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勸化偈>演析(象山慶23.6.26)
善導大師傳中有一首<勸化徑路修行頌>,又稱〈勸念佛偈〉或〈勸化偈〉:
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鍾。假饒金玉滿堂,難免衰殘老病。任汝千般快樂,無常終是到來。惟有徑路修行,但念阿彌陀佛。
宋代之後,常被淨土相關著作引用;雖有人疑其作者之真偽[1],而不礙其傳誦與影響。此頌(偈)與〈歸去來讚〉、〈無常偈〉[2]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八句,前六句嘆「娑婆」,後二句歸「極樂」,令人聞而生「厭穢欣淨」之總安心[3];亦即《觀經疏》之「說偈勸歸」云:「生死甚難厭,佛法復難欣。共發金剛志,橫超斷四流,願入彌陀界!」
〈勸化偈〉以「老病死」三苦,點出娑婆世間的苦多樂少(唯苦無樂),不可靠、不宜居;轉而勸令大眾警惕「無常」而至心「念佛」,往生極樂。
前兩句的雞皮、鶴髮、行步龍鐘,是「老衰」最常見的相貌,皮粗而鬆弛、髮白而稀疏,再加上視茫、齒掉、耳背,氣力嬴弱、走路遲緩、精神耗減、壽命逼促,…….是人生「八苦」之一。《中阿含》31〈分別聖諦經〉云:
頭白齒落,盛壯日衰,身曲腳戾,體重氣上,拄杖而行,肌縮皮緩,皺如麻子,諸根毀熟,顏色醜惡。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6<聖諦品>云:
云何老苦?老、謂老時發落髮白,皮緩面皺,身曲背傴,喘息逾急,扶杖而行,支體斑黑,衰退暗鈍,根熟變壞,諸行故敗,朽壞羸損,總名為老。……乃至領納攝受種種身心燒然事故;說老為苦。
《瑜伽師地論》卷61云:「於五處(盛色、氣力、諸根、受用、壽量)衰退,故苦」。《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六註釋云:
腰曲如弓,頭白如艾,額如砧板,皺紋充滿,……於坐時,如袋斷索,起如拔樹,語言遲鈍,行步緩慢;……眼等不能明見色等,重忘念等,減念力……受飲食等,極難消化,又無堪能受諸欲塵。……壽多滅盡,速趣於死。[4]
老之苦在於各種色身功能的衰退(老化),不能行動自如。伴隨而來的是「病痛」,最後的結局是「死亡」,這就是世間人「色身」共業的變化與苦逼,既不能避免,又不肯接受,因此,引生「心情」上各種煩躁、怨恨、哀嘆、貪執。如前引《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卷6<聖諦品>云:
病謂頭痛,眼痛,耳痛,鼻痛,舌痛,………及餘種種,依身心起。……壽/煖/識滅,命根不轉,諸蘊破壞,夭喪殉逝。
《瑜伽師地論》卷61云「病苦」五相:1.身性變壞,2.憂苦增長多住,3.於可意境不喜受用,4.於不可意境強受用,5.能令命根速離壞。「死苦」五相:離別所愛之1.財寶、2.朋友、3.眷屬、4.自身,5.備受種種極重憂苦。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六註釋云:
病苦分五:1……身肉銷瘦,皮膚乾枯等。2……身中水等諸界,分不平均,增減錯亂,身生逼惱,心起憂痛,而度晝夜。3. ……諸可意境,於病有損,雖欲享受,而不自在;如是諸威儀道,亦多不能隨欲;4. ……諸非悅飲食藥等,須強飲用,如是火炙及刀割等,諸粗苦事,皆須習近。5. ……見病難治,便生痛苦。
死苦分五:……死劫猶如水漂木,獨去無伴無二人,自業具果無自在。[5]
病之苦是四大不調和、五欲不自在,及由此引生心理的煩悶、憂慮;死之苦則是被迫離別平生所愛的各種人事物,及面對不可知的恐懼。
如上所述,人生的結局是「衰殘老病」,縱然奮鬥了一輩子,累積了大財富,也享用不到;且落得「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死後更將輪轉於三惡道,豈不苦上加苦無了期!《佛說無常經》:
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強力病所侵,……假使壽命滿百年,終歸不免無常逼;……此老病死,於諸世間,是不可愛,是不光澤,是不可念,是不稱意。
《南傳法句經. 老品》:
此衰老形骸,病藪而易壞;朽聚必毀滅,有生終歸死。……骸骨如鴿色,觀此何可樂?
