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作戰機
一、電子作戰飛機之重要性
電子作戰飛機是專門對雷達、通訊、指揮控制和電子導引等系統進行電子偵察、干擾和攻擊的特種飛機,在電磁頻譜作戰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電子戰中,電子戰飛機對於支援干擾、壓制敵防空系統、掩護攻擊機群實施突防等方面都有突出貢獻,因此有著「空中戰力倍增器」的稱號。它的存在,也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空戰能力強弱的重要標準。製造電子戰飛機,既需要強大的綜合國力作後盾,更需要雄厚的工業實力作支撐。電子戰飛機,是現代空軍武器陣列中不可或缺的一員。目前,全球範圍內不少國家列裝了電子戰飛機,但能夠自主製造電子戰飛機的國家很少。這種飛機大多由戰鬥機、運輸機、轟炸機等機型改裝而來,對於缺乏大型飛機和先進戰機製造技術的國家而言較困難。為滿足電子戰功能需求,內部結構上,需調整座艙和進氣道等散射源部件的佈局,為電子戰系統留出空間,同時最大限度減少紅外輻射和雷達信號的強反射。外部結構上,需要在機翼和翼尖等位置安裝數個電子吊艙裝置。與此同時,防空導彈橫空出世,對戰機造成巨大威脅,以「軟殺傷」為主的電子戰飛機亟須向「硬殺傷」轉型,開發直接發射導彈擊毀地面防空目標的作戰功能。為此,科學研究人員開始在主戰機型基礎上改裝電子戰飛機。美國空軍推出EF-111A「渡鴉」電子戰飛機,海軍推出EA-6A/B「徘徊者」電子戰飛機。電子戰飛機迅速從戰場上的配角,搖晃一變成為戰機進攻的「黃金搭檔」。
中美軍事對抗是全面的,其中無人機、電子作戰及人工智能武器是最重要的領域。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稱,美國正在失去電子戰優勢,除了艦載電子戰設備外,中國還在其佔領的南海島礁上安裝了此類設備及更多設備。根據南華早報報導,中國科學家已開發出一種先進的軍事監視設備,可以顯著增強中國的電子戰能力,這將使中國軍隊能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探測和鎖定敵方訊號,幾乎立即解碼其物理參數並有效壓制它們,同時確保其通訊順暢。中國先進的055型驅逐艦成功攔截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的實例證明了以前認為無法達到的能力水準,對軍事人員的訪談揭示了電子戰能力的重大發展。將人工智慧(AI)整合到數據分析過程中可以增強軍隊有效識別和對抗敵人戰術的能力,該研究貢獻不僅限於軍事應用,還包括行動電話通訊和衛星鏈路等民用技術,凸顯了中國在這一領域取得重大進步。中國軍用電磁技術的快速進步得益於其在電信業的領先地位,華為等大公司大力投資尖端無線通訊技術。相較之下,美國在設備和技術上主要依賴歐洲公司,5G網路發展的差距凸顯。
二、Y-9LG是中國干擾機系列中的最新型號
依據戰區網站報導,Y-9LG是中國干擾機系列中的最新型號,是電子戰平台巨額投資的一部分。Y-9LG於2017 年底首次在衛星圖像中被識別。中國的 Y-9LG 電子戰平台此前很少被詳細曝光,它最近參與了與泰國的軍事演習。 Y-9LG不僅是中國不斷擴大的特種任務機隊的最新成員之一,它還延續了基於多功能陝西Y-8/Y-9四渦輪螺旋槳運輸機系列。Y-9LG屬於「高新」系列,早在 2017 年底就在衛星影像中被識別出來,但此後很少出現。據報導,Y-9LG 的作戰單位是解放軍空軍第 20 特種師,隸屬於南部戰區貴陽-雷莊基地的第 58 航空團。除此之外,這對高度戰略性的南中國海負有責任, Y-9LG 最突出的特點是安裝在機身上方的「平衡木」雷達天線,類似KJ-200 AEW&C 型上的天線。然而,雖然 KJ-200 配備了相控陣預警雷達,但 Y-9LG 的「平衡梁」包含一個用於進攻能力的陣列。在這種情況下,它會發出電子掃描雷達波束來干擾敵方雷達訊號,使 Y-9LG 能夠對遠距離的多個目標執行複雜的精確電子攻擊。在 Y-9LG 機身周圍有其他電子戰設備,包括一個擴大的機頭錐體,據推測還包含另一個電子戰天線。後機身兩側的整流罩可能用於側視電子情報或電子支援措施天線。額外的 ESM 天線安裝在機身前部和後部下方以及尾翼頂部。ESM 功能允許對射頻傳輸進行被動監控,這意味著 Y-9LG 還可以用作情報、監視和偵察 (ISR) 系統,收集資料並對飛機和船隻雷達以及遠距離的陸基設施進行地理定位,明顯的衛星通訊天線位於前機身頂部。Y-9LG 的戰時任務將圍繞著破壞大量敵方設備(包括指揮和控制通訊、雷達和導航系統)來阻礙它的活動,尤其是其戰場空間協調能力。Y-9LG 將從防區外位置操作,其強大的雷達可用於對抗敵方通訊系統,也適用於其他類型的電子攻擊和乾擾。借助額外的 ELINT/ESM 感測器,飛機還能夠收集大量威脅發射器的情報,並對其進行偵測、追蹤和地理定位。這些感測器可以使用來自其主天線的潛在高度定向雷達波束進行攻擊,也可以將其移交給其他資產來處理,包括動能攻擊,這是解放軍日益關注的另一個領域, Y-9LG 還有可能引發網路攻擊。
