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相聲在國共內戰後,一些愛好相聲人士來台根據記憶將相聲稿子寫下來,曾經瘋迷好一段時日,隨著電視機的普及而漸漸式微,直到民國74年由賴聲川帶領 編了一齣相聲劇(相聲式的舞台劇)才把相聲的記憶又喚醒!老相聲演員又再度出來活躍,並且收了許多徒弟,如今這些當年的年輕徒弟們都已是中生代的年齡了, 現在還堅守著相聲崗位的不多了。相聲瓦舍算是一直還在演出。
相聲瓦舍的相聲已經漸漸偏離了傳統相聲,嚴格來說比較像舞台劇,由幾個小段子來組合成兩小時的節目,相聲要吸引年輕人,這樣的形式上改變是必須的。他們這麼多年來除了改編傳統段子之外,自己編的許多劇本非常有後現代的味道!我很喜歡<並不太熟>裡的一段<我的阿毛>。這個故事的創作動機應該有受到1963年的驚悚片<蝴蝶春夢>的影響。
國中的時候,偶然間在電視裡看到老電影「蝴蝶春夢」,改編自同名小說!小說敘述一名孤僻的年輕男子,弗雷德里克·克雷格,原本在市政府工作擔任公務員,平日以收集蝴蝶標本做為嗜好。小說的前半段便是從克雷格的角度開始敘述故事的。
克雷格從幼時便開始暗戀一名社區裡的女孩米蘭達·葛雷,米蘭達後來進入了斯萊德藝術學院學習藝術。克雷格經常跟蹤、偷窺米蘭達,但始終不敢與她面對面接觸。有一天,克雷格贏得了英國足球賭博彩卷的大獎,這使他得以辭去平常的工作,並在偏僻鄉間買下了一棟與世隔離的別墅。孤單的克雷格決定綁架米蘭達作為他的「收集品」之一,寄望著如果米蘭達與他共處了一段時間,終有一天會愛上他。在謹慎的計畫之後,克雷格以氯仿作為迷昏藥綁架了米蘭達,並把她監禁在鄉村別墅的地窖裡。克雷格相信米蘭達會對他產生好感,然而當米蘭達醒來之後她開始不斷要求克雷格釋放她,克雷格最後答應只要她不試著逃離,他會在一個月之後讓她離開,承諾將會「尊重」她、購買她需要和想要的東西,並且發誓不會強暴她。
小說前半段裡,克雷格以沒有感情的語言記載他每天的經過,他好像完全無法理解其他人的感覺和感情,而且似乎是性無能。儘管如此克雷格仍試著表現像是正常人一般,並且試著正當化他綁架米蘭達的行徑。
剛開始米蘭達以為克雷格綁架她是為了強暴她,但隨著日子過去她開始認清克雷格的本質,並且對他產生一點同情,
米蘭達試著逃脫好幾次,但每次都被克雷格成功阻止。有一次米蘭達試著以她的身體誘惑克雷格,企圖藉機說服克雷格釋放她,然而性無能的克雷格開始感到困惑和退縮,最後拒絕了她。
米蘭達開始計畫下一步的逃脫,然後在這時她開始染上重病,克雷格不願找醫生或送她就醫,最後使她在地窖裡因病死去。......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D%B4%E8%9D%B6%E6%98%A5%E5%A4%A2
當年看完這個影片時,心裡非常震驚,好幾天都很難過!以為最後的結局是女主角會逃出魔掌,結果她的命運竟然真如蝴蝶般的悲慘,死於非命,永遠變成一個被收藏的標本。
