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reath of early spring after the rain by Mudei〈沐蝶〉
Hear the call from afar
The wind whisper through the forest
The river sings softly
It was a cool morning
A trace of cool fragrance
It’s the breath of early spring after the rain
………………The breath of early spring after the rain by Mudei〈沐蝶〉
初春雨後的氣息 /沐蝶〈Mudei〉
聽見遠方的呼喚
風在山林低語
河流輕聲鳴唱
那是清涼的早晨
一絲絲的清芬
是初春雨後的氣息
法國著名詩人勒內·夏爾〈René Char,1907 - 1988〉生於法國南方沃克呂茲省
索爾格河畔利勒〈LIsle-sur-la-Sorgue〉,1928年移居巴黎,1930年代初期,
積極參與超現實主義運動,加入包括:路易斯·阿拉貢、安德烈·布雷頓和巴勃羅
·畢加索在內的作家和藝術家社區,1930年與布雷東、艾呂雅出版詩集“施工緩
行”,1940 年,夏爾〈Char〉加入法國抵抗運動,領導名為亞歷山大上尉的抵
抗組織,是下阿爾卑斯地區遊擊隊的領導者,在抵抗運動中與加繆成為摯友,獲
得騎士勛章,法國光復後,夏爾〈Char〉出版許多詩集,伽利瑪出版社於1983
年將夏爾的所有詩作收入具有經典意義的“七星文庫”出版,夏爾〈Char〉是少數
生前入選伽利瑪“七星文庫”經典的法國作家之一。
夏爾〈Char〉在其一生中,出版30多卷詩歌、評論和戲劇,多數詩歌是以三種
形式呈現:自由詩、散文詩和格言詩。
夏爾經常與作家、藝術家合作,甚至是作曲家皮耶·布萊茲〈Pierre Boulez〉將
夏爾的幾首詩歌配上音樂,包括他著名的詩“沒有大師的錘子”〈Le marteau
sans maître)。
夏爾〈Char〉的詩是植根於他熱愛的鄉土,詩文呈現法國南方的山野、烈風、
激流以及噴泉的印象,詩文更表達了人們的痛苦、希望和友愛,詩的語言極其
簡練、凝結以及跳躍性,無激昂的高歌,卻飽含深沉的熱情,其詩文奇特具有
獨創性。
夏爾〈Char〉熱愛藝術,他的詩作:鬃毛纖細的小馬〈Jeune cheval à la
crinière vaporeuse〉是將畫作與其他藝術作品融合。
Jeune cheval à la crinière vaporeuse
Poémes dRené Char
Que tu es beau, printemps, cheval,
Criblant le ciel de ta crinière.
Couvrant décume les roseaux!
Tout lamour tient dans ton poitrail :
De la
Dame blanche dAfrique
À la
Madeleine au miroir,
Lidole qui combat, la grâce qui médite.
鬃毛纖細的小馬 / 勒內·夏爾的詩
……沐蝶〈Mudei〉中譯……
春天,馬兒,你多麼美,
用你的鬃毛遮蔽天空。
用泡沫覆蓋蘆葦!
所有的愛都在你的胸膛:
從
非洲的白人女士
到
鏡子裡的瑪德琳,
戰鬥的偶像,冥想的優雅。
詩文裡“非洲的白人女士”〈Dame blanche dAfrique〉是一幅在非洲洞穴
發現的壁畫;“鏡子裡的瑪德琳”〈Madeleine au miroir〉是燭光畫家喬治
·德·拉圖爾(Georges de La Tour)的畫作。
法國畫家喬治·德·拉圖爾(Georges de La Tour ,1593-1652),是十七
世紀巴洛克時期的繪畫大師,以宗教畫和描繪日常生活的風俗畫〈genre
painting〉而享譽盛名。
鏡子裡的瑪德琳〈Madeleine au miroir〉或稱悔改的瑪德琳是喬治·德·拉圖
爾(Georges de La Tour)1635-1640的畫作,1911年從考蘭古侯爵夫人
〈Marquise de Caulaincourt〉 傳給安迪涅伯爵夫人〈Comtesse dAndigné〉
,於1936年被安德烈·法比尤斯〈André Fabius〉買下,因此有時被稱為法比
尤斯·瑪德琳〈The Fabius Magdalene〉,當時沒有註明出處,但羅浮宮專家
將其歸於喬治·德·拉圖爾(Georges de La Tour)1937年的畫作,法比尤斯
〈Fabius〉在法國找不到買家,在1964年將這幅畫賣給華盛頓的國家美術館。
↑鏡子裡的瑪德琳〈Madeleine au miroir〉/喬治·德·拉圖爾/1635-1640的畫
作/113×92.7cm/布面油畫/收藏於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
這幅畫描繪了基督的追隨者瑪麗·瑪德琳(Mary Magdalene),她將以前的生
活方式換成了懺悔和沈思的生活。她被燭光照亮,坐在鏡子前冥想,燭光投射明
暗的對比效果,明亮的主體與構圖其餘部分的黑暗形成鮮明對比,蠟燭與瑪德琳
觸摸的人類頭骨,是對生命短促的喟嘆和脆弱的隱喻。
鏡子裡的瑪德琳〈Madeleine au miroir〉是拉圖爾(La Tour)60幅畫作之一
,以燭光照亮瑪麗·瑪德琳(Mary Magdalene)為其特色。
拉圖爾(La Tour)的畫作以三角形穩重的構圖佈置、形式簡潔,擅長以油燈
