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李菁過世時,就想寫這一篇,照片也上傳了,拖了一下,想寫的感覺跑了。就一直躺在草稿裡。
這部影片是1967年拍的,19歲的李菁與四十幾歲的李麗華合演,因本片結緣,李菁認李麗華為乾媽。
這部影片的片頭很有趣,五十多年前算是有創意了。
電影內容改編聊齋的<連瑣>,劇情有些出入,電影的劇情較複雜,角色也多。
其實邵氏並非第一次拍<連瑣>,1954年尤敏與趙雷就演過黑白片。也是改編與原作不同。故事內容與1967年版本不同。
改編自《聊齋誌異》故事〈連瑣〉。少年楊畏(趙雷)父母雙亡,天生聰穎卻不愛讀書,舅父將他送至偏遠祖屋,命其寒窗苦讀。但人算不如天算,楊畏巧遇女鬼連瑣(尤敏),一對寂寞心靈被騷動的青春燃起愛火。不管單戀楊畏的表妹如何百般阻攔,也不管陰險兄長的妒火要如何燒毀他們的夢想,一對小情人仍不離不棄。人鬼情的悲哀盡在見時容易別時難,佈景師陳其銳配搭廠景導演高手陶秦,發酵出不一樣的淒美;上至陽間大宅與荒涼祖屋,下至陰曹地府及石階小徑,都拍出了一樣的精緻,逐於翌年的第二屆東南亞電影節奪得最佳美術價值(另一說是最美的電影)獎。(現存版本為粵語配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NkqDc_LG-A
連瑣
才女連瑣(李菁)與父親借住世交唐尚書無用的舊書齋,世兄垂涎連瑣美貌,幾度威脅逼婚,甚至危及連父性命,連瑣因救父而誤殺逼婚的世兄,畏罪投井自盡。
十多年後,才子楊于畏(李麗華飾)因逃避奸臣追捕,投奔父執世交唐尚書(井淼飾);怎料唐尚書趨炎附勢,拒不收留,幸得老僕李貴(顧文宗飾)為人忠義,將楊于畏於唐家荒廢書館安置躲藏。
于畏夜間無意與連瑣相會,夕夕相對,發生一段人鬼之戀。唐尚書義女連闈(李菁分飾)與連瑣原屬同胞姊妹,連瑣父女雙雙離世之後,年幼的她由唐尚書收養,跟于畏早有婚約。連闈發現亡姊鬼魂出現,誤會她迷惑于畏,且忌妒于畏與亡姊的感情。遂請來道士,指揮僕役火焚書館旁連鎖之墓,不料失足而死;連瑣得借妹屍還魂,與于畏終成眷屬。
連瑣力勸楊于畏完成奏章,剷除奸逆。
此時于畏上不知連瑣非人
但他們的相會被小姐的僕人發現
僕人通報小姐之後,隔天小姐趕來相勸不要寫奏章,免得得罪當權。
讓于畏吃驚,怎麼小姐前後想法不一。
小姐雖任性,但並未嫌貧愛富,仍然認這個婚約。
于畏不領情,讓身為未婚妻的連闈氣得半死。
楊于畏氣得要離開
對著連瑣畫像抱怨
連瑣一急就在畫像裡喊他
甚至直接從畫像裡出來
並告知白天出現的是自己的妹妹。自己是鬼。
把于畏嚇得半死
連瑣哭著訴說自己的遭遇,並請于畏到井撿拾自己的骨骸,入土掩埋。
第二天,于畏果真到井裡撿拾連瑣枯骨。
晚上連瑣出來答謝
連瑣請于畏不要再花心思在她身上,畢竟人鬼殊途。
于畏還是希望能再見到連瑣,連瑣告知除非"借屍還魂"。
連闈跟唐尚書說了于畏被女鬼姐姐纏住,於是請來道士師法。
連瑣在墳墓中被火所困
完全不顧姊妹之情
于畏趕來相救,與連闈發生爭執、拉扯,連闈跌倒,撞到後腦,魂魄離身,于畏與連闈雙雙衝進墳墓裡。
連瑣跟妹妹連闈解釋自己並未搶她的未婚夫,只想自己有塊墳地就滿足,連闈不信。
連闈伸手去推連瑣,想燒死姊姊,卻沒想到一個角度沒抓好,反而讓自己被困,連瑣想救妹妹卻難,于畏硬把連瑣拉出墳墓外。
連瑣的魂魄正巧摔在連闈身上
就借屍還魂了
(現在看來,故事有點老哏啦!)
有情人終成眷屬
http://liaozhai.weebly.com/3689929795.html
連瑣聊齋原文
>>>>>>>>
8月25日正逢農曆7月15日中元節,這篇算應景文吧。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8樓. 蒂兒2018/09/09 20:51
- 7樓. 蒂兒2018/08/27 14:31中元節
前天中元節,大陸姪女利用微信跟我問好,說老家這幾天因中元節都在祭祀,問我台灣有沒有這個習俗?
我說當然有,台灣哪個習俗不來自大陸。
但我很訝異的是,以為文革時的破四舊,這些習俗應該消失殆盡了,卻沒想到老家鄉下那裏依然存在。
看起來,中華文化的堅韌不是任何政權不合理的惡搞能消滅的。
- 6樓. 郁勝2018/08/26 20:41早年下部隊不久,曾駐紮在一處山上老屋。園子裡有一口荒廢了的古井,有時會想,那口井裡會不會半夜爬出個著古裝的女人來?!
我小時候看了枯井,都會好奇過去瞧瞧,可惜都填了泥土了,根本可以站在井裡,沒啥意思,一點聯想也沒有。
在鄉下還能看見井水,往裡面一瞧,烏漆媽黑的,深不見底,跟枯井比起來,反而比較可怕!
