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反對!教育部要大學指考加考「公民與社會」,
簡直是「考試至上」的終極表演,荒謬的程度連「開倒車」都談不上,
根本就是教育「搭錯車」。我徹底反對!
從學習和培養兩個層面來看。
首先,「公民教育」與潛能篩選何干?
考試目的表面上是在測驗學習成果,實際上是作為升學篩選的依據,
也就是說,以考試檢驗知識累積之名,行「進階教育」的分類之實;
但我們也期望學子將來以所學之長貢獻社會,進而提升整體國家競爭力。
加考「公民與社會」會提升競爭力嗎?
再說,不管是先進國家或集權政體,沒有一個將「公民」列為升學考試科目,
美國、日本沒有,韓國甚至共產主義的中國也沒有!
而且韓國、中國還不斷在減少考試科目,
教育部竟然全力在「反著世界跑」!簡直不可思議。
培養公民素質當然重要,但是培養的手段不該是「考!考!考!」
培養的動力不該是「背!背!背!」
列入考試科目的後果會是什麼,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清楚,
為了考高分,學生要猛K更多參考書,「什麼都要考」造成「什麼都要補」,
為了要考上好學校,開始對公民教育、政治、經濟、傳播等等範疇鑽牛角尖,
盡力去爭取一分兩分,這種「病態現象」會不會出現,肯定會!
學生皓首窮「公民」為了「求功名」,
家長忙著花鈔票買一個「分數的夢」,然後業者忙著數鈔票。
誰會更苦讀教材而不成眠,誰會更苦思家計而不安席?
更多考試造成更多負擔,因此就會「考」出「更偉大的公民」嗎?
教育部說八成以上高中教務主任和社會科學教授贊成考「公民與社會」,
這和問速食業者「漢堡重不重要,每個人都來買漢堡吃好不好?」
豈不是同樣道理?
「教育市場」中以賣方權力決定考試科目,雖難以避免,但不能濫用,
而且,「考試領導教學」原本是教改想要扭轉的弊病,
現在為了使學生「不得不讀」增列必考科目,
不正是承認無能改善「考試領導教學」,於是反過來要深化「考試霸權」,
讓考試領導一切,試問當初「快樂學習」的目標如今何在?
誰才是最大「考試的信徒」?
總而言之,我不樂見莘莘學子「活該受罪」,
社會觀念的改變不會是一時片刻,只要升學主義存在,
考試就會是大家最關心的事,
但教育制度至少不能增加無謂的負擔,妄想要「考出一切」;
因為考試的手段只會「綁架」教育的買方,
迫使學生鑽研為了賺分數,家長賺錢為了賺補習費,
像是「追著自己尾巴轉的小狗」,讓大家徒然浪費力氣,
不僅不會增加反而阻礙產出競爭力。
守法的、善良的「好公民」是社會「養」出來的,不是「考」出來的,
考試絕不會讓學生快樂,反而會使讀不下考不好的人更恨「公民與社會」!
我從小學到大學公民和社會科從來是全校名列前茅,
但我不僅堅決反對加考,
還要呼籲和我一樣看法的人,請站出來,
不管你是學生、家長、還是教育相關團體,
一起來讓教育部聽見,反對加考「公民與社會」,反對到底!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9樓.2008/05/18 18:27學生的心聲
沈先生你好,我是一位學生(高1),我非常贊成您的想法,但我不懂的是,我們上了大學也都是在學習各領域的專業技能,那為什麼要學習學科而不直接學習術科呢?我曾經和我的父母討論過,他們給我的回答是:學科是以後再學專業知識所需的基本"配備"。但是,就我看到的各個職業,好像跟國文(高深文法)、英文(高深的文法)、社會(史、地&公民,不包含老師)搭不上線。語文重應用而不是你學的文法有多少,就如同我們在跟人對話,好像不會用到老師交的那些文法吧!我有認識一些外國朋友,我在跟他們對話時,亦無用到高深的文法阿!但為何我們的教育一直要這樣教育我們?變成說,很多人都懂英文,可是卻說的不好,那這樣學習英文的價值就已經被扭曲了阿!而社會是要讓我們了解我們的祖先做了什麼事,但是,應當是知道就行了,而不必一直把這些知識放再頭腦裡吧! 然後我也想問:一綱多本好像沒有真正解決學生的壓力耶,因為學測時,不是只有考某版本的東西,變成說我們任何版本都需要讀,那這樣有比較輕鬆?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成績單。現在幾乎每個學校(非都市)在段考之後,老師都會發全班的成績單,每個人各一張,而我都是墊底(最後一名)的,我覺得,我的自尊心被這薄而沉重的成績單壓得快喘不過氣來,所以我想問看看您對「成績單個人化」(成績單不公佈而只列出個人成績)的看法,成績單最初的用意應當是讓自己了解哪些部分是我們不足的,但是現在的成績單,卻是讓家長及學生來斷定一個人價值的東西,我認為成績單的價值已經被扭曲掉了,所以我極力反對成績單公開化,畢竟沒有人喜歡讓人家知道自己的隱私! - 28樓. 萬里鵬2006/03/28 22:14Sorry 我要補充一下
對我剛剛回應的文章做一個小小的補充 那就是
我反對大學考試加考公民的態度 就和我希望未來能看到教育主管機構能編纂出一本優質的國中性教育教材一般的堅定
- 27樓. 萬里鵬2006/03/28 20:57從考公民到青春達人
我個人認為早就該出一本給初中生的性教育教材了 當年上健康教育課上到男女生的器官那一章 老師就叫我們回家自己看 真是很不爽 常常在想 何年何時台灣才會有一本可以讓老師大大方方教授學生正確觀念的性教育教材呢 那可真是功德無量
三十多年後終於聽到教育部要出一本性教育教材了
當然我們不希望是一本滿篇說教的八股教材 可是內容一定要粗鄙才能讓學生瞭解嗎? 如果這推論是對的 那以後所有的課本全改為火星文 那學習效果一定是好的不得了
為什麼要教女孩子去買RU486來墮胎? 正確的性行為和事前防範不是更重要嗎 還有對女性的尊重不也是正確的性教育的一環嗎
為什麼要用檳榔西施的插畫來說一些有的沒有的無聊話語 ? 職業不分貴賤 當檳榔西施也是很辛苦的工作 為何要如此貶抑她們
性教育該教 但是正確的兩性之間的尊重到那裡去了
青春達人在正式出版之前 是否應該先請一些家長 老師 和國中學生 試讀一次草稿 收集他們的意見 修改之後再推出呢? 還是又是把我們的孩子當白老鼠 丟一本性教育教材給他們 看看反應如何再說
所以在看到這次主管機構編輯性教育教材時粗糙的思維和推廣方式 以後考大學要加考公民的決定 也不令人覺得意外了
- 26樓. 洪煒2006/03/21 14:37小老百姓的心聲...
