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2025/02/07 高雄市>旗山區>旗山一日遊(3之3)>鼓山公園、旗山神社遺址、全台暨全東南亞最大的孔廟-旗山孔廟
2025/03/01 23:01
瀏覽368
迴響2
推薦18
引用0
今天的「旗山一日遊」,要走最後一段的「鼓山公園」,公園裡有「旗山神社」遺址,還有號稱是全國最大、甚至是全東南亞最大的孔廟「旗山孔廟」

首先來到「鼓山公園」,公園位於「旗山武德殿」的後面。鼓山公園建於明治37年(1904年),因山容似鼓而命名為「鼓山公園」。公園乃依地形而建,入口處有長排的「藝術階梯」。

整個鼓山公園大致呈長方形的園區,佔地約31公頃(約31座足球場大)。今天計畫沿著階梯往上爬到「旗山孔廟」。

在藝術階梯沿途,錯落著好幾座青銅雕塑。

也有好幾座石碑,首先看到的,是日本時代所立的「精忠護國」碑,碑上有時任(第五任)台灣總督的佐久間左馬太的署名。佐久間左馬太於1906年就任第五任台灣總督,隔(1907)年冬視察旗山後,於1908年6月立下此碑。

佐久間左馬太就任台灣總督後,即訂定『理番』計畫,以「掃蕩生番、促進番地開發、攫取台灣山地資源」為重要施政方針;光復後,此碑因歷史及民族情感因素,被塗改為「還我河山」碑,多年後,又被還原為原貌。

石碑後面刻著當時的環境及時勢狀況說明。

對面有另一石碑「曾區長去思碑」,曾區長是指民國38年(1949年)擔任旗山區長的曾紀文。

發生在民國36年(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曾延燒到旗山地區。當年三月初旗山地區發生數起軍/警民間的衝突,三月十日高雄要塞司令部司令官彭孟緝下令清鄉旗山,並有武裝部隊進駐,一場腥風血雨一觸即發。

時任旗山參議員林添丁及旗山區長曾紀文聞訊,火速趕往高雄要塞司令部,會見彭孟緝,誠懇表白說明,以生命擔保下,化解旗山居民遭剿殺的命運。旗山居民事後立下此碑,以感念曾紀文區長不計生死,冒險晉見之情操。

旁邊還有另一塊石碑「駐軍記念碑」,此石碑為昭和10年(1935年)、台灣殖民40年的紀念碑。

碑文描述台灣改隸日本之初,盜匪猖獗,在日本駐軍後,匪賊絕跡,民心歸一,安居樂業,皆皇軍之功也,因而立下此碑,以為紀念。原來歌功頌德自古即有、舉世皆然。

回首來時路,腳下人車已漸微小。馬路旁邊就是旗山武德殿。

沿著廣場往右可到「旗山孔廟」,往前則是「旗山神社」舊址

旗山神社舊址由此參道往上爬,兩旁各有一座石獅雕像。

旗山神社建於昭和11年(1936年),主神安德天皇是從水天社遷過來的。光復後,神社各項設施逐漸被毀。1983年,因興建孔廟,神社建物全部被拆除。

參道兩旁,原本有數十對石燈籠,目前修復了18對。

參道爬到底,原本的神社建築已不復見。利用剪影的手法,重現當地耆老記憶中的影像,在生硬的擋土牆上,重新述說起蕃薯寮(旗山舊稱)變遷的故事。

接著轉往旗山孔廟的階梯。左前方有尖尖的山頭是「旗尾山」,與「鼓山」隔著「楠梓仙溪」對望。

右前方這一頭,則可以遠眺美濃地區。

前方鐵橋,是「旗山地景主題步道橋」,稍遠處則是「旗山糖廠」,更遠處則可看到「佛光山」。

一層又一層的階梯往上爬。

前方就是「旗山孔廟」

左側這裡是兒童遊戲場。

旗山孔廟的第一道大門「櫺星門」,其建築為五門白色牌坊,經過前方一大段步道可到「大成門」。旗山孔廟佔地約4公頃(約4座足球場大),號稱是全國最大、甚至是全東南亞面積最大的孔廟

從櫺星門走進來,空間寬廣;旗山孔廟與大部分的孔廟不同之處,是廟前沒有「泮池」與「萬仞宮牆」。

大成門的台階下,有《禮記:禮運大同篇》的內容,正是孔子的弘道思想。

繼續爬階梯(共需爬約500階),上到大成門。大成門的主門通常只有重大慶典(如:祭孔)時會開門,平時只能從左右兩個小門(禮門、義路)進入。

從大成門往下俯瞰的風景非常遼闊。在2010年高雄縣市合併前,旗山孔廟是高雄縣境內唯一的孔廟,於縣市合併後,因原高雄市左營區也有孔廟(參見凱文另一篇格文),因此目前高雄市每年舉行的祭孔大典,便於兩廟輪流舉辦。