之所以「老病死」,皆由於「生」,向前回溯「十二因緣」,則是:有--取--愛--受—觸--六入--名色--識--行--無明。佛教的修行,就在於永斷「根本(無始)無明」,證得四種「涅槃」,也就是「無生」法忍,無「生」則無「老病死」,不生亦不滅、不來亦不去。然而,這樣的修行,從凡夫位到佛地,須經五十二階、三大阿僧祇(無量)劫,且過程中「退墮」之緣甚多,不是末法(五濁)的多數眾生所堪能,因此,善導大師勸諭大眾轉依「易行」道之捷徑,念佛乘佛願,往生極樂國。《無量壽經》云:
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世人心意俱然,愚癡曚昧,……不知生所從來,死所趣向,不仁不順,逆惡天地,而於其中,悕望僥倖,欲求長生,會當歸死。
五痛五燒,展轉相生;但作眾惡,不修善本,皆悉自然入諸惡趣。或其今世,先被殃病,求死不得,求生不得,罪惡所招,示眾見之。身死隨行,入三惡道,苦毒無量,自相燋然。
人能自度,轉相拯濟,精明求願,積累善本。雖一世勤苦,須臾之間,後生無量壽佛國,快樂無極,長與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無復貪恚愚癡,苦惱之患,欲壽一劫百劫,千億萬劫,自在隨意,皆可得之,無為自然,次於泥洹之道。
《無量壽經》開示的法語,即是善導大師此偈的根據;《往生禮讚》亦云:
流浪三界內,癡/愛入胎獄,生已歸老死,沉沒於苦海。
願捨胎藏形,往生安樂國,速見彌陀佛,無邊功德身。
娑婆業報的四苦八苦,較之於淨土化生的安樂涅槃,其苦/樂、穢/淨的對比,極其懸殊而明顯,多經世事或略有知識者,或因此而生「厭/欣」之心,發願往生極樂國,見佛了生死也。《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出家事》卷二:「積聚皆消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離別,有命咸歸死。」[6]印順法師《成佛之道》:「國家治還亂,器界成復毀:世間諸可樂,無事可依怙。」世間法的個人是「生老病死」,環境是「成住壞空」,這樣的無常變化,難以把握而成了苦事;淨土界則不然,人是「智慧高明,神通洞達」、「虛無之身,無極之體」,國是「清淨安穩,微妙快樂」、「建立常然,無衰無變」,也就是「涅槃」之身、「酬報」之土,光壽無量,莊嚴無等,乃不可思議的「第一義諦,妙境界相」。
引證加註完整版,請按此閱讀……
[1]道端良秀/著.佛可法師/譯<宋代以後的淨土教與善導>云(取意):〈臨終正念訣〉與〈勸化徑路修行頌〉頗為可疑,且有「真偽」的問題;是勸勉「念佛」的八首六言偈文,宋代以後,常為諸師引用,如:明‧梵琦《西齋淨土詩》、清‧道霑《淨土旨訣》、古崑《淨土隨學》上、芳慧《淨土承恩集》、廣貴《蓮邦詩選》、觀如《蓮宗必讀》。慶案,此文有二處錯字:清‧道霑,應改為「道霈」;《蓮宗必讀》應改為《蓮修必讀》。
[2]其一、「歸去來,魔鄉不可停!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其二、「人間匆匆營眾務,不覺年命日夜去,如燈風中滅難期,忙忙六道無定趣;未得解脫出苦海,云何安然不驚懼?各聞強健有力時,自策自勵求常住。」
[3] 詳見淨慶<歸去來~《觀經》的發起序>,及象山慶<善導師「歸去來.讚」今詮>二文
[4] 殷正洋….〈佛陀的一生〉(老苦):……白髮散亂,舉步艱難,氣力漸消身形慢;行不便,深有感,青春韶華終有限;視衰減,齒不堅,驚覺歲月去不返!流逝光陰、侵吞餘命,不應失真、虛度此生;老去的苦悶,分秒蹉跎的警鐘。
[5] 殷正洋….〈佛陀的一生〉(病苦):……病人形癱,膿瘡惡臭臥草間;失神喪志,呻吟哀嘆,骨瘦伶仃毀容顏。重病纏,人生厭,平生摯愛皆離遠。滿腹怨,心昏暗,瞋恨牢騷生惡念;病癥摧殘、身心扭轉,惡道苦報、真實上演。患病的苦難,無常環伺的兇險!
(死苦) ……屍骨四散,送葬哭喊聲震天!哀傷親眷,功名錢權,一切執著已無關;求平安,貪壽緣,地水火風終消散!命有限,難拖延,貧富窮通同一般;人生苦短、無可愛戀,壽終必然、誰能避免?死亡的苦嘆,醒思生命的意涵。
[6]《撰集百緣經.佛說法度二王出家緣》亦云:「高者亦隨墮,常者亦有盡,生者皆有死,合會有別離。」最詳盡的是《法句譬喻經‧無常品》:「有四事,不可得久。何謂為四?一者有常必無常,二者富貴必貧賤,三者合會必別離,四者強健必當死。於是世尊即說偈言:常者皆盡,高者必墮,合會有離,生者有死。」慧淨法師據此而講了「四不久保」的典故--<於淨宗書院為蓮友閩南語開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