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電發展成為政治正確
一、COP28 的核能承諾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聯合國第28屆氣候變遷大會(COP 28)杜拜會議中,24個國家承諾共同努力推進全球核能容量從 2020 年增加到2050 年二倍的目標。這項承諾承認核能作為基本負載電源與間歇性太陽能和風能再生能源相比所做出的獨特貢獻。該聲明也反映了核能應對氣候變遷的好處平衡了其風險。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表示,這項承諾說明全球需要擴大核能清潔可靠技術以實現氣候變遷和永續發展的共識。 在 IAEA 雄心勃勃的年度核電預測中,到 2050 年,全球核電裝置容量最高將達到 890 GWe,而目前為 369 GWe。當前核能的前景值得大家關注。美國是部署反應器數量最多的國家,約佔世界總數的 22%,其核電擴建前景面臨迫在眉睫的挑戰,包括延長現有反應器的使用壽命;創造單位反應器隔夜資本成本下降的紀錄;採用穩定的系統來比較成本產生方案。美國現有 93 座反應器的平均壽命約為42年。由於多種原因,自2012 年以來,運轉反應器的數量一直在下降。但由於保持高利用率,仍有約19%的發電佔比。在過去五年中,有 7 座反應爐退役。最近的美國聯邦立法規定推遲了進一步的退休。在過去的十年中,美國已將注意力轉向考慮小型模組化反應器(SMR)。從 2022 年中期開始,安大略電力集團選擇在其達靈頓站點部署 GE-Hitatchi BWRX-300 MWe SMR。薩斯喀徹溫省的 SaskPower 和田納西州克林奇河的 TVA 正在考慮該項目。NuScale 與猶他州聯合市政電力系統 (UAMPS) 合作,計劃到 2030 年在能源部 (DOE) 愛達荷福爾斯 ID 站點合併 12 個 77 MWe 加壓水模組,生產一座 924 MWe 發電廠。美國能源部的第四代先進反應器示範計畫選擇了 X-Energy 的 Xe-100高溫氣體反應器和TerraPower 的345 MWe 熔鹽鈉反應堆。X-Energy 選擇了陶氏化學公司位於德克薩斯州 Seadrift 的化工廠作為其第一個工廠。
美國雖然在COP28上帶頭呼籲增加二倍核電,但遭遇了一些困難。 COVID-19、意外的通貨膨脹和高借款利率導致所有參與者延長完成日期,超出了初始成本目標。去年11月,NuScale宣布 取消其UAMPS項目,這給核能預期帶來了重大挫折。自 2020 年以來,能源部已為該項目提供了 2.32 億美元,並以 14 億美元的成本分攤協議支持該項目。由於成本嚴重超支且 UAMPS 成員不願意為承購電力支付更高的價格,該專案被放棄。因此,至少到 2030 年代中期,美國的 SMR 反應器單位成本不會出現創紀錄的下降。設計一種比較基本負載核電和間歇性再生能源成本的方法是一件複雜的事情。風能和太陽能的單位成本較低但需要增加儲能成本。總而言之,我們面臨著一個在本世紀中葉國際核能部署增長的理想目標,以及基於美國這個部署核反應堆最多的國家和國家的情況對當今核能進展進行的絕對謹慎的評估。核技術領先世界的歷史。核能在未來全球能源結構中可能發揮的作用應該得到現實分析的支持,而不是寄望在假設的途徑上可能取得的成就。
二、日本核電發展成為政治正確與台灣相反
日本將碳達峰的時間定在了2030年,爭取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除了要將火力發電佔比從2021年的73%降到2030年的41%,需要將再生能源的使用比率提升一倍。日本政府已出台新政策,將延長現有核電站運轉年限並新建核電機組,這標誌著日本核電政策明確轉型,放棄了自2011年福島第一核電站發生輻射洩漏事故以來所堅持的盡可能降低對核電依賴的立場。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允許運轉超過60年,因為日本希望增加核能發電的配比。日本政府的目標是到2030財年讓核電提供20%~22% 的電力。屆時可再生能源預計將佔總發電量的 36%~38%。可再生能源佔日本2021財年發電量的20.3%,而核電佔6.9%。但再生能源有其侷限,負責電力事業的經產省認為,從地理條件來看,日本並不適合風力發電。日本附近海洋太深,不能像歐洲國家那樣採用固定式海上風力發電,要用的話也是浮動式離岸風電。經產省認為陸地及離岸風力發電,今後在日本電力總量上的佔比不會超過5%左右。而在土地私有制下,日本難以出現中國這樣的大面積光伏發電廠。而使用生物垃圾等的生物發電,受日本國內生物資源的影響,能擴大的規模有限。由於中東局勢不太安定,為了能源安全,日本最終選擇擴大核能發電中的佔比,重走重視核能的路線現在正成為政治正確。
