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日前甫三讀通過藍白版本《財政收支劃分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行政院旋踵提出政院版《財劃法》修法。如今法案未過,朝野對抗卻已再度升高,不僅在立院有民眾黨方面揚言退回;地方上,就連遠在南部的高雄,市長陳其邁竟帶頭抨擊在野版本修法。而一干在地綠委見狀,也一哄而上批評藍委柯志恩。儘管口裡說的都是為了爭取對高雄最有利的財源方案,實則是為了來年高雄市長初選搏版面而來,否則何以每提財劃法,必牽扯至柯志恩?動機顯然不單純。

去年在國民黨強力推動下,逾25年未修正的《財政收支劃分法》終於三讀通過,一口氣釋出近4000億元的財源給地方政府運用,為落實《憲法》地方自治在制度面上做出實質改革,往後不分政黨,只要能取得縣市長席次都能大大受益於財政自主。

而一干高雄在地綠委,毫不反思綠營執政8年之久期間,只知倚恃中央、地方同一政黨執政給予特別補助關照,自己在推動公平合理的財劃法一事上無所作為,長期尸位素餐。直到藍營強力通過修法才酣睡方醒,卻猶有顏面斥責柯志恩阻礙高雄發展,這種顛倒黑白的操作,只會讓高雄市民搖頭。

此次在野再度提案修正財劃法部分條文加以通過,整體挹注全台地方政府的財源,從原先修法前的1兆元,到去年底修法後增加到約1.17兆元,如今則是大幅增加到約1.43兆元;而政院版本則是增加到約1.2兆元。

換言之,不管是去年修法後的財劃法,或是方才三讀通過的藍白版本、待審的政院版本草案,對於包括高雄在內的各地方政府財源普遍得到增加,遠比民進黨執政8年間從未主動修法時的財政水準高出許多。其所爭者,不過是與其他縣市之間對比的分配公平性而已。

全民勿忘執政黨上下,執政黨去年在財劃法攻防期間如何大肆抹黑,動輒指稱法案違憲之外,更汙衊在野此舉是向中央搶錢,掏空財政。但如今,民進黨所提出的政院版,同樣以大幅挹注地方為核心原則,其增加數額甚至比去年在野修法所提高的1.17兆元還更多,達1.2兆元。

這種態度前後不一,只能說民進黨在大罷免失利後雖嘴硬不願承認錯誤,卻已意識到民意所在:普發1萬元是民意,下放財源給地方更是民意。否則,當初痛罵財劃法會掏空中央,如今又何以主動提出同類修法?「綠能你不能」的雙重標準,充分展露無遺。

由此可見,高雄綠委們今天批評並要求柯志恩,在藍白版本與政院版本的財劃法之間做出支持選擇,在在就是用行動默認,去年在野推動財劃法是正確的政治行動。否則,綠委們又有何立場糾結目前兩個版本的優劣?更甭提高雄8席在地綠營立委,當時無一不應和黨中央,拒絕對在野推動的財劃法投下支持票,如今卻好意思吆喝政院版本好棒棒。

事實上,不論政院版最終結果如何,只要中央真心支持高雄建設,高雄的重大需求絕對不會無預算可用。問題在於,一旦柯志恩當選,而中央、地方分屬不同政黨,民進黨是否又會出現政治性刁難?若未來中央刻意卡地方建設,屆時今日滿口「愛高雄」的綠委,還會像現在一樣要求中央大力支持嗎?恐怕高雄市民看到的,只會是另一場政治算計而已。

(作者為自由撰稿者)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