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中年的島
2018/09/02 16:05
瀏覽2,199
迴響2
推薦14
引用0
讀張曼娟的《我輩中人》,心情上除了對書中「人到中年」的感慨產生共鳴之外,特別對以下的這段話心有戚戚焉。對於某些理應成為「大人」許久,卻始終耽溺在已往的情境裡,不斷地為自我的困境尋找藉口,不停地遷怒、不止地延擱應有的行動的中年人,作者是這樣寫的:

這些沒有長大的大人,心裡其實盤踞著一個任性的小孩。那小孩不肯面對挫折,將哭鬧轉化為憤怒;把所有不順遂都推卸給別人。「小時候因為父母忙著工作,所以忽略了我」「家裡氣氛總是嚴肅,所以我很難放鬆。」「哥哥姐姐都很優秀,雖然父母沒說甚麼,但我覺得壓力好大。」

自從「童年創傷」成為顯學之後,人人開始爬梳同年,挖掘傷口,每個人似乎都可以找到癥結點,來解釋自己的瑕疵。旁人也多了同理心,包容、忍耐與諒解。如此一來,那個任性的小孩就可以不斷的自怨自艾,扮演令人同情的受害者角色了。

只是這樣的戲碼看多了,我也慢慢收斂起自己的同理心,雖然在成長過程中有過創傷,但那都是過去的事了。當我們成長之後,若沒有力量重整,自我修復,豈不是白白辜負了照顧過我們的人?豈不是浪費了這麼多年的歲月?倘若仍沉溺在自憐的情緒中,而對其他人造成傷害,又有甚麼值得同情的?(以上三段為引文)

人到中年,無論生活、工作、家庭等等,都會面臨諸多的挑戰,成熟的人多半能迅速「化悲憤為力量」,拋開包袱,調整目標,找出下一步的行動方案。這個,通常便是成功與失敗的分野。可以悲嘆生不逢辰,可以怒責台灣教育,也可以泡杯老人茶,學雲州大儒俠史豔文,來句「時也、命也、運也,非我之不能也。」

但時間不等人,就像朱自清《匆匆》說的:「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洗手的時候,日子從盆裡過去;喫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裡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隻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著,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裡閃過了。」

我們的島今年適逢選舉。如果以解除戒嚴那一年為起點,今年恰是民主台灣的「三十而立」。我們已經或是即將聽到各式各樣的「童年創傷」式的選舉語言─可以怪對岸,可以譙反對黨,可以牽拖轉型正義,可以說「我們的對手不僅沒站出來幫忙,還講一些不妥當的話」。

但時間不等人,新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裡閃過了。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政治
自訂分類:時事評論
迴響(2) :
2樓. Catherine L.
2018/09/18 18:36
說中已中年的我的心聲
1樓. davids
2018/09/03 17:26
不错… …酒店經紀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