不論是中東出問題,還是運輸途中必須經過的台灣海峽出現日本媒體炒作的“有事”,原油一直是日本經濟中不可輕視的一個顧慮。尤其是美國頁岩氣不僅能滿足自身的國內需求,還能一定程度對外出口後,美國與中東國家的關係開始鬆動。俄羅斯也因為國內經濟疲軟,過去無暇顧及中東,現在因俄烏戰爭,本身需要在其他地區有一場吸引美國、歐洲注意力的戰爭,巴以衝突再次出現,石油價格開始再度激盪。讓東日本的核電廠也運作起來,一個比較好的口實便是中東局勢不穩。巴以衝突爆發後,日本媒體極為詳盡地報道戰局,並藉機炒作能源危機,要求提升核電站在日本的使用數量,為經產省的核電政策敲邊鼓的意味十分濃重。新的小型核電廠、開發新一代核融合技術的輿論現在也已經在日本逐步興起,今後將持續擴大影響範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日本應努力重啟停運核電機組,考慮機組延壽,並開發下一代新型反應堆。岸田文雄也呼籲應在即將到來的冬季最大限度使用核能,以避免電力短缺。除了確保已重啟的10台機組正常運行外,日本政府將採取一切措施重啟獲准恢復運行的機組。此外,日本還將加快電力系統發展,部署固定式蓄電池,推廣海上風電等能源,擴大可再生能源的引進。到目前為止,日本39台可運行的反應堆機組中有10台已通過檢查,並已恢復運行;另有17台反應堆機組已申請重啟。2021年,日本核發電量僅佔該國總發電量的7.2%,而2011年福島核事故前約佔30%。日本不得不重啟核電而台灣也不該廢核,日本政府想在2030年將核電佔總發電量的比例恢復到20~22%。眾所周知,日本與台灣都是能源匱乏的國家,長期以來,出於能源安全的考慮,日本也一直採取多元化的能源發展戰略。因此,能源發展的現狀決定了日本不得不挖掘本國核電潛力,滿足能源供應。台灣那麼崇拜日本,為何沒看到日本的醉心支持核電的能源政策。
三、COP28 最終協議呼籲加速部署核能創造歷史
2023年12月13日發布的COP28最終協議呼籲加快部署包括核能在內的低排放技術,以協助實現深度脫碳。自1995年氣候高峰會開始以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198個簽署國首次正式呼籲加速部署包括核能在內的低排放技術,以幫助實現深度和快速脫碳,特別是在工業等難以減少的部門以及透過低碳生產氫氣。該文件的全球頭條新聞是 COP28 閉幕期間激烈辯論的主題,重點是其呼籲擺脫化石燃料並將再生能源產能提高二倍。但將核能納入其中,以及超過 24 個國家上週在 COP28 上發表的單獨聲明,以推進到 2050 年核電容量增加兩倍的理想目標。國際原子能總署總幹事格羅西表示“核能納入全球盤點無疑是一個歷史性里程碑,反映了人們的觀點發生了多大變化。” “這表明全球現在就需要擴大這種清潔可靠的技術以實現我們在氣候變遷和永續發展方面的重要目標達成了共識。”國際原子能總署關於核電的聲明於 12 月 1 日在 COP28 上發布並得到數十個國家的支持,呼籲積極認可和支持能源技術”。國際原子能總署 年度核電展望 最高預測認為,到2050 年,核電裝置容量將增加一倍以上,達到890 吉瓦,而目前為369 吉瓦。但是,如果核電要幫助世界在本世紀中葉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就需要解決一些挑戰。其中包括不斷上升的利率和成本、公平的金融和政策競爭環境以及加強監管協調和工業標準化,這是原子能機構核協調與標準化的倡議。
24個國家在COP28 上發表了關於將核電容量增加兩倍的聲明,邀請世界銀行、區域開發銀行和國際金融機構將核電納入其貸款政策,同時強調需要安全的供應鏈來加強該技術的部署。近年來,核電已被納入多個國家或地區的永續投資分類標準。然而,到目前為止,這些措施尚未影響包括多邊銀行在內的銀行的貸款原則和政策,儘管一些私人投資基金似乎正在改變其做法。 格羅西說為新核子計畫實現公平和有利的投資環境仍然是一場艱苦的戰鬥,在核子專案融資方面,還沒有處於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COP28 上,比利時首相、法國總統和格羅西宣布全球首屆核能高峰會將於2024 年3月在布魯塞爾舉行,以推動全球核電發展動能。預計約有 30 個國家將與行業領袖、專家和民間社會代表一起參加峰會。此外,峰會還將展示原子能總署( IAEA) 的淨零計劃,格羅西表示,此類研究對於為政府和投資者支持新核子項目提供可靠的技術案例至關重要。今天慶祝核電在全球氣候和能源辯論中取得的真正進展,核能高峰會是一個重大活動,世界各國將齊聚一堂,討論如何制定真正的解決方案,從而使在 COP28 上做出的崇高承諾成為現實。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