目前除週一及國定假日之隔日休館外,每天09:00~17:00開放參觀。

一進到大成門,便可一眼望見主殿「大成殿」,兩側則各有一長排的廂房。

大成門內側左右分別有青銅鐘及大鼓,也都是重要慶典時才會鳴作。

整座孔廟佈滿古色古香的朱紅樑柱,還有色彩繽紛、圖案絢麗的天花板及屋頂。

循著左右廂房,以逆時針方向,來到側面的「東廡」。雖依傳統名為「東廡」,依地理方位,實為北方。「廡」者,堂下周屋也。

東廡的正對面,則有位於地理方位南方的「西廡」

東、西廡奉祀著孔子弟子、明道修德的先賢及傳經授業的先儒牌位;東廡計有先賢40位、先儒39位,西廡則有先賢39位、先儒38位。

左右廂房的廊道非常長,也印證了『最大的孔廟』的氣勢。

來到了這間「禮樂器展示室」,裡面擺滿了每年祭典中會使用的禮樂器、器具、文物等,都是歷代傳襲下來的。

禮樂器琳瑯滿目,頓時覺得自己才疏學淺、國文造詣低落,很多樂器的名稱都沒聽過,連名稱的文字也沒看過。展示室中共有約40樣各種禮樂器,古色古香,深具中華文化特質。

這是「繖」,同「傘」。

這幾樣比較常見,算是比較容易辨識的:應鼓、編鐘、編磬(音ㄑ一ㄥˋ)及琴。

牛隻也是祭禮之一。小時候每逢教師節,都會天未亮就到孔廟,等著祭孔大典結束後,拔祭禮上的牛毛(智慧毛),也不知道到底因此長了多少智慧?

離開禮樂器展示室,繞了一圈,來到西廡旁邊的「讀書室」

孔廟為教授忠孝節義的學宮。此「讀書室」看似簡單,卻可提供讀書、講義之用,藉以振文興學,造國家之良才。

終於來到「大成殿」。大成殿的殿宇宏偉壯觀,乃仿效北京紫禁城太和殿的設計,具濃濃中國風的建築樣式。

大成殿前有兩座青銅鐘,是於民國74年(1985年)由時任高雄縣長蔡明耀掛名所鑄立。

大成殿主祀至聖先師孔子,殿堂上有故總統蔣經國御賜的「道貫古今」匾額;四面牆壁及屋頂,顯得富麗堂皇。

東西兩側,分別有『四聖』(復聖顏回、述聖孔汲、宗聖曾參、亞聖孟軻)及『十二哲』的牌位。

大成殿殿前的露台廣場,是祭孔(「釋奠典禮」)時的八佾舞場。

在大成殿的正後方,是「崇聖祠」,又稱「聖祖殿」,供奉孔子往上的五世祖父肇聖王木金父公,以及高祖父裕聖王祈父公、曾祖父話聖王防叔公、祖父昌聖王伯夏公,及孔子之父啟聖王叔梁約公,以示慎終追遠。

從孔廟牌樓(櫺星門)外往前望,可眺望旗山、美濃平原的美景,被喻為「鼓山春望」,曾於昭和2年(1927年)由《台灣日日新報》所舉辦的票選活動中,被選為「台灣八景十二勝」中的十二勝景之一。

前方平台,是以前孔廟的「泮池廣場」,目前已不復見。

回到「鼓山公園」入口處,有遊覽車載了一車的遊客來到鼓山公園,一下子熱鬧了起來,而凱文的「旗山一日遊」,便要在這裡告一段落。


以前高雄縣市還沒合併前,每當選舉時,高雄縣常會有人喊出「得三山者得天下」的戰略目標,所謂「三山」就是岡山、旗山和鳳山。凱文走過岡山(參見凱文另兩篇格文:),今天再收下旗山,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以一探鳳山。

※※※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2) :
2樓. Charles Lin
2025/03/04 14:28
謝謝你的大作,讓我重溫舊夢一番,我老家是內門,也算旗山地區,鼓山公園是我小學遠足常去的地方,那時山下入口處,還有個不小的木造鳥居,旗山孔廟現址仍是神社。

有個資料補充一下,鼓山公園有座姚瑩的「同心赴義」碑,應是現存最古老的,不知是移走了?還是漏掉了?


姚瑩是桐城派姚鼐的侄孫,曾任台灣兵備道,是當時清朝在台灣的軍事最高長官,道光21年(1841)曾於率軍清剿土匪(抗清份子)時至旗山,特立此碑。現在基隆的二沙灣砲台,初為姚瑩所建,於山下港邊,後劉名傳將其搬至山上現址,「海門天險」題字,相傳即為姚瑩所題。

沒想到這篇文章能勾起學長甜蜜的兒時回憶,算是意外的價值。

同心赴義碑在鼓山公園的後山,其實也才在孔廟的上方不遠處,但是我當天從旗山糖廠、旗山地景步道橋、旗山老街及附近的十幾個景點,最後到鼓山公園及孔廟,已經有點強弩之末,因而只爬到孔廟即下山。因此,後山的同心赴義碑、至聖林、招魂碑、小池廉平之墓碑、蔣公雕像、三十三士墓等景點,都未造訪,只能等待下次再到旗山時,再次攻頂。我有計畫要找時間去美濃走走,也許有時間就會順道過去鼓山公園看看。

Kevin(黃坤山)2025/03/05 14:03回覆
1樓. 中子(東籬居士)
2025/03/03 19:58

全台暨東南亞最大的孔廟—旗山孔廟,須高攀不少石階才得親近。似有高不可攀之感?幾不見人跡哦。相對的台北孔廟就在鬧市一角,相對可親近多了。

《大成殿》是孔廟的主殿,設有祈願香爐。莘莘學子紛來祈求開通智慧,頌祝禱文,祈願金榜題名。

<旅遊見聞>欣賞中國古建築脊簷的飾獸之美(捕捉中正紀念堂、孔廟建築光影)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7297013

中子兄,

謝謝您的建議與分享。的確,旗山孔廟蓋在山丘上,有些孤傲,不如台北孔廟的平易近人;而小弟曾走過全台的各縣市孔廟(官廟),包含:桃園、新竹、台中、彰化、嘉義、台南、高雄左營及高雄旗山,唯獨台北孔廟還沒去過,台北孔廟正是小弟的下一個目標。希望下次去台北孔廟,能像您一樣對孔廟的建築有更深入的考究,謝謝您。

Kevin(黃坤山)2025/03/04 10:55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