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政黨的變與不變
2016/03/30 12:53
瀏覽1,197
迴響0
推薦16
引用0

世間的事常有出人意表者。大家都看壞的事最後可能不一定壞,大家都看好的事最後不一定就好。所以老子說,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倚,指的就是世間之事沒有絕對的,它們都是一種相對的存在。

 

中國最古老的智慧結晶--易經,說明了萬物都有它變易及不易的道理,易經特別講究時間、方位以及空間的彼此關係。中國人自古以來,受到易經的影響,非常重視時間與方位的互動。有一句話,叫做時移勢易,就是說明時間一變,勢跟著就變了。事實上遠不止此,方位(包括位置與方向)同樣的重要。

 

歷代的帝王不論建都,或是下葬,方位及時辰是絕要注意的。帝王如此,民間亦然,人們對於生意開張、紅白喜慶、進學就業等,都要問清楚方位時辰的。

 

中國人的科舉制度,將六經列入考題,而易經正是六經之一。漢朝的文化就已經將五行(木火土金水)、天干(甲乙丙丁戊……)、地支(子丑寅卯辰….)等納入了。比如說東方甲乙木,或左青龍,右白虎等等,讀書人乃至市井小民都是朗朗上口的。

 

說了那麼多,就在說明中國人根深蒂固的思維。簡單說,方位動了,時間動了,一切就跟著發生變化。這個變化,是不可以改的,人為的硬改就是逆天行事。它只能就著方位、時間配合著天干、地支及五行,做一種巧妙的順應。人為只能儘量化解,如積陰德,做善事。星雲大師一直提倡三好(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運動,就是傳承這種中國文化思維,淨空老和尚,常講太上感應篇,也是一樣的意思。

當代西方最有智慧的哲學家羅素,他在95年前應邀來中國講學(1920),在親自與中國人相處半年後,對中國人的處事思維及生活方式,讚不絕口。

 

他說:「要判斷一個社會的優劣,….要看這個社會享有的善較之於他處的惡而言有多少。如此說來,中國要勝於我們英國。儒家學說使中國人避免了歷史上一些政教合一的國家因宗教偏執所造成的惡果。」

 

我想表達的就是中國人對於方位、時間的講究,是深入文化基因的。在民進黨再度執政後,台灣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有句罵人的話,就是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我是不同意這句話的。我認為換了位置,一切都將發生變化,想法做法當然會變。假若換了位置,而想法照舊,那才糟糕。

當然你可以說,那原來為何要那樣說,如今又這樣說,豈不自相矛盾嗎?這是因為它過去在野,為了要騙選票,所以故意唱反調。(這也看出政治的惡質本性)。但若時空及位置變了,一切當然都跟著變了。若是不變,就是跟自己過不去。這就是政治,它與道德是無關的。

所以兩岸服貿監督條例,它也不兩國了,也改講遵守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了,也擁護中華民國了。罵了八年的開放陸客,改成歡迎陸客,兩岸觀光不容倒退了。罵了四年的油電雙漲,現在不准降價了。

除了變易之外,易經還講不易。不易就是變中有其不變,也就是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就是華夏文化的思維。孔子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就充分說明了孔子對華夏文化要被夷狄文化佔領的恐懼,這也衍生了中國人自古以來的民族大義思維。

不變就是知經守常。好像高空走鋼索,走索人受到風向與自身的均衡。他隨時因著位置與時間而在調整及變化,但最重要的是鋼索絕對不能斷掉。這個鋼索就是中心軸,也就是萬變不離其宗的宗。

所以,民進黨當然會變,它變得好像是過去它罵翻的國民黨了,但這只是在一定範圍內或外貌上的變化,是策略上順應時勢的變化。它真正不變的主軸,還是台獨,這是永遠不變的。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政治
自訂分類:政治評論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