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生前我曾問他:年輕時最大的志願是什麼?他說想當一位歷史學者,以讀史及著史過一生,然而大時代的動亂,安拉真主之命運安排,父親投考軍校,當上職業軍人。雖然後來父親留美取得歷史碩士學位,但終其一生卻不曾在學校或學術機構,從事歷史相關方面的工作。命運似乎總是愛捉弄人,我自小的志願是想克紹箕裘,像父親一樣當一位軍人,卻被軍校拒絕在門外;在失意之餘去念文學校念歷史,在研究所畢業後,偶然意外到政府某機構,從事歷史的研編工作。
1920年代初期,祖父不堪中國滇籍軍閥楊增新對新疆巧取豪奪殘暴之統治,帶著一家老小離開世居的喀什故鄉,遷居當時由蘇聯統治下的烏茲別克。1925年1月8日父親在歷史文化名城撒馬爾罕出生及成長。父親常回憶在那度過愉快的童年,那裡伊斯蘭的宗教氣息十分濃厚,四處可見美麗莊嚴的古老伊斯蘭建築物。
然而隨著蘇聯加速實施共產主義,將土地國有化,實行大農場制,迫害伊斯蘭教,加上史達林在掌控政權後,自1936年起在政治上展開[大清洗]整肅異己的恐怖屠殺。祖父在客居異鄉的日子日趨艱難,最後不得己再舉家離開撒馬爾罕遷回喀什老家。
喀什是古代絲路上的交通重鎮及歷史文化古城,在這有維吾爾族人精神支柱的艾提朵清真寺,及先人和卓家族的墓園。雖然父親一生真正只在新疆喀什家鄉生活兩年,但這兩年卻是他學習維爾吾族歷史文化,並體認到身為和卓後裔的榮耀。記得父親常說:受到家族的榮譽感驅使,他在求學上及工作上,都會自我許期要比別人更加認真及求好心切。
抗日戰爭第二年即1938年父親離開喀什老家,遠赴幾千公里外的北京求學。在北京五年的生活對父親一生影響最為深遠;父親不僅學會中文、日文,說得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更重要的是生活在元明清三代的京城,使得父親對北京及周邊的歷史古蹟感到濃厚的興趣。並且從這時候起,父親不僅接觸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思想,甚至中國文化的魅力,逐漸取代了他原來的伊斯蘭文化思想,為此他取了中國姓氏名,以身為[中國人]為榮。
父親曾對我說:一個人成長居住的環境很重要,他自小都居住在富有濃厚人文氣息的歷史文化古城,很自然會對所處在城市及周邊的歷史文化產生感到興趣。父親在北京求學期間,喜愛閱讀中國史籍,尤以是明清兩代的歷史。因此他在中學時代最大的志願,是想成為一位歷史學者。
但大時代的動盪不安卻改變了父親的一生,在日軍佔領下的北京,父親經常目睹日軍及漢奸對中國百姓的暴行,加上酷愛閱讀中國史籍,一方面敬佩中國古代的英雄豪傑,另一方面則蘊育對於[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思想。父親自中學畢業後,捨棄繼續念大學或到日本留學的機會,投筆從戎投考軍校,成為一名職業軍人。
父親自軍校畢業没多久,尚未赴戰場,日本即宣告投降,接著是無奈身陷國共內戰戰場。記得父親生前每次提到抗戰時,總是感慨地說:當初去念軍校是要打日本人,結果一個日本兵也没打到。到頭來打的都是自己中國人。
國共四年內戰,四百萬國軍被共軍打到只剩六十萬殘兵敗將撤退到台灣。也許是安拉真主的庇佑,父親在戰場上總是能死裡逃生,1949年隨著軍隊由青島撤退到台灣。(父親當時對台灣的印象-一個只有在中國南明史及清史偶爾會提到:曾是鄭成功父子[反清復明]的主要基地,及[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反]讓清廷治理很頭痛的南方陌生島嶼。)當父親踏入台灣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便從此永遠和中國大陸的親人說:再見了!在他有生之年再也没踏上中國大陸。
1950年代初期父親因為通曉英文,考取美國留學,那時軍方規定赴美留學只能念理工,父親念了一陣子感到無趣,在未報備下重考,考取耶魯大學歷史研究所並得碩士學位。父親為了想圓他年輕時的志向,卻付出了軍旅生涯最大的慘痛代價;被記了一支大過,而那一年正是他要升少校的時候。自此父親在軍旅升遷上不是很順遂;在他軍旅生涯最後的幾年,算是幸運一直台北軍方某高司單位任職,一有空就逛書店或到大學圖書館、軍中史政機構,閱讀或蒐集有關歷史方面的書籍。最後在1959年以[假退役]的身份離開軍隊。
雖然父親擁有留美著名學府的歷史碩士學位,而且在1960年代,那張文憑到大學或專科當個教員應該不成問題。但那張文憑在他一生中卻始終没用上過。父親離開軍隊後,在駐台美軍顧問團的友人介紹下,到由美國中情局西方公司開設的[亞洲航空公司]工作。父親對修飛機是門外漢,掛名在亞航工作,實際上是到寮國協助訓練當時親美反共王寶的苗族部隊,對抗寮國境內親北越的[巴特寮]。
不過王寶是扶不起的[阿斗],1975年寮國被赤化,王寶事先逃到美國。更諷刺的是,王寶晚年被美國中情局指控是渉嫌私藏大量軍火的黑道大哥,2011年病死在美國。父親在寮國待了一段歲月,回到台灣後,美國中情局曾表示:願意安排我們一家移民美國,但父親從不想當美國人,選擇留在亞航工作,一直到台美斷交那一年才離開亞航。
