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力抗中國卻加大對中出口,蔡英文對不起李登輝
2020/09/11 10:31
瀏覽1,268
迴響0
推薦13
引用0

根據台灣財政部9月7日公佈的8月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8月出口311.7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新高,但台灣出口到大陸和香港佔46.4%也是10年新高,無獨有偶,美國7月對中國商品貿易逆差316 億美元,比6月增加11.5%!美國總統川普曾經說他可以中斷中美貿易,結果光一個月就逆差316億美元,而蔡英文總統說要停止經濟不健康的依賴大陸「要擺脫對中國的依賴,形塑一個健康正常的經濟關係」,但在她連任之後什麼改變也沒有做,反而變本加厲的讓台灣經濟更依賴大陸,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財政部公佈的8月海關進出口貿易統計,台灣出口到大陸和香港佔46.4%是10年新高 翻攝財政部網站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在7月23日於尼克森圖書館發表剿共檄文,呼籲自由世界和中國大陸民眾對抗中國共產黨,台灣這邊也呼籲全世界,認清中國政權的本質,並對蓬佩奧表示感謝,台美兩方的共通點都是不要經濟過度依賴中國,美國要對中國加更多關稅,台灣則是要跟美國建立更緊密的經貿關係,並且要跟中國經濟脫鉤!令人意外的是,台灣的蔡英文跟美國的川普顯然都是說一套做一套,如果台灣跟美國都不能帶頭對中國經濟脫鉤,要怎麼說服全世界其他的國家抵制中國?

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創新高,那些經濟成果卻沒有平均分給台灣人,如果這就是力抗中國,那習近平還要擔心什麼?

李登輝過世後,最讓台派緬懷的就是他的戒急用忍政策,但台灣跟美國都是說做不到就做不到,如果台灣最主要的順差來源,完全建築在對中國的貿易上,台灣要如何說服全世界,台灣希望脫離中國,並且要劃清界線?

蔡英文是第二任的總統,往後的權力只會越來越跛腳,再不為台灣經濟發展的長遠做出打算,等到台灣經濟完全脫離不了對中國出口的奶嘴,蔡英文與民進黨要怎麼對得起李登輝託付給你們的台灣未來!?

