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阿淘的「大戲」這首歌
2019/05/13 19:42
瀏覽1,431
迴響0
推薦18
引用0
我聽阿淘的「大戲」這首歌
在我的上一篇心情日記「母親節的中午」,我以阿淘的「大戲」這首歌作為背景音樂。這首阿淘原創的客家歌曲,由海豐和四縣兩種腔調的客家話交互混雜演唱,不要說不懂客家話的聆聽者,可能不易聽明白這首歌所唱的內容是什麼,連像我這個正統的客家人(雖然僑居國外四十年),在剛開始聆賞時,也沒能完全聽懂所唱每個字句說的是什麼。
後來,我一邊聆聽一邊對照歌詞,即使是如此,還是沒能了解其中的每一個字,因為歌詞裡的字是模擬客語發音(但不見得精準),光看字面,未必能了解真正的意思是什麼。
但我很有耐心的,一遍又一遍的聆賞。漸漸地,在歌聲中,一幅一幅生動的畫面就在我的腦海中浮現,我看到了一個樸實的年代那單純的娛樂與喜悅。
在那個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手機和網絡的時代,節慶廟會,大家期待的,就是忙完農事後,到廟裡看大戲。廟裡那種熱鬧和喜悅,到處人擠人,空氣裡瀰漫、混雜著香火和攤販烤香腸、烤玉米、烤番薯和烹煮其他小吃食品的味道,令人難忘,尤其是小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中,更是興奮異常。
小時,我曾跟著阿婆、叔母和伯母,傍晚從鄉下老家一腳高一腳低的,踩著鄉間泥土卵石小路,到街上的錫福宮的廟前廣場看大戲。稍長後,阿婆已經去世,阿公到街上跟我們同住,我更會在廟會的夜晚,提早搬著椅子到戲臺前,先放置好,便於阿公來觀戲。
我反復的聆聽「大戲」這首歌,感覺歌詞寫得像是詩一樣,把那個年代單純的想望與喜悅,像畫一般生動的描繪出來了。歌詞裡把一個少年強烈想去看戲的心理與有點瘋狂的行動,以及戲臺上、後臺裡,還有臺下的眾生象,寥寥幾個字,就幽默生動的勾勒出來了。令人(起碼是令我)激賞。
這首歌分成五段。
第一段,寫到少年的我,遠遠的聽到廟坪在做大戲,偏偏時值蒔田挲草的農忙時期,媽媽不讓我去看戲,可是我的耳孔強強(硬是)被那咿咿喔咿的弦樂牽引著前去,害我一身不對勁的,鋤頭改到(挖到)田埂上了。 ~~耀星註:我覺得這麼幾句,就幽默的描繪出少年戲迷那麼心不在焉的,在田裡用鋤頭挖土竟挖到田埂上的畫面。
第二段,寫到少年的我,遠遠的聽到廟坪在做大戲,聽說是個老戲班來演戲,那一定會是很有趣的啦,我的心肝跟同那銅鑼叮咚叮咚響呀。媽媽(看見我如此心不在焉)一怒之下,鎖上門不讓我出去,可她不知道我會爬雞舍。 ~~耀星註:哈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第三段,寫到少年的我,遠遠的聽到廟坪在做大戲,(從雞舍爬出)我甘願滿身雞屎,到河邊先洗乾淨才來去(看戲);三步當兩步成一步,藉著月光照路走著去呀;頭齣戲沒趕上,幸好還有第二齣。 ~~耀星註:真是個樂天而且瘋狂的戲迷呀。
第四段,寫到臺上的關老爺看到花面的壞人,於是殺來殺去;棚下的阿蘭姐特別打扮得靚靚的,笑瞇瞇的;而在呂布面前的貂蟬面頰紅紅的,打扮得花枝招展;而在臺下應該負責抓賭博的警察卻看得入神,忘了要去抓賭。 ~~耀星註:臺上和臺下的景象用幾句就勾勒出生動的畫面了。
第五段,寫到臺前在做大戲,可是後臺化妝和換衫也是很有趣的:大人和小孩不是合不攏嘴,就是笑嘻嘻的;上妝為張飛的大人攬著(抱著)一個哭到沒有聲音的小孩,是誰的呀?哎歐,高毛夭壽,害你婆險險尋到死。 ~~耀星註:臺前和臺後,不一樣的人生:光彩奪目的臺前服飾,臺後忙著化妝,為生活而努力,還要分心照料小孩,要是走失了,就急死尋找的婆娘了。
咚咚隆冬 七咚七咚 咚咚隆冬 七咚七咚鏘
鏘咚隆咚 七咚七咚 鏘咚隆冬 七咚七咚鏘
我很難告訴你,為什麼我會一遍又一遍的聆聽這首歌。也許只是捨不得跟那永遠不會回來的,簡單、樸實無華的時代說再見吧。
(2019-05-13)
【附記】
Pachelbel Cannon Variations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