而相聲瓦舍的<我的阿毛>裡的小蝴蝶也在黃士偉的「悉心照顧」下,隔日就死了!相聲的表演方式當然逗趣詼諧的,與電影鋪陳的驚悚情節不同!<我的阿毛>敘述黃士偉(逗哏)喜歡上一隻蝴蝶,從蝴蝶的幼蟲階段就認識了,看到羽化為蝴蝶的阿毛後驚為天人,就想與之結為連理,整個人陷入荒謬的虛妄中,完全不聽宋少卿(捧哏)的質疑與勸告!這個橋段就好比<蝴蝶春夢>裡綁架者與被綁架者存在著文化與學術的階級不同,綁架者 期待被綁架的女孩米蘭達有一天會愛上他,但這完全不可能,有些社會藩籬是永遠不可能打破的,女孩的學歷與所學永遠不是這綁架者所能理解的,無論男人給女孩 多少照顧都沒用的,他禁錮了女孩的身體,但沒有辦法控制女孩的思考/想!同樣的,黃士偉將不同的物種阿毛帶回家裡,怕牠被外面的蝴蝶勾引,就把牠關在鳥籠裡,還用帆布包的密密實實的,並且裝了隱藏式監視器,盡管在鳥籠裡放滿了花朵,布置的美輪美奐!阿毛才一個晚上就死在不自由下,或者說是悶死、餓死,不同的 物種就影射不同的階級!本就不該有交集的,而這些有收集闢、強迫症、偏執狂的不正常男人卻是完全的以自我為中心,將自己陷入關係妄想症之中,無端的將她人禁錮,害死無辜的生命!卻不斷的要將自己的荒謬行為合理化!替自己的行為推卸責任。<蝴蝶春夢>影片的最後,男主角在下葬米蘭達之後,又盯著 一位金髮護士,車子緊隨其後,內心盤算著自己不該尋找太聰明的女性,或許應該找個單純一點、不聰明的女孩才對!而<我的阿毛>在阿毛死後,黃 士偉在圍牆邊發現另一隻跟阿毛很像的蝴蝶,他突然又有好多話想跟牠說,宋少卿就接著說:完了!又想談戀愛了!於是台下觀眾大笑!沒錯!這些偏執型有妄想症 的人總是不斷重複同樣的模式,他們不會認為「失敗」是自己犯錯,都說是別人不好,他只要換個對象就會成功,所以「蝴蝶春夢」裡的男主角就打算在適當的機會 綁架另一名倒楣的女孩,除非這變態男人被抓被關,事件才有結束的一天,否則會繼續重演。
就像「我的阿毛」裡,阿毛死後,黃士偉無法看清他與蝴蝶之間人蝶殊途,不該再產生畸戀,但他仍想繼續找蝴蝶這樣的物種,不是執迷不悟是甚麼?
米蘭達被抓以後,有一天她要求想洗澡,於是獲准在梳洗完畢,參觀蝴蝶標本,她自己質疑自己是否也像蝴蝶般的被收集/藏。
被關在地窖裡的米蘭達逃脫數次都不成功,最後一次淋雨釀成肺炎,男主角不願帶她去醫院,僅出外購買成藥,回來米蘭達已斷氣了,她就被葬在這屋子院子裡的大樹下。
起初男主角還很自責,沒多久他就將米蘭達的死亡歸咎於她咎由自取。影片最後,偷窺護士。
跟蹤伺機綁架,影片就在這無窮的想像力之下畫下句點。
以上圖片皆取自網路。
(相聲瓦舍 "並不太熟") 中間一段<我的阿毛>似乎就是以蝴蝶春夢為創作靈感。將影片拉到中間就是這個部分。
<我的阿毛>裡的橋段有許多是引用一些電影名(例如災難片六天七夜)或是拼湊詩詞(幫阿毛寫祭文,拼湊了好幾個詩人的現代詩),非常有意思,好比二十世紀初的達達主義的拼貼藝術般。後現代藝術也有這樣的挪用方式,然後賦予新的意義。好萊塢動畫也有這種方式,例如<史瑞克>系列,串聯許多童話在影片裡,並且顛覆原來的情節。
本影片若有侵權請告知,立即移除,本想尋找幾分鐘的簡易版本,但找不到,我自己有買影片,幾乎每一部都購買,我尊重版權。
PS:除了相聲瓦舍,尚有漢霖說唱藝術團與台北曲藝團,還在為我們的文化傳承做奮鬥。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9樓. 曉澄2015/06/10 03:56
相聲永遠是我心中最美好最溫馨的童年回憶
因為有爸媽兄長一家人狂笑的餘音
尤其是陳逸安魏龍豪的相聲, 常覺得見絕響
所以至今未能或也不願接受新派的相聲!