我對於台北市的建設內容不甚了解,畢竟我不是台北人~
但是有個IDEA是個人的小小意見順帶說明~
台北與高雄堪稱世界之都,尤以台北市台灣對於國際的指標性城市
發展速度之快相較於其他縣市發展,落差之大已經相當顯著
當然不是不用發展台北建設,而是這些建設仍舊繼續推動之外~
可以多一項建設,就是「人文建設」(人的社會教育是「養」出來,不是「考」出來...)
您應該也常常感覺,住台北的小孩與住在鄉下的小孩在文化與教育總是有落差,從兩者談吐中總是讓鄉下小孩認為台北人很難相處,畢竟大人忙碌工作、精神壓力以及對於小孩的百般要求進而忽略小孩的社會教育,相對於鄉下小孩那種熱情不羈,其實台北要更好的話,將社會文化融入各鄉鎮,與各縣市共同舉辦文化交誼,讓都市小孩與鄉下小孩都能體會不同環境,讓整個台灣不再存有高傲與偏見,在未來~這樣的台北市就是整個台灣實體的形象都市,必讓國際刮目相看。
本文僅是小老百姓心裡話供參~ ^^
簡單做,重複做,相信~就會看的到!
活在當下,珍惜現在所擁有~
常懷感恩的心,所有事物都將成為美好~ ^^(常微笑喔~) - 25樓. 洪煒2006/03/21 14:10考~
「考試」的意義在於評量某專業知識中的理解程度
國家與企業徵才當然要有這些「考試」結果來決定適當人選
「考」是必然的,因為它會決定未來工作與前途
但是~「公民」它是一種社會文化的涵養,怎能以「考」來衡量人的品行?
如果人的品行是用考試來衡量,那是不是代表只要越「有錢」、「關係」越好,就代表品性越好摟...
沈委員是人民發聲的代表,好好堅持下去,支持您!
簡單做,重複做,相信~就會看的到!
活在當下,珍惜現在所擁有~
常懷感恩的心,所有事物都將成為美好~ ^^(常微笑喔~) - 24樓. 沈富雄2006/03/21 11:14說得好
給樓下:說得好! - 23樓. 凌晨四點的星星2006/03/21 10:42"紙筆" "考" ??? 最爛的公民教育方式.
"生活與倫理" 或 "公民與道德" 這類培養國民生活素質與道德價值觀的社會學科, 並不是用 "考" 的就能真正培養出來. 即使希望透過考試, 來幫助一些人發覺自己這類社會學專業性向, 也是表面功夫.
大家都知道, 寫八股文或靠考試拿高分, 誰都會, 但卻不會 "身體力行".
用 "考試" 來評量這類社會學科的學習能力或知識, 是浪費資源及生命. 倒不如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 假期, 或寒暑假, 去參與社會服務或志工活動, 讓他們真正體會到社會哪些角落或弱勢團體的問題及需要, 真實地親身 "從行動中體會學習" 到社會面, 人生觀, 價值觀, 道德觀, 服務觀等等, 從這些去評量他們參與後的體會及心得, 這才能真正培養下一代年輕人的國民生活素質及道德價值觀.
透過 "紙筆" "考" ??? 這方法是最爛的公民教育方式.
那些提案或支持者, 腦袋真的還留在過去時代.
- 22樓. 拍狼2006/03/20 16:25雙贏
ps 在學校考駕照 ... 學校就得買車
狗官就可以貪污 ... 學生又學的到
有用的東西 ... 雙贏, 哈 - 21樓. 拍狼2006/03/20 16:13考考考
為什麼不考汽機車駕照, 考游泳,
考ㄎㄟ到時如何處理 ... 考點生活
必備的常識ㄅㄟ ... - 20樓. Catlike Cathy(文字遇)2006/03/18 23:42好見地!
功名還是公民重要?
現代學生大多
考試經驗老到
生活經驗掛零
真慘~
為何學校不教一些有關生活法律的常識
或者更能在未來真實世界中
應用得到的知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