父親24歲來到台灣,一直到中年才娶台灣女子,在台灣落地生根。父親中年得子,身為長子的我,自然成了他年輕時心願未完成最大的寄託者。也許是天意?我從小對一般小男孩喜歡玩的事物不感興趣。没事總喜愛到眷村的活動中心,聽一些退役的老榮民們聚集閒聊,聽他們談論昔日軍旅的[光榮戰蹟](多半吹噓及誇大成份居多);當然在一些榮民的眼中,我是行為怪異的小孩。父親很早便發現我對歷史的興趣,因此每當他休假有空時,總會帶我參訪台南、高雄一帶的歷史古蹟,並為我解說相關的歷史。另一方面家裡有大量文史方面的藏書,我也藉由閱讀或和父親討論,增長許多歷史方面的知識。有時我們父子會比賽背中國某朝代的帝系表或帝王年號。
不過很遺憾的是,父親晚年我和他之間為了投考中正預校的事有了心結,冷戰了很久;國中畢業那一年我因近視軍校體檢未通過,而不能報考。當時負責體檢某軍醫院院長是父親以前軍中的舊識,若父親肯去關說應該是可以過關,但父親的脾氣是向來不求人,他只淡淡的說:體檢未能通過,不得報考,那是你的命!軍校不能投考,我去念了一所名聲很差的職業學校,高中那三年我讓父親感到很失望。
1989年5月31日父親因肺癌病逝,第二年我考取南部某國立大學歷史系。在大學四年我念得很輕鬆,一方面是興趣所至,另一方面是從小在家就讀過不少父親在歷史方面的藏書。大四那年因為成績優異直升研究所碩士班。研究所畢業後,到政府某機構負責歷史方面的研編工作。日前國史館發公函請我工作的單位,負責編纂《台灣全志》某篇(共四卷)。單位主管遂指派我擔任本案撰稿人,並勉勵我說:每年念歷史系所畢業的學生不少,但有機會能為國家編撰官史的人不多,希望我能全力以赴。
想到這我一方面感謝主管對我能力的肯定;二來則很感傷父親這一生有很多的遺憾;像是在他有生之年未能回大陸老家探望親人,也未能見到他的七個子女:每一位都能完成高等教育。尤其在他生前可能萬萬從來没想到;曾被親友鄰居瞧不起是[讀書不行、練劍不成]的長子,現在正在努力完成他年輕時未完成的志願。而今後若我在歷史學方面有一點小小的成就及被肯定,應該是歸功於父親對我從小潛移默化的栽培吧!
(本文為追思父親 玉素甫-穆罕默德 而作)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3樓. 一畝桑田2012/02/01 18:12歷史
從歷史中可以得到很多啟示,
但常出現不少羅生門,
史實只有一個,
探求史實是歷史學者的責任。
祝福您!
- 12樓. CDOK 竹籬笆 野孩子的春天2012/01/29 16:41
- 11樓. 江湖外傳2012/01/21 12:08玉兄!加油啊!
玉兄!加油啊!您還可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初一時有一位北平人的老師,看我週記上寫家父說的一口京片子.他改過來"說一口標準的北平話或者普通話" . 家父看了也說我用錯了,北平人覺得有些京片子有點形容說話油. 不過幾十年來大家都是這麼認為,我跟誰去解釋呢?
- 10樓. 紫楓(紅拂女)2012/01/15 23:52感人
真是虎父無犬子 - 9樓. No Fun2012/01/15 22:03謝謝分享您的故事
很感人..... - 8樓. 水 羚2012/01/08 22:12祝福
非常棒的一篇精彩故事 令人感動
相信令尊在天之靈看得到您的努力
他也會為您祝福
祝您新年快樂
- 7樓. 烏拉瑰本尊在此2012/01/08 15:25深深的一鞠躬
繼承父親未完之志令人感佩。Mohammed多多給我們介紹你的文化歷史和風俗,我相信很多人有興趣聽的。
令尊為中國/台灣貢獻了他的畢生,對台灣土地不離不棄,對他深深的一鞠躬。好好發揮你的文史修養, 令尊一定樂見也定然以你為榮, 對你也一鞠躬。
我認識不少信仰伊斯蘭教的人,包括我表姐夫的一家人。國中時也有兩僑生同學, 至今還記得她們的名字, 慈仁德姐和群曾昂宗,當時年紀小, 只記得他們來自新疆。他們長的都非常漂亮,淡黃色的頭髮,白白的皮膚。英文很好。記得那時問群曾昂宗, “母狗怎麼說?(那時還不懂得,在美國母狗是罵人的,所以她也不會說壞話)她說lady dog。我一直以為是這麼說, 直到了美國。我很懷念他們, 那時才13歲,也不懂得和他們聊天多了解伊斯蘭文化。
我很喜歡你寫的這類文章。有空, 也許我也來寫一篇我治療阿拉伯海軍上將的故事。他也叫Mohammed,我科威特同學都叫Mohammed, 你也叫Mohammed。
- 6樓. 孤獨水精靈2012/01/07 21:56回首...歷史
您的這篇 就是"歷史"
從遠至近 條條理理 令人感動
- 5樓. 沐雲2012/01/07 20:13驀然回首感恩深
讀此文深覺感動
您已經很棒了
相信令尊一定以您為榮^^
- 4樓.2012/01/07 14:13完成父志
不用遺憾您的武官軍職尚未達成父志﹐您目前的工作就是非常有意義的! 您已安慰令尊在天之靈了!
您對歷史研究﹐還有可蘭經的研讀﹐對於我們不理解回教徒的其它宗教﹐是一項很重要的貢獻。還有讀了您的詩﹐聽了您的音樂﹐對新疆﹐土耳其﹐印度不禁感染到中亞文化的氣息。
感謝您的親身故事分享。 祝文安﹐新年愉快﹐心情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