曉澄還在適應時差嗎?呵呵!
我也是花了好長的時間才能適應新的相聲,題材尚且不談,口條是最主要的,現代人說的相聲不到位,主要還是口條的問題。不過,馮翊綱已經算不錯的了。宋少卿的口條沒法很道地,但他順勢故意說些台灣國語或是原住民國語,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語言表演了。其他的相聲瓦舍成員就非常難調教了,只能界定為舞台劇演員了。
吳兆南收的一幫弟子倒是說得不錯,可惜演出不多,我手邊也有DVD,網路上沒有完整影片,無法介紹。
我願意接受及介紹這些新的相聲演員,是為了傳承。希望有更多的觀眾關注這個領域。
蒂兒 於 2015/06/10 07:34回覆提到陳逸安,他的名聲沒有魏龍豪與吳兆南響亮,其實,許多段子都是他改寫的,適合台灣民情的。
我尤其喜歡他那特殊類似"白癡"的聲音,實在太逗趣了。
我也懷念我爸笑出眼淚的場景。
蒂兒 於 2015/06/10 07:37回覆 - 8樓. 看雲2015/05/27 06:22
詳細的介紹,讓讀者了解現在台灣的舞台藝術
蒂兒是最努力的文化志工
- 7樓. 郁勝2015/05/25 20:49我怕這種偏執型的怪咖,遇到過很多次不同類型的怪咖,正如同你所說都是"死不認錯"!小時候村裡就有個戀童癖的單身怪咖,不少小孩都被他摸過,為防他我隨時身上都帶一支錐子,才免遭其害。等到我上高中時,他有次在傷害一個小孩,被我扁得很慘!我老爸又把我也捶一頓。奇怪的是,那時小孩都曉得他的毛病,偏偏大人們卻似乎都不知道他的怪癖。
生活中死不認錯的人非常多,遇到事情都把錯與責任推到人家身上去,只是程度上的不同,偏執型的人就更不必說了,沒有同理心。
戀童癖的人在心理上本來就不健全,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後天受到太多欺負而使自己退縮,轉而欺負比自己小的人,那樣在心理上取得藉慰,需要接受心理治療!那是創傷轉成傷害人,就像是受家暴的孩子,成年後轉成施暴者。
戀童癖的人看起來都溫溫的,一般與他們同年齡的大人都覺得他們溫和,所以令尊看不出來很正常。只有受害過的小孩才會知道。
蒂兒 於 2015/05/26 08:14回覆 - 6樓. 多硯坊 (休)2015/05/25 17:21
相聲中的說、學、逗、唱
從小就特別喜歡
李國修及李立群的合作
更是對相聲最著迷的年代將小說電影與相聲段子
藉蝴蝶標本做巧妙連結
十分精彩李國修與李立群當年的相聲我有點排斥,那時候心裡有點生氣那不是魏龍豪的傳統相聲,直到李立群跟金士傑和說了另一齣相聲劇,我才冷靜的開始聽,並且回頭聽李國修與李立群的。
慢慢了解時代性已不是民國四十幾年了,時空來到民國七十幾年,我怎能要求他們說出不是他們年代的調性來。
我前幾年買了"並不太熟"的VCD回來,聽了"我的阿毛",當下就覺得與蝴蝶春夢有些類似,覺得黃士偉把那瘋狂的個性詮釋得非常好!多多可以聽聽看,很後現代。
蒂兒 於 2015/05/25 19:42回覆 - 5樓. 牧谷(Pokemon總動員)2015/05/25 00:15脫口秀嗎?
