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施明德錯了,焦點已經被刻意模糊了,馬英九時代的「非正式權力」是否存在?不被討論與質疑了;蔡英文是否也有「非正式權力」基因?也被轉移了!大家都在探討「董賢」,真正的「王莽們」反而在背後偷笑。
===【極目遠眺,預知風雲變化】===
董賢是西漢哀帝劉欣的絕色男寵,一次劉欣起床後發現董賢壓住了他的衣袖,為了不打攪熟睡的董賢,劉欣就拿劍將衣袖割斷,這就是成語「斷袖之癖」的由來。
自古以來,「斷袖之癖」就成了一種說不得的負面詞,政治領袖若是沾上了,就隱隱然被賦予了「哀」帝的寓言。
以往,帝王將相死了以後,古人愛用一個字或是一個詞來概括他的一生,就叫做諡號。諡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譬如稱作哀帝的漢哀帝、唐哀帝、晉哀帝,一輩子都相當悲哀,也都是亡國之君。
問題在於,劉欣之「哀」是因為私寵董賢,還是在他任內產生了那一個權傾朝野,不受節制最後篡奪皇權的王莽?或者是劉欣本身就有了問題。探究史實,所有的墮壞都和「董賢」沒有必然關係,「斷袖之癖」實非劉欣亡國原因。
施明德何必對蔡英文(或者是過去綠軍對待馬英九)的「性向」問題大作文章呢?應該要處理的是「性格」問題才是正道!
施明德真的是大錯特錯了,他又在《蘋果日報》投書,以他是永遠的「總統的敵人」自況,提到了「總統沒有人權,只有特權」的現代化民主ABC,更提到了總統身旁人物可能無從被監督的盲點。
細讀文章,從深層關懷去理解,施明德本意應是良善的,他在乎的應該是「非正式權力」的問題,換句話說,施明德更應該是要質問「誰是王莽?」而不該聚焦於「誰是董賢」?
一個國家,問題不是「董賢」而是「王莽」!若有「現代王莽」出現,政府可能一點規矩都沒有,國家已沒有體制,使喚來指揮去,竟然是一堆亂七八遭的「傳話人」、「代理人」、「核心幕僚」、「核心中的核心」就可以了。
這些人都沒有法定的「正式權力」,他們,都是靠著和領袖的「特殊關係」,取得了「非正式權力」,就可以指揮起國家了。
真正的問題,是「非正式權力」指揮起「法定公權力」。
如果要進一步追問:龐大的國家機器,為什麼抵抗不了一個「非體制」人士的壓力,原來是這種壓力早就鋪天蓋地了,公權力早就習慣於接受這些非體制力量的壓迫與指揮。政府的運作就是親信、親人和親友成了「傳話人」。
這樣的現象,只有李登輝時代、陳水扁時代才有嗎?馬英九時代有沒有?這些,都應該是施明德應該去質問與揭露的,不應該只針對蔡英文的「性向」而已,這就是施明德的最大錯誤。
這樣的過程中,施明德不針對「王莽」,只談「董賢」,讓他因此變成了只是一個「真小人」形像,雖不遮掩內心的算計;但是,施明德不說明白,卻更變成了眾多「偽君子」的「代言人」,看看太多泛藍政媒人士,表面上「譴責」施明德,卻大張旗鼓傳播與散布不利蔡英文之「想像」,可知這些「偽君子」們是多麼感激施明德的「真小人」行徑。
施明德錯了,焦點已經被刻意模糊了,馬英九時代的「非正式權力」是否存在?不被討論與質疑了,蔡英文是否也有「非正式權力」基因?也被轉移了!大家都在探討「董賢」,真正的「王莽們」反而在背後偷笑。
此情此景,只能大嘆:年過七旬,自許智計冠絕之施主席真的老了,還能飯否?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樓. 民進黨台倭賤畜使台獨金馬獎成了世界笑話2011/04/18 09:17台倭真會造謠,難怪黑心貪腐民進黨會被人民唾棄
兩岸協議的簽署與執行是在”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前提下,民進黨是”堅持台獨,否認九二共識”,所以民進黨上台,台灣就鎖國,陸客陸資不會再來台灣,採購團參訪團等等也不會來台灣的,這是常識問題,民進黨的政客及御用的蛋頭學者別再欺騙台灣人民了啦
王丹收了在四川大地震死了七萬多人而鼓掌叫好的台獨畜生的一千多萬元除享樂外還用來醜化中國人,真是民族敗類啊!!!!!!!!!!!!!!
這類人的確是適合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這類型的人聚集在一起吃人民的肉喝人民的血,否則中華民國怎麼會被人民唾棄而被推翻呢
基督教長老教會長期以來搞挺扁護貪吃台灣人民血汗錢並匯到國外去,高俊明及羅榮光等一干害台人士在史上巨貪陳水扁及黑心貪腐民進黨貪腐執政時吃香喝辣,陳幸妤在扁當選那年才二十多歲的女人睡的床就己經是90萬元奢華程度遠超過趙建銘,基督教長老教會當然是邪教組織 - 1樓. Jacaranda2011/04/18 07:50轉貼我在別處的發言:
這個議題,在臺灣,就好像廢除死刑的討論一樣,人民對『人權』的理解還沒達到一定的程度,基礎不穩之下,難達共識。利用選舉來討論這平常就應該辯論的議題,能有什麼結果?
如果以政治人物來說,我是認為直接誠實說出來接受選民公判是比較一勞永逸的做法:一來,回避不談,在從政生涯中仍然會一再被追問;二來政治人物應該誠實並將同志問題以人權的角度搬上臺面討論。至於一般人在工作、生活上,則應該屬於個人隱私。現今各社會,包括西方國家,對誠實表態的出櫃同志多是懲罰的態度,因為多數人不接納他們,導致同志必須過雙重生活,造成他們的痛苦,這就成了人權問。
施主席平日不談同志問題,反而在選舉時用此議題出狠招,有違其黨外民主人權鬥士的美名。
在臺灣只要是獨身老女人(35歲以上)都免不了像蔡主席一樣要面對社會對其不婚的歧視或性向表態的壓力。
我覺得,小英大可說:從事政治需要全心全力投入,如果結婚生子,便無法照顧家庭,所以選擇獨身。
問題是,還是會有人作文章。
現任澳洲女總理,選擇同居、不生小孩。仍然遭到宗教團體政黨不時攻擊,但她的說詞一直保持一致。
小英要從政,一定會面對這樣的審判,問題是她要如何為自己說明,並且始終如一,不論其性向如何。聰明一點的話,它應該答覆完之後,開啟其它比她的性向更重要、更影響選民的議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