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是什麼意思?
2023/04/15 19:13
瀏覽157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自然界的飛禽走獸是畜牲道裡的眾生,由於無法求道,只能在弱肉強食的環境中自生自滅,所以老子感嘆地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在天時進入紅陽期,道在師儒,得道的聖人完成立教化民的使命後就回天了,但百姓仍同樣無法求道,只能在生死輪迴中受苦,所以老子也感嘆地說:「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如今天時已進入了白陽期,老母娘大發慈悲,道降火宅,大開普渡,得道的百姓要肩負起三曹普渡收圓的使命,每個修道人皆有成聖成佛的機會。若修道人不願反省悔改,在業力的糾纏下,最後也會像芻狗一樣,在六道輪迴中自生自滅。所以修道人要當芻狗,或成為聖人,都是自己的選擇。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