蒂兒 於 2018/08/27 11:07回覆 - 5樓. 十年風《愛情十四行》2018/08/26 10:44
秦淮煙雨,玉樓春。
倚窗外望思潮起,人生似柳無長青,眼前美滿好日子,到底能得到何時。聽到這曲令我想起三十年前國中時代,全能導師蔡玉堂先生。
一位教化學的導師卻八科通通想教,於是,每天課後他排滿八科教學課程,逐一授課。
各科老師未教的他都先教了,惹得各科老師向校長告狀。但是,在往後的求學過程中
再難遇到如此熱血的師長了。
當然,國文他也教詩詞。還教台語吟唱。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第一次聽到有人以台語吟唱詩詞,那麼觸動人心。
彷彿自己是羈旅古代杭州城的文人墨客一般。
那時開啟了我對詩詞的愛好。
如今,在心情鬱悶時還是會在月下獨自吟唱,而且,我自認吟唱得比老師更好。
辛苦了! 用心寫了這麼豐富的文章,雖然我並不認識劇中演員。
但是,我想那該是你曾擁有的美好回憶吧!
這首曲風被歌仔戲引用之後的曲牌名是玉樓春(與南唐時期的曲牌名相同,可見在文化上台灣與大陸還是相傳成的。),電影中的曲名是山河吟。
老電影裡有很多曲調都是改編傳唱多時的地方小調。
黃梅調電影裡也是如此,融合了黃梅戲的主軸,加入南管、小調、歌謠,匯集而成,所以只個電影的音樂元素就比較豐富。
而早期台灣歌仔戲幾乎就是七字仔、都馬調,還有高甲戲的曲風,如<將水>調。漸漸又編入新的曲風。晚近又大量引用黃梅調、小調,甚至周璇老歌(例如"五月的風")。
這篇文章本來不是要探討曲調的,呵!怎知原先的連結網址已無法播放,遂臨時加了新的影音視窗。
您提到國中老師對您的影響,我則是小學三年級導師的正直無私個性影響我一輩子。老師對學生的影響長遠,超乎想像。
我不會寫詩,但喜歡欣賞,好壞也無法評斷,只要有震撼力,能感動我的,我都認為是好詩。
蒂兒 於 2018/08/27 10:56回覆劇中演員在我小時候看到都已經有年紀了,除了李菁當時約30歲。
等我成年回頭看老電影,才能欣賞她們年輕時的樣貌。
這部連瑣以前也沒看過。今年二月才初次看過。
蒂兒 於 2018/08/27 11:04回覆 - 4樓. 蒂兒2018/08/25 21:38
- 3樓. 愛唱 來人間走個過場2018/08/25 16:45即使是老故事 舊思維 看完整篇後 依然令人覺得纏綿悱惻 好看 謝謝蒂兒 寫出我這老靈魂 沒看過的電影
就是可惜沒早點發這篇文,簡介寫好四分之三了,卻一直擱著,因為心得沒寫,昨晚終究還是沒寫心得。
發文後,發現原先做的連結,已經無法觀看影片了。
對你們很抱歉,無法欣賞這部影片。
蒂兒 於 2018/08/25 21:26回覆 - 2樓. 飛雪(大罷免大成功31:0)2018/08/25 08:19
蒂兒的老靈魂又跑出來了
看了劇情還蠻曲折離奇
以前古裝戲似乎都用女生來演男生角色
大概是在那保守年代的關係
以前這種劇情應該很吸引人
但現在看來就沒什麼了
時間也改變了人類的思考
小飛雪
其實故事內容不止於此,今年二月底,我在網路上看了,匆匆拍下幾個畫面,就先上傳。
在書生于畏將連瑣骨骸檢出來之後,還有許多蠻刺激的片段,其中有一段,連瑣遭唐家世兄鬼魂糾纏,于畏與好友於夢中陰間救連瑣,兩人做同一個夢,于畏好友醒來手中多了一把連瑣相贈的寶刀,始覺得夢境是真實事件。
女生反串男主角只有戲曲部分,例如黃梅調電影,這部影片只有連瑣彈琴的部分有唱段,算是吟詩吧!整部影片沒有戲曲元素,用了女生來演男主角,實在不對勁兒。應該是當時藉由李麗華與李菁的名氣,想拉抬票房吧!
故事情節沒甚麼,不過拍攝畫面與節奏還是很不錯的,以現在的欣賞角度,其實並不差喔!
我拖著沒寫,應該是當時有個點想探討,例如人性之類的,靈感都是靈光乍現的,我那段時間開始積極運動,可能因此而耽擱吧!
昨晚9點臨時想到,才稍微修改發文,結果弄到睡不著,今天早上起床頭痛,已經好長一段時間,晚上無法思考,寫文章、上網,都會影響睡眠。
蒂兒 於 2018/08/25 14:11回覆 - 1樓. 蒂兒2018/08/24 22:42連結
剛剛發現我文中的連結完整版本,已經被移除了。
網路上只剩這個一分多鐘的版本,唉!該早點發文的,照片與連結都老早做好了。
這個彈琴的曲調就是葉青歌仔戲後來引用過去的玉樓春曲調。 蒂兒 於 2018/08/25 14:13回覆作曲:周藍萍 .作詞:陳蝶衣/簫篁 . 琴韻錚錚心蕩漾,知音邂逅意歡暢。 凝眸相對靈犀通,只恨兩界分陰陽。 他那裏,默默無言一往情深長, 我這裏,輕撫琴絃百語九迴腸。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3FGBYqMIPc
蒂兒 於 2018/08/24 22:49回覆忘了說,這個曲調叫做山河吟。
蒂兒 於 2018/08/26 19:3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