blackjack 2020/9/11

兩岸雖惡化 台8月對陸港出口創10年新高   http://www.CRNTT.com 2020-09-08 00:01:13 台“財政部”7日公布8月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   中評社台北9月8日電/台“財政部”7日公布8月海關進出口貿易初步統計,8月出口311.7億美元,刷新歷年單月新高紀錄,並首度突破300億美元大關,年增8.3%,幅度為2018年7月以來最高(排除農曆春節)。台灣出口到大陸和香港貨品佔總出口的46.4%為10年新高,年增率22.86%。兩岸關係惡化,但台灣對陸港的出口貿易仍在攀升中。   根據台“財政部”公布的2020年8月最新出口統計數字,對陸港的出口佔總出口的46.4%,美國為14.9%,日本為5.8%,歐洲7.9%,東協14.8%。   以8月的出口統計,台灣對陸港的出口,以電子零組件佔56.3%為最大宗,年增率高達25.786%。   無接觸商機持續發酵,加上旺季效應及華為禁令趕貨潮等動能齊聚,8月出口311.7億美元,年增8.3%,連二紅並創歷史新高;“財政部”表示,“出口最壞狀況已過”,第3季出口可望持平或小幅正成長,優於“主計總處”預測。   “財政部”統計處處長蔡美娜指出,8月出口寫下史上最強紀錄,主要有4項動能,首先,各國經濟陸續解封,帶動全球終端需求、生產活動及原物料行情同步回溫;其次,5G等新興商機及宅經濟、遠端經濟等無接觸商機持續發酵。   再者,國際品牌手機新機備貨陸續啟動,使旺季效應逐漸顯現;同時,最關鍵因素為華為趕在美國9月15日禁令生效前,擴大備貨,帶動相關供應鏈積極趕工出貨,估8月出口總額中,有15至20億美元的成長動能可能是受此帶動。   蔡美娜表示,反映在出口貨品表現上,電子科技產品持續引領風騷,其中又以電子零組件表現最威風,單月出口值124.8億美元,刷新歷年單月新高,年增19.1%,連續9個月雙位數正成長(排除農曆春節),對整體出口增幅貢獻達7個百分點。   蔡美娜說,資通與視聽產品8月出口值46億美元,也創歷年新高,年增21%;此外,光器材出口也終於露出轉機,8月出口10.8億美元,年增6.4%,在宅經濟帶動下,表現反彈回升,規模創2018年1月以來最佳水準。   蔡美娜指出,8月傳統類貨品雖仍然衰退,但除礦產品因需求不振、廠商以歲修減產因應,導致年減56%外,包括塑橡膠、機械、基本金屬等出口貨品跌幅均已收斂,介於負成長3%至6%間。   進口方面,8月進口247.1億美元,在進口半導體設備增加,以及小客車受車市回溫帶動、進口大增1倍帶動下,年增8.5%;出、進口相抵,8月出超64.7億美元,為歷年單月次高。   展望後市,蔡美娜分析,華為禁令9月15日生效前,預估還有一波趕貨潮,加上今年中秋連假不在9月,工作天數增加3天,估9月出口將正成長1.5%至4.5%,第3季出口年增率可望持平或小幅正成長,優於“主計總處”預測值-1.1%。   蔡美娜認為,排除華為禁令因素,出口表現呈現“震盪回穩”,預估最壞狀況已過;不過,華為禁可能使得今年出貨動能提前在第3季反映,影響第4季表現稍弱。   “財政部”統計,前8月出口累計為2173.8億美元,年增1.5%,前8月進口累計1842億美元,年減0.1%;出、進口相抵,前8月出超331.8億美元,年增35.3億美元。

經濟日報社論/ECFA十年...看清真相與假象

2020-09-11 01:29 經濟日報 / 經濟日報社論

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在今年9月12日實施屆滿十年,在當前兩岸關係陷入低潮、甚至危機四伏的關鍵時刻,對其進行公正客觀的評估,以吸取經驗和教訓,應該是適當的時機和做法。

回顧ECFA的簽署,是在2008年政黨輪替後,工商界刊登大幅廣告,要求政府和對岸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以免「東協-中國自由貿易區」即將在2010年完成降稅,會對台灣出口產生排擠效果,對台灣經濟發展不利,馬政府順應民意並向大陸表達諮商意願,而在雙方已陸續簽署多項合作協議之下,中國大陸也善意回應,終於在2010年6月29日簽署協議,並在立法院通過後於9月12日生效實施。

平心而論,在兩個政治上相互對立,一方還宣稱不排除使用武力統一對方的情況下,要彼此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進行經貿合作的作法,可能是全球首創。特別是在台灣採行自由民主的資本主義模式,大陸還是擁有大量國營企業的社會主義集中制下,兩個經濟體制存在巨大差異,能否有效執行自貿協定,再再讓人感到懷疑。然而,若能成功推動兩岸的自由貿易協定,除可讓大陸成為台灣企業發展的廣大腹地,對台灣經濟注入一劑強心針外,亦可減少雙方緊張關係,持續交流並和平發展,這是馬政府的思維。

兩岸諮商代表很快確定了將簽署的四個協議:架構協議、貨品貿易協議、服務貿易協議、爭端解決機制協議。若要更生動比喻的話,架構協議有如一套豐盛大餐的「前菜」,貨貿和服貿是「雙主菜」,爭端解決機制協議則是餐後「甜點」。目前生效中的只是「前菜」,但它附帶了「早期收穫清單」,讓幾百項彼此認為急迫的貨品提前免除關稅,十項左右的服務產業相互開放。而被「太陽花學運」擋下,雖已簽署但無法生效的「服貿」,以及諮商中斷的「貨貿」和後面的「爭端解決機制」,都已被擱置延宕。因此,目前兩岸間的FTA,只端出了「前菜」卻擱置了雙主菜和甜點。