解放軍在自家「後院」作戰有相對優勢,Y-8GX-11 在高度戰略性的台灣海峽附近飛行時經常遇到,但這些飛機也冒險靠近日本,並部署到南海的南沙群島。最後,Y-8GX-13(也稱為 Y-9Z)是解放軍最現代化的特殊任務飛機之一,也被認為具有防區外幹擾功能。然而,這架飛機預計將更接近多功能電子戰平台,其他任務可能包括電子情報、地面監視,可能還包括心理戰。從 2023 年開始,Y-8GX-13 曾在台灣附近遭遇過,但它也在日本附近的西太平洋地區運行。就在本週早些時候,據報道有一個例子進入了日本領空,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事件,您可以在這裡閱讀。日本報告稱,中國一架Y-9Z偵察機侵犯其領空,稱這是首次發生此類事件。解放軍正在發展一套能力越來越強、層次越來越豐富的空中電子戰能力,與美軍的能力相當。Y-9LG扮演與 EC-130H 相同的一般角色。同時,從空中提供這種干擾支援是解放軍正在組建的多域電子戰能力的一個方向。Y-8/Y-9 平台特別適合在更分散甚至簡陋的基地進行作戰,這架渦輪螺旋槳動力特種任務飛機已經定期出現在中國的一些島嶼前哨基地,並定期在台灣海峽執行任務。就台灣而言,從空中提供電子戰支援將是中國重大軍事干預的關鍵,早在2021年,美國空軍部長弗蘭克·肯德爾就特別警告稱,電子戰能力是解放軍重點關注的領域之一。他指出,中國一直在“提高武器的庫存水平和先進性,並對支持其武器的整個殺傷鏈中的冗餘系統進行現代化改造。”中國對機載防區外情監偵的巨額投資還包括預警與控制,從而形成了我們過去介紹過的多樣化且不斷增長的機隊。雖然Y-9LG 的確切能力仍然神秘,但反映了解放軍對部署的高度重視隨著其現代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新的、強大的電子戰能力。
三、Y-9LG在南海中美競爭中的作用
新的Y-9LG電子戰平台在有爭議的南海水域削弱了美軍的優勢並威脅美國駐菲律賓的飛彈,中國的Y-9LG電子戰平台是不斷升級的新武器,其目的是主宰電磁頻譜並挑戰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優勢。該平台於2023年初開始在解放軍服役,具有遠程幹擾和電子情報功能。Y-9LG的任務包括擾亂敵方通訊、雷達和導航系統,還可以收集有關各種威脅發射器的情報。戰區提到該飛機在對峙位置運行,類似美國空軍的 EC-37B 羅盤呼叫。Y-9LG 是中國增強電子戰能力的一部分。該平台凸顯了在衝突場景中的作用,特別是在亞太地區,中國空軍的目標是主導電磁頻譜。Y-9LG在演習中凸顯了中國現代化努力及其對發展強大的電子戰能力以支持其戰術和戰略目標的關注。中國在電子戰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其在軍事演習中使用Y-9LG飛機以及在南海的重要交戰中挑戰了美國的長期主導地位。2023 年 12 月,美國 EA-18 咆哮者號與中國 055 型巡洋艦南昌號的重大交鋒凸顯了這一轉變。媒體稱,南昌艦上的人工智慧增強雷達的干擾能力超過了EA-18G,形成了「殺傷網」來對抗美國的攻擊。中國的新型電子戰系統可以偵測、解碼和壓制敵方訊號,整合人工智慧和先進的訊號處理。這些進步補充了中國在南海不斷擴大的電子戰網絡,該網絡正在南海系統性地部署,以削弱美國的作戰能力。中國在南海開發了強大而先進的電子戰基礎設施,利用其島礁前哨基地投射重要的區域力量。解放軍在人工島上建立了多個電子戰系統,特別是在美濟礁、渚碧礁和永暑礁。中國在南海的電子戰能力旨在透過瞄準美國的殺傷鏈來擾亂美國的軍事行動,這整合精確制導武器的情報、指揮和火控資料。
中國在南海的電子戰系統,加上反太空能力,可能使美國部署在菲律賓的飛彈失效。這種做法可削弱美國飛彈在菲律賓的戰略優勢,同時避免引發1951年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美國在菲律賓部署「堤豐」中程能力系統標誌著美國在西太平洋軍事戰略的重大轉變。美國在菲律賓部署的飛彈,可瞄準中國東海岸的關鍵地點,包括南京、上海和武漢。美軍部署的目的是「平衡」中國對該地區美軍構成的飛彈威脅,中國在南海戰略部署電子戰系統,以消除美國飛彈在菲律賓的戰略掩護,這表明中國致力於破壞所有領域的潛在對手行動並獲得資訊優勢。中國電子戰能力是軍事戰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放軍優先發展複雜的電子戰工具,以擾亂、欺騙或摧毀敵方通訊、雷達和其他電子系統。這些能力是「資訊化」戰爭的一部分,其中資訊和電磁頻譜的控制對於成功至關重要。中國電子戰部隊的任務是攻擊和防禦行動,包括幹擾、網路攻擊和保護電子系統。中國的電子戰戰略已深入融入其聯合作戰,在陸地、海洋、空中、太空和網路等所有軍事領域提供支援。這種做法強調了中國在任何衝突中實現資訊主導地位的承諾,反映了更廣泛的軍事現代化目標。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