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外省老兵之子與本省人的木材行,看自由時報的反症之作
2010/07/12 11:07
瀏覽4,218
迴響1
推薦18
引用0
我從很久以前就會看「自由時報」,絕大多數都是看電子報,我不像部份人士稱他們為「漬油時報」或「豬油時報」,但也不是喜歡它們,我看自由時報的原因是把它當成資訊的來源之一,另個原因就是做那些媒體監督者不做的事。我認為自由時報一直非常敵視底層外省人,對貴族外省人如顧忠華、金恆瑋、謝志偉、梁文傑、李筱峰、外省權貴陳師孟的屁話或神話則有聞必錄,過去我還批判自由時報三天兩頭就刊登什麼「外省人的女兒」、「外省人的兒子」、「外省人的老婆」、「外省人的丈夫」之類的文章煽動族群仇恨,這些文章是部份媒改團體從來都贊成或默許的,最近我才知道原來那個媒改團體的首領跟某獨派宗教團體有關。

因此,我看自由時報最重要的就是做台灣媒體監督者不敢做的事,那就是看他們如何捧外省貴族如何煽動仇恨,四、五年下來,倒也累積不少文了(我會放在文末)。

不過,今天我要介紹一篇溫馨的報導,應該是全台媒體的獨家,也可以算是台灣本省人與外省人相處比較真實的一面,請大家看看政治以外的台灣社會。

這篇報導是「60年木材行傳老兵之子 全家稱好」,故事是這樣的:

新竹縣新埔鎮民代表林湯宜妹有個準備把祖傳60年的木材行,佔地6、700坪,客源穩定。30多年前,木材行內有名趙姓老兵,孑然一身,住在廠內工寮。後來老趙娶了妻,陸續生下洋興、洋龍。其中弟弟洋龍中度智能不足,領有殘障手冊,哥哥洋興反應雖慢,所幸其他都好,一家子就住在工廠內,和她5個年紀相仿的子女一起長大。

15年前老趙過世,太太改嫁,林湯宜妹不忍讓2兄弟沒了父母、沒了家,因此收留他們。洋興每天隨林章達上班學手藝,洋龍則幫她做家事,如同家人,並沒有主、雇之別。

她對待洋興、洋龍就像自己的孩子,2人很老實且認份,工作雖要花加倍的時間慢慢教導,但都不會喊苦。她說,洋興對做生意基本上都不成問題,還是廠?的鋸木師傅,問題就在過於內向、害羞,成為日後接手要克服的難題。

採訪時,記者一再追問:「老闆娘對你們好不好?」「她像不像你們的媽媽?」兄弟倆除了臉紅、點頭及傻笑,就是拚命搔頭。林湯宜妹說,眼看她的子女都一一婚配當了爸媽,38歲的洋興和33歲的洋龍迄今姻緣都不知在哪,讓她頗為煩心。

她直言,自己總有一天會老,無法再照顧他們,所以希望能幫狀況較好的洋興找到好姻緣,甚至打算讓他接手經營木材行。林湯宜妹說,她和丈夫知道獨子不可能接手,而這份夕陽產業畢竟還能勉強餬口,讓洋興、洋龍安身立命,這樣她就能頤養天年。

以上為引用記者黃美珠的報導,我分析一下:

1.趙性老兵約40年前結婚,生下洋興、洋龍二人,弟弟洋龍中度智能不足,領有殘障手冊,哥哥洋興正常反應則較慢,這應該是許多底層外老兵的故事,他們當然不像顧忠華、金恆瑋、謝志偉、梁文傑、李筱峰、外省權貴陳師孟那麼聰明有些人還唸台大,這就是階級差異。當然他們也沒資格享受王偉忠「光陰的故事」的大福利

2. 15年前老趙過世,太太改嫁,林湯宜妹為什麼需要收留2兄弟?怎麼會沒了父母、沒了家呢?

想也知道他們的母親不要這對「拖油瓶」。不過,當時他們分別是23、18歲,也成年了,除了弟弟洋龍中度智能不足沒有照顧自己的能力外,年輕還有行情的母親要離開,也沒什麼可非難,只是台灣無這對兄弟容身之處,而林湯宜妹收留了他們,了不起!

3.看記者的報導,這兩兄弟很害羞,林湯宜妹像「真正的母親」一樣關心他們的姻緣,我在此呼籲林湯宜妹女士,千萬,也永遠不要做這個打算!!

我在2006/4/2寫過一篇「台灣族群融合的真相」,當時台聯立委黃政哲說「有老榮民娶了新娘之後,長期服用「威而鋼」,這樣子生出來的嬰兒,會不會也產生後遺症?」、台聯立委廖本煙表示「會娶外籍新娘的人,很多是經濟弱勢或 身心障礙,本身條件就有問題,生出的小孩如何照顧將是大問題…政府不該補助外籍新娘生育,以免未來「劣幣逐良幣」、「好的小孩都生不出來」。」,如果洋興、洋龍兩兄弟沒辦法靠自己本事娶媳婦,妳千萬不要替他們「找麻煩」,台灣這種社會氣氛,他們本身又不像顧忠華、金恆瑋、謝志偉、梁文傑、李筱峰、外省權貴陳師孟那麼聰明,生下來的小孩要是遇到台聯這種痛恨他們的立委,還能有尊嚴的活下去嗎?那是民進黨「人權立國」的時代啊,妳能保證民進黨以後不會重新執政嗎?


