

看到另一件檜木雕塑作品「憩」。<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擁抱大自然是人生的一大享受,亦若能在蟲鳴鳥叫、舞蝶花香中躺著或坐著,聆聽著自然地樂章,真是愜意呀!這些都是來自「國際藝術木雕節」各國現場製作之參賽作品。

往前看到了過去製材廠的貯木池,在「大雪山林業公司」停止營運後,於池中放置漂流木,並栽植荷花,不過目前並沒有看到荷花,浮萍倒是不少,看起來池中生態滿豐富的。

又有一件木雕「織」,構想來自部落傳統勾織背包的工具「勞散」。部落裡老VuVu們(VuVu是排灣族母語,阿嬤的意思)直到滿頭白髮時,仍不間斷地勾織著家人用的背包,就像是森林裡的巨木伸展開來的枝葉,織就了生命百態,並屹立不摇地守護著永遠生生不息的森林大地。

來到了「觀景平台」,不過,這一區的池水水位偏低,水面上只有少數漂流木,無甚景觀。

繼續沿著木棧道走,園區滿大的。今天平地中午高溫逼近30度,還好園區內有許多高大的樹木,樹蔭很多,徜徉其中,可以同時享受林內清風及藝術之美。

這裡又有多條的廢棄鐵軌,可惜並沒有多做介紹,不知這些鐵道的歷史。

鐵軌旁邊,有三座都是樟木的木雕作品,都與原住民部落及森林相關。作品主題都在呼籲保護山林、保育動物,敬畏天地、愛惜物命,與森林共存。

接著看到一棵臺灣紅豆杉風倒木。臺灣紅豆杉生長於中、高海拔的山區,因心材為紫紅色,優美且木理均勻結構緻密具光澤,樹皮及葉可供抗癌藥用,為珍貴稀有之國寶級樹木。本紅豆杉於1996年受賀伯颱風侵襲傾倒後,運送至本園區,胸徑2.0公尺,長度9.5公尺,為目前所發現最大之紅豆杉風倒木。

走到這一區的貯木池,池水更乾枯了,既無池水景觀,也看不出貯木的功能,有些可惜。

接著來到「製材廠遺構區」,首先看到了這座非常壯觀的「原木梯」。將原木經由水路(自貯木池)或陸路(自貯木場)兩條路徑,經原木梯送上原木抬架,後續進行製材流程。

園區當年除了採用臺灣林業史首創的卡車公路運材、動力鏈鋸木等營運方式,引入美國一貫化製材生產流程,從原木進場至分等出場,皆在廠內完成。製材廠於1964年落成,全廠建築除部分機器基座及骨架採鑄鐵外,全數採用臺灣木做為大跨距結構材,為當時世界第二、東南亞第一的美式大跨距製材廠。

經木棧道,通過一座園區利用木材優勢所製造的木製隧道,通風、採光、造型都考慮到了。

還有利用竹子做的造型座椅區。

這是一間「燃料倉」,是製材工廠廢木料的貯存場所,提供鍋爐間燃料的來源。

走過綠色隧道,左邊這一間,則是「鍋爐間」,利用燃料倉提供之廢木料,製造蒸氣發電,做為製材工廠動力之一,真的是做到自給自足了。

離開「製材廠遺構區」,回到木雕展示區,看到了這件以牛樟雕成的「自然的反哺」。作品以母子一體的形象,傳達對大自然母體的關注,森林國土的復育、保育,讓我們種一棵樹,看見未來。

我們在「東勢林業文化園區」待了約4~50分鐘,準備離開了。離開前,就在附近小吃店享用我們的午餐。

我們沿著《專1線(大雪山林道)》走,途經「大雪山賞鳥協會」,就在馬路旁,看到了這隻藍腹鷴雕像,非常漂亮。大雪山除了動植物生態豐富外,還有許多鳥類聚集,也是賞鳥人士偏好的取景地,希望我們這三天可以親眼目睹。