十年來常有人評論說ECFA績效不彰,這是完全不了解或是刻意曲解ECFA的執行真相。因為僅僅是這項開胃「前菜」,我方利用陸方諮商後提供的539項商品免關稅和單方對我提供的18項農產品免關稅機會,每年向大陸出口約200億美元,到2019年已累計獲得關稅免除66.3億美元,也讓大陸成為我方農產品的最大出口地;此外,台灣的銀行業也在大陸開設了24家分行、12件保險業赴陸參股投資、20多件證券業投資,成為金融業的重要獲利來源。若「雙主菜」都能落實執行,其效益當然遠遠超過前菜,這也是韓國在兩岸開始諮商時,畏懼兩岸經濟合作下將難以和台灣競爭,創造了一個Chiwan的新名詞來形容台灣的這種競爭優勢。

之後,可能是政府急於讓金融業赴陸投資逐利,而把影響比較複雜的「服務貿易協議」提前處理,將更容易顯現自由貿易效益的「貨品貿易協議」挪後;加上諮商前的深入研究不足,讓某些瑕疵被綠營充分利用,並無限放大理論上可能、但實際上根本不會發生的負面衝擊,去煽動部分大學生發動「太陽花學運」,阻擋了服貿的立法,也讓貨貿和爭端協議完全停止。其實,年輕人反服貿的結果,讓原來可以在大陸培養視野和能力的大好機會完全消失,放棄開拓廣大市場的機會,說來令人扼腕。

台灣多數人都了解,台灣對大陸享有巨額貿易順差,經濟並無法脫離大陸,必須有制度性的安排,才能在充滿危機的經濟大環境下,強化台灣的經濟基礎,也能改善兩岸關係、保障國家安全和提升發展前景。但是蔡政府完全無視現實情況,在ECFA十周年之際,我們建議政府用智慧化解兩岸關係。

****

賴正鎰示警:大陸已出現抵制台貨氛圍

http://www.CRNTT.com   2020-09-09 18:36:19

商總理事長賴正鎰。(中評社 倪鴻祥攝)

商總理事長賴正鎰。(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台北9月9日電(記者 倪鴻祥)台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今天下午指出, 蔡政府禁止代理愛奇藝、禁止淘寶在台投資,讓台商很緊張,因為大陸開始出現抵制台商貨品、店家的氛圍。

  賴正鎰下午在商業總會主持“‘疫’猶未盡,振興再起”記者會,呼籲蔡政府將紓困納入產業政策,同時提出五項挽救經濟的建言,將交給蔡政府參考。

  賴正鎰指出,蔡政府禁止代理愛奇藝、禁止淘寶在台投資,讓台商很緊張,因為大陸開始出現抵制台商貨品、店家的氛圍,老實講,蔡政府這些做決策的,都沒去大陸了解情況,不知道這個決策做出來後影響多大。

  對於蔡政府稱開放瘦肉精美豬有助加速簽署台美BTA。賴正鎰表示,如果是真的當然支持,但商總也是會打問號“到底真的還是假的?”

  賴正鎰指出,照理講,台美談判時,應該是利用民眾不斷在爭議、強力反對,做為討價還價的談判的技巧,可是現在不是,蔡政府公布開放瘦肉精美豬進口,到底台美BTA能不能拿到好處?大家都懷疑,因為現在還有籌碼談嗎?

  他說,現在開放瘦肉精美豬後,後續其他要求一定會一直來,所以蔡政府最後還是要注意民眾健康的問題。

  對於美國還會要求台灣開放什麼項目?賴正鎰認為,從商總的角度,服務業本來就已經開放了,商業在國際上也沒什麼特別的限制了,現在各國之間的談判,最大的問題就是農產品與食品,蔡政府一定要堅持住最後一關,不能把基因改造的食品開放到台灣來。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