相聲真的是脫口秀嗎?
我一直以為是有稿本的
真如是
那就更神乎其技了
相聲當然有腳本,我把脫口秀拿來類比可能不太恰當,我想表達的是兩者都是語言的表演,都是利用對談來逗人開心。
不過我倒是看過早期的脫口秀黑白影片,不完全是即興式的表演,也是有腳本的,例如兩位在談棒球的,後來我們這兒還拿來改編成"誰在一壘",趙自強和劉亮佐和說的。
清末民初在北京天橋下面討生活的相聲演員應該會有許多即興演出。
蒂兒 於 2015/05/25 07:03回覆 - 4樓. 微風的暗示2015/05/24 23:51
看到大家的留言讚美,覺得真的!
你本來就是萬能才女,以前剛開始會驚訝居然會做麵包、鑽研咖啡、對中藥也涉略、石刻、繪畫......等等不勝枚舉,舉例不完
所以,現在看文章,不管發現你對什麼有研究都不驚訝了,哈。
你說得很對,有些人把感情當成一種戰利品、收藏品,以前有學長學弟也很愛在研究室討論這些事情,總是聽到互相炫耀近期又征服了那些女生,覺得令人無言。也曾有同學的女友想要分手,同學當天曠課去找女友當街砍了女生好幾刀,警方到場都還激動得無法停止,上了新聞,他也只好被迫休學,後來我也搞不清楚他有沒有繼續完成學業。
只能說,這些人都不是真的愛對方的人,還無法從付出中得到真正的快樂,無法理解真正的愛是可以真心祝福對方幸福快樂的。
聽你描述大學時的男同學的幼稚行徑,跟我一位同班同學一樣。
這些人應該不是偏執個性,只是自命優越,並且觀念偏差,個性不穩定。哪個女生遇到了哪個倒楣!但我相信他們也會有踢到鐵板,遭到報應的一天。
這些花花公子終有遇到很角色的時候的。
至於追不到就想毀掉人家的變態狂,就算不判死刑,也要終身監禁,這種反社會人格的人留在人群中就是威脅。昨天新聞又播報了一位大陸留學生當街追著要砍殺欲分手的女友,還把人家的父親砍死,母親砍傷,遇到這種恐怖情人真是女孩的夢靨,談戀愛真是一場賭注。
蒂兒 於 2015/05/25 07:13回覆 - 3樓. 飛雪(大罷免大成功31:0)2015/05/24 14:19
蒂兒對傳統戲曲的研究
在udn無人能出其右
總覺得妳都可以到大學裡去任課了
知識性及趣味性絕對不輸正規教授
-----------
蒂兒好厲害呀
竟然把兩部性質迥異的戲曲聯想在一起
看過"蝴蝶春夢"的介紹
裡面的男主角讓我想及"歌劇魅影"裡的魅影
同樣是暗戀女主角進而軟禁
很可悲的愛情
現實裡類似"蝶戀"的男生應該也不少
愛情在他們眼裡是"征服"不是"付出"
女人在他們眼裡是"玩具"不是"情人"
而這樣的男生喜歡挑條件好的女人
因為條件越好越具有挑戰性
我覺得魅影與蝴蝶春夢裡的變態男子好多了,起碼他還有良知!
魅影是不被社會接納而產生扭曲的心理,而蝴蝶春夢的變態男子是有偏執個性與妄想症。
現實生活裡這種收集闢的男生很多,女友一個換一個,真的是征服心態,而非愛情,才華普通的還看不上眼,專挑才貌雙全的,大獻殷勤,到手了就拋棄,不過這種還算好!最可怕的就是有控制欲,人家女孩受不了了要分手,就殺了人家!去年那個台大的殺掉一個幼教系剛畢業的女生的社會新聞到現在都還覺得可怕。這就是偏執人格。
小飛雪又來增加蒂兒信心了!呵!