《大雪山林道》道路車幅不寬,有些路段會車要小心,不過路況都還算穩定,開了約40分鐘,來到27K處。

27K處有停車場、化妝室,也是「鳶嘴稍來山步道」的入口之一。

「鳶嘴稍來山步道」有多條難易度各異的入口,是許多山友挑戰的熱門步道,也可以和「稍來小雪山步道」串接。我們這次的行程,要走的步道不少,因此並無挑戰完整的「鳶嘴稍來山步道」的計畫,而是會走一段「稍來山步道」

這裡就是27K的「鳶嘴稍來山步道」入口。

「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座落在雪山山脈西南向主稜的後段,海拔高度約在2000公尺上下,雖然還沒進到遊樂區中,從這裡已經可以遠眺山巒了。

繼續往前來到31K處,這裡有個「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地標,也有個停車場。

這裡是【谷關七雄】「屋我尾山步道」的兩個入口中的北入口,全長2.3公里,這裡的海拔已經是1993公尺了。

這是「屋我尾山步道」的入口,有機會再來爬爬看,也就可以號稱挑戰過【谷關七雄】了。「大雪山林道」沿線有不少的景點,可以分次造訪。

往前來到位於「大雪山林道」35K處的收費站

園區內有很多珍貴的動物,包括:台灣黑熊、山羌、帝雉、藍腹鷴等,很期待能與牠門不期而遇喔(台灣黑熊還是不要好了)!

門票全票平日150元,假日200元,停車費100元。我們有先買了林務局全台森林遊樂園的電子優惠票150元買一送一,停車免費,兩個人共省了250元。收費站這裡每天只服務到17:00,住宿的遊客一定要趕在17:00前進入。

收費站這裡還有「寵物寄放區」,應該是怕影響到園區內動物生態的平衡吧。

進入收費站,馬上會看到「保安祠」,這裡祀奉土地公,親山敬神,有拜有保庇,保佑我們三天的行程順利平安。

「大雪山遊樂區」的收費站在35K處,但是園區的景點都還在很裡面,住宿區的遊客中心位在43K處,經過「雪山派出所」就代表遊客中心快要到了。

開了一個小時多的車(包含林道中間短暫的停留),終於到了遊客中心,我們要在這裡辦理住宿報到。

遊客中心前有一片廣大的停車場,今天是平日,遊客並不多,且大雪山的景點分散在多處,因此,沒有停車的問題。

相較於平地近30度的氣溫,這裡下午2:00的溫度是18.4度,濕度63%,非常的舒適,真的是來對了

這裡標高2275公尺,開始享受高山清新的空氣吧!

遊客中心旁邊這一棟是展示間及觀景台,還有餐飲咖啡廳,我們往後兩天還有機會來逛逛。

我們這次要在大雪山住兩晚,現在才下午2點,房間Available服務中心就讓我們提早入房,真是貼心,值得讚許。我們住的是「大雪山賓館」,每一個住宿區旁邊都有專屬停車區,方便遊客提取行李。

住宿區大廳內有許多木製家具及裝潢,充滿木頭的香氣。

「大雪山賓館」是三層樓的圓柱式建築,採光佳,走進其中感覺很舒服。

房間的空間還算大。平常大雪山的住宿也算是秒殺級的,我們這次很幸運地可以訂到連續兩天同房型的房間,不用換房間。

房間有一個陽台,可以到陽台外感受住在森林裡的氛圍。我們稍事休息,便要展開我們在大雪山森林遊樂區內的行程了。


※※※

東勢林業文化園區:官網(點選連結)

開放時間:每日06:00~18:00開放參觀;平時(非暑假期間)周一及周二休館。

收費:免收門票、免收停車費。


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官網(點選連結)

開放時間:每日06:30~17:00開放入園。

收費:門票全票平日150元,假日200元;停車費100元。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旅人手札
自訂分類:國內旅遊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