、燭光、火把的照明,運用強烈的明暗對比,烘托人物的形體,而這樣的繪畫
技法讓畫裡的人物蒙上神秘的光影。
晚年的畫作演變另類的人像風格,畫裡的人體簡化為單純的幾何造型,並且安
置得沉靜祥和,這是法國古典主義的表現。
運用光源繪畫的先驅者是十六世紀時期的天才畫家;威尼斯三傑之一的丁托列
托〈義大利語:Tintoretto,1518年-1594年〉,自學於繪畫,模仿米開朗基
羅的雕塑入手,以蠟或黏土複製雕像,置於木盒中,由一小孔用蠟燭照明,再
進行繪畫,自1546年開始,接受委託為教堂繪製壁畫,逐漸成為偉大的畫家。
〈摘自沐蝶的旅遊文學二十八〉
↑ 手拿劍的紳士肖像〈Gentleman with his hand on the sword〉是丁托列托
〈Tintoretto〉1540年的畫作,收藏於羅浮宮。 ↑
十六世紀的義大利畫家米開朗基羅·梅里西·達·卡拉瓦喬(義大利語: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1571年-1610年),是拉圖爾(La Tour)欣賞、學習
的畫家 。
↑ 卡拉瓦喬的畫作/ 捧果籃的男孩〈Boy with a Basket of Fruit〉 /1593年/
畫布油畫/67x53厘米/收藏於羅馬博爾蓋塞美術館。↑
十七世紀與燭光畫家拉圖爾(La Tour)以光繪畫的荷蘭巴洛克畫家林布蘭·哈
爾曼松·范萊因(荷蘭語: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年-
1669年〉,開拓以光統一構圖的畫風,被稱為光的畫家,除油畫外,也留下許
多銅版畫,代表作品有〈夜巡〉、〈老貴婦人〉、〈畫家與其妻〉,蝶在鄭愁
予的詩歌…蝶的美學攝影【沐蝶的藝文電臺】撰文關於“林布蘭光”。
同一時期以光源繪畫的荷蘭畫家楊·維梅爾〈Jan Vermeer〉,在其畫作“畫家
與畫室”〈The Artist and His Studio〉,將構圖移向右邊…光源照射左邊…
讓布幕反射華麗的質感,是維梅爾最成熟期的畫風。摘自光影的藝術家……遇
見維梅爾〈蝶知性之旅〉
↑ 畫家與畫室〈The Artist and His Studio〉/ 1665 -1666 年 /油彩‧畫布
/120 x 100 公分/收藏於奧地利·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索爾格河畔利勒〈法語:LIsle-sur-la-Sorgue〉是法國東南部城市,普羅
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大區沃克呂茲省的一個市鎮,隸屬於亞維儂〈法語
:Avignon〉區,位於沃克呂茲省中南部,索爾格河畔,是一個區域性的中
心城市。
索爾格河畔利勒〈LIsle-sur-la-Sorgue〉在奧克語〈Illa〉意為“島嶼”
,〈Sòrga〉源於古奧克語,意為“獨立的”。
↑ 索爾格河畔利勒〈LIsle-sur-la-Sorgue〉古樸靜謐的小鎮。 ↑
沃克呂茲噴泉〈Fontaine de Vaucluse〉被擠在一個狹窄山谷的尖端,名字
源於注入索爾格〈Sorgue 〉河的源頭,是美麗而神秘的泉水,泉水來自地下
深處,其深度無法確知,泉水本身來自更深的地方,據說呂貝隆和其他周邊山
脈的所有雨水都來自這,沃克呂茲噴泉〈Fontaine de Vaucluse〉集水面積為
1100平方公里(425平方英里),一整年大部分時間裡,看到的只是高聳懸崖
底部的深藍色水池,每秒湧出200立方米(52,000 加侖)的水,是世界上最大
的泉水之一。
↑ 沃克呂茲噴泉〈Fontaine de Vaucluse〉是世界上最大的泉水之一。 ↑
↑ Le Secret de la Fontaine〈噴泉的秘密〉↑
加拉斯渡槽橋〈pont agueduc de Galas〉建於1857年,是沃克呂茲〈
Vaucluse〉的歷史古蹟,位於沃克呂茲噴泉〈Fontaine de Vaucluse〉鎮,
卡彭特拉〈Carpentras 〉運河穿過索爾格〈Sorgue〉。
↑ 加拉斯渡槽橋〈pont agueduc de Galas〉建於1857年,是沃克呂茲〈
Vaucluse〉的歷史古蹟。 ↑
↑ 加拉斯渡槽橋〈pont agueduc de Galas〉旁的古樸小鎮。 ↑
漫遊記事︰文學與藝術結合旅遊是新的創作…是屬於旅遊文學…
希望是親愛朋友們喜愛的作品……………………………………
文字是一種生命的抒發…創作是一種心靈躍活的表象……
那樂的、喜的、悲的、哀的,都是詩的生命、也是詩的本心…
創作的喜悅來自不斷的創新…閱讀的喜悅在於分享…………
索爾格河畔利勒〈LIsle-sur-la-Sorgue〉……法國詩人與燭光
畫家〈沐蝶的旅遊文學二十九〉,希望是你〈妳〉喜愛的作品…
願我親愛的朋友們…永遠快樂…幸福滿滿……………………蝶
在知性的藝術世界…在迷醉的音樂世界…在情緻的文學世界……
自由揮灑…自性陶冶…心是一抹輕顫的亮藍………………………蝶
延伸閱讀:夢迴小威尼斯運河……Love song〈戀歌〉《蝶詩心畫》
https://blog.udn.com/blunca66/172828168
註記:音樂來自網摘/ 鏡子裡的瑪德琳〈Madeleine au miroir〉與卡拉瓦喬
的畫作/ 捧果籃的男孩,兩張畫片來自網摘。
下一則: 羅浮宮名畫與雕塑之美……Venetian painting & Winged Victory〈沐蝶的旅遊文學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