4. 林湯宜妹的子女各有發展,因此不能繼承家業,她也未思考將產權移轉給這對小孩,雖說他們可說是「互蒙其利」,但她願意給他們一個「家」,這樣就夠了,不必再做其他。

弟弟洋龍中度智能不足,哥哥則正常,15年前他們的父親過世,母親改嫁,他們失去了父母,但又重新得到「新爸爸媽媽」,不幸之外也有幸運。

洋興、洋龍,你們可要好好的孝順你們的「新爸爸媽媽」。

5. 最後一點則是給「自由時報」,或部份人士所稱的「漬油時報」或「豬油時報」。

台灣的「外省人」,或所謂的「新移民」、「新住民」不是只有一種,如果你們很討厭所謂的「高級外省人」……

那請記得今天,請記得今天你們報導的兩兄弟,還有他們的新家庭,新媽媽。


Written by blackjack 2010/7/12

Link:
本省台籍化?-自由時報就愛省籍矛盾(2010/02/08)
誰讓老兵成為選舉肉票-論自由時報的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與階級省籍歧視(2007/09/02)
從中國時報的省籍謊言到自由時報的國仇家恨-野草莓對自焚事件應負的責任(2008/11/18)
自由時報中的外省人政治運動-談談民進黨外省樣板戲(2007/12/18)
謝志偉的記憶力如何因做官而改變-談謝志偉對樂生的批評(2007/12/13)
李筱峰的台灣人之路-從民進黨立委黃偉哲將其妹黃智賢「登報作廢」談起(2007/10/11)
軍人與軍購的價值差異-兼論台灣軍人對自由時報的應有認識(2006/12/20)
自由時報比陳水扁還不如-論台灣自由時報對底層外省人的絕對仇恨(2006/10/14)

以下是「非常高級」的討論

民進黨第一文膽梁文傑的外省特權:大陳義胞村的法律定位初探
高級本省人的歧視1>從吳念真醜化外省人與原住民談起
高級本省人的歧視2>看吳念真如何醜化原住民婚禮
高級本省人的歧視3>吳念真的「嫩妻」情結
高級本省人的歧視4>吳念真的「外省人成見」與「原住民成見」
高級本省人的歧視5>打破吳念真的「神話」
高級本省人的歧視6>吳念真抄襲的鐵證與醜態
高級本省人的歧視7>細部分解吳念真抄襲李敖過程
老莫的第二個春天>吳念真抄襲李敖的法律非法律討論

free counters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社會萬象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1) :
1樓. 張爺
2010/07/12 14:38
不以人廢言

李筱峰專欄︰這個家庭比國民黨更可惡

這是李筱峰在自由時報譴責陳水扁的文章,雖然來得太遲,但是有反省總是好事。李筱峰的言論自有一定的族群成見,但我不覺得他講得都是屁話。

這篇文章引起了綠營的強烈反彈,這跟藍營裡對待「外省叛徒」的情緒一樣

【李筱峰應該不是外省人?!看他的文章和聽他的口音都不像。】

李筱峰因此又寫了篇〈李筱峰比國民黨更可惡〉的文章。


我並沒有以人廢言,我會篩選他們的話決定要認同哪個,例如顧忠華教授我就以他參加「我是外省人」政治活動為主認為他是外省人,像李筱峰,我就以他政治認同先於血源認同為他的標準批評他的錯亂。

張爺兄提的這篇我以前已經看過了,他引起風波我也是知道的。而且,或許張爺兄不知道,我覺得陳水扁的壞跟一般人認為他的壞是不一樣的。

李筱峰是外省人,早期他的文章有透露過他的出身,我要不是有事沒事就提我的外省老爸,有些文也不一定看得出我是外省人與本省人的後代。

我批這些人主要是因為他們是自由時報或民進黨、獨派煽動族群仇恨的共犯,除了陳師孟擔任過劊子手的主犯外,很多人是共同正犯,不作為也是一種作為,尤其他們加入的政治團體在批評「所有外省人」時,他們不予區別就是共犯。

在德國參加納粹黨在戰後都要受檢視與去納粹化,不管有沒有親自下手。

我認為陳水扁該受懲罰,但不應該為了貪那些政治獻金關20年或無期徒刑,在這個案件的政治獻金上,我在談宋楚瑜時談過了,宋楚瑜可以無罪,還可以被jun5238與許多網友鼓吹是「退職金」,我不明白陳水扁憑什麼不可以。

在貪污圖利方面,就看法院怎麼判。

因為宋楚瑜,我認為對陳水扁政治獻金做出追究很不公平。

因為一大堆人的特支費,我認為對陳水扁國務機要費做出追究很不公平。

說國務機要費與特支費規定不同,大家怎麼不說特支費一毛也不能私用?

一個人殺了甲,卻被因為打乙被告,而他根本沒打乙,我認為不對。陳水扁的錯在族群煽動破壞憲政,這方面才該被追究,但也罪不至關20年。

我寫文以來就是認為無論藍綠都不應該「雙重標準」,例如雙重國籍,要反就全反,像陳師孟,當過美國人的人沒資格再來說什麼「愛國」,所以我也未曾同情李慶安一秒鐘。

但若國籍法開放雙重國籍,那我也會接受,而且從此任何人不可再提什麼狗屁認同,因為大家認為多重國家認同是合理的。以前強調「台灣認同」的人都必須謝罪,也沒資格從政或擔任教職。

事實上,陳水扁花國務機要費的事我很少批也不再批了,我不能接受因人設事的標準,也不能接受認為一個人錯就用他不該受處罰的罪關他。 blackjack2010/07/12 20:2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