蒂兒 於 2015/05/24 20:50回覆不過現在在大學教書太辛苦了!我一些朋友都說快要爆肝了!都變成論文生產機器!花很多時間弄研討會,根本沒法好好教學。
- 2樓. 慕雲2015/05/24 07:32
我也喜歡聽相聲,特別是開車的時候....
打從學生時代,一直以來,喜歡那說唱藝術。
總認為能說相聲的,絕大多數都是滿腹經綸,腦袋極靈光的天才表演家!
喜歡老電影,家裡也收藏成箱VCD。那灰色電影,就如蒂兒說的...
對於"偏執型妄想症者"所下定論,很有同感。^^
周末下雨天,開心賞文。祝福蒂兒喜樂順心每日~
我小時候是聽魏龍豪與吳兆南、陳逸安的相聲。後來聽李立群與李國修的不太適應,漸漸的才接受他們的時代性,尤其近10年,對於相聲瓦舍的相聲是逼自己靜下心來聽,心想為何他們會有那麼多的觀眾?一定有他們的長處。
我想就是他們抓住觀眾聽得懂的語言,相聲本來就是一門語言的藝術,聽得懂才有共鳴。
語言的藝術一定要跟當地文化做結合!而且不同時代所流行的語彙與時事也不同!
我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大陸人批評相聲瓦舍的:"戰國廁"不好笑,引來唇槍舌戰!那位大陸觀眾聽不出笑點,是因為他不明白台灣眷村文化,並且歷史可能也不好,所以聽不出笑點來!聽不出來並沒有錯!錯的是他公開批評,而且說跟大陸相聲不同。難道跟大陸相聲不同就不好笑嗎?
藝術的東西只要包容性差,井底之蛙心態就很難欣賞了!同樣的台灣人聽不懂大陸相聲也說人家說得不好笑!兩派人馬我都遇過!
我很喜歡大陸早期侯寶林、劉海瑞,中期的馬季,以及現在的郭德剛、于謙,但台灣這兒的人聽不懂,除了笑點聽不懂,還有人不習慣他們的口音吧!我則沒這個問題,大概我從小在眷村裡聽習慣了來自各省的伯伯口音吧!~~~~
我很討厭有收集闢的男人,將女人物化,輕微的就是任性,傷害女性,嚴重的變態者,就是偏執人格,沒有同理心,對女性的傷害就是威脅生命。
就是昨日下雨才沒出門,得空寫完這一篇。
這篇在我的草稿匣裡兩三年了!拖拖拉拉的一直沒寫。
蒂兒 於 2015/05/24 20:33回覆謝謝慕雲的祝福!蒂兒 於 2015/05/24 20:36回覆
- 1樓. 牧谷(Pokemon總動員)2015/05/24 01:49相聲藝術
相聲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戲劇形式
雖然只有兩個人搭檔演出
沒有布景
沒有道具
只有表情, 聲調, 和肢體語言
除了要不怯場
兩人還得有兩位一體和天衣無縫的默契
更不可思議的是
記憶和技藝要絕對超人
過程一有"丁打"
稍有猶豫
表情呆滯
或者忘了台詞
或為了補救, 誤入歧途
以致越走越遠
那就慘了
這不是電影
不能NG重來
也不能剪輯
這是一種起手無回接近零缺點的"死亡遊戲"
不是平常人玩得起的
所以我從小一直很佩服那些演相聲的天才
蒂兒對戲劇的涉獵和研究
中西戲劇的比較和融會貫通
就像對咖啡和咖啡豆的精研一樣
令人嘆為觀止
謝謝牧谷大哥的補充,將相聲的表演方式很清晰的描述出來!
相聲說穿了就是兩個人在聊天,或是在說故事給大家聽!抓住這個重點就對了。
跟美國的脫口秀有些類似,台灣二、三十年前的西餐廳秀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廖峻和澎澎兩人的表演就很典型。
感謝牧谷大哥總是對蒂兒這些淺顯的內容給予高度的鼓勵。
蒂兒 於 2015/05/24 20:1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