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虎年新春看天下大勢:經濟問題(下)
2010/03/14 08:00
瀏覽11,851
迴響8
推薦13
引用0

上接「虎年新春看天下大勢:經濟問題(上)

 

(四)美國面對雙赤字的無能為力

 

甲. 長期放任「雙赤字」必定導致國家財政的崩潰

 

在第二節我們敘述了美國的負債問題非常嚴重,而且解決問題的時間非常急迫。

 

你不需要有經濟博士學位,只要有小學程度的算術也知道,沒有限度的借貸必定會到達一個地步,那就是被利息壓垮。

 

美國的債務就像氾濫上漲的河水已經淹到胸口,而且大雨(大量的借貸)還在加速地降下(進行),如果不立即疏導積水一定會導致沒頂。

 

乙. 開源節流是正道

 

美國的財政要能持續經營必須立刻開源節流,絕不能遲疑。歐巴馬如果不做,下任總統才做恐怕就來不及了。

如何開源?說白了,就是加稅。美國人答應嗎?

如何節流?說白了,就是過苦日子,少享樂,多工作。美國人答應嗎?

 

上面兩個問題美國人的答案一定是:不。

 

丙. 加稅在美國是政治自殺

 

想想美國的歷史,當年美國人為什麼要打獨立戰爭?

原因就是英國人抽稅太厲害,人民不答應。不願被加稅是美國人的傳統與立國精神。

 

再想想,老布希總統為什麼競選連任失敗?原因就是老布希在電視上公開說了絕不加稅,而且還留下了一句令人難忘的競選名言:

“讀--我--的--唇:絕--無--新--稅--!”

“Read--My--Lips:NO--NEW--TAXES--!”

。但是迫於現實,老布希巧立名目偷偷加了稅,自食其言。結果人民不答應,投票請他走路。

 

事實上,老布希總統加稅是正確的措施,更何況老布希是二戰英雄而且剛剛領導美國打了海灣戰爭的勝仗,他又是白人和基督徒,老布希總統的血統與愛國心都不容置疑。但是沒用,加稅犯了美國大忌諱,這就讓柯林頓撿了便宜。所以政客如果加稅,就要面對落選,這是政治現實。

 

今天即使加稅是經濟正確,也絕不是政治正確,所以行不通。美國政客不是傻瓜。

 

丁.  美國人還沒有「過苦日子」的覺悟

 

要叫美國人過苦日子,美國人也不會答應的,至少這個黑總統叫不動。

 

甘迺迪總統可以叫美國人「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

歐巴馬總統這種話就說不出口,說出口也沒人聽,因為他是黑的,他也沒有一個哥哥在戰場上為國犧牲。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歐巴馬總統認為金融界的領導人太自私了,於是紓困的時候訂下金融界的人士年薪不得超過50萬。歐巴馬的決定是正確的,也有民意基礎,大家都痛恨「肥貓」。但是金融界的頭頭們不服,「高盛」在拼命歸還政府的紓困貸款後,首席執行長立刻給自己一億美元的紅利犒賞(bonus)。你能怎樣?

 

歐巴馬總統不是約翰.甘迺迪,他不能 inspire 美國人民。

說實話,2010年的美國人民也沒有1960年的美國人民純樸。

 

這就是為什麼 YST兩年前在

冷眼看2008年的美國總統大選」(2008/03/17)

這篇文章?說美國人如果聰明就選擇短痛,把票投給馬凱(John McCain)。馬凱會帶領美國人痛快在伊朗打一仗。打贏了,美國人繼續過好日子;打輸了,美國人乖乖地勒緊肚皮過踏實的日子,過幾年尋求東山再起。

 

美國需要一個正統安格魯薩克遜種的白人基督徒(WASP)而且有戰功的總統做出令人感動的呼喚,美國人民受到感召願意作出犧牲,這才推得動美國社會巨大的生活改變。這是美國媒體說不出口的政治現實。

 

現在美國人選擇歐巴馬,那就慢慢拖下去罷,把國力一點點地耗盡,失去了賭一把的機會,也失去了徹底改變美國的機會。美國會慢慢地、穩步地隨著經濟的惡化走向衰落。

 

戊. 美國政府走向破產

 

讓我們看清時勢,拋棄對美國不切實際的幻想。歐巴馬不會有什麼作為,他不可能改變美國。

 

從實際基本面來說,根據普通常識,現在的美國政府形同破產,因為她已經沒有償還債務的能力;

從技術基本面來說,也根據普通常識,現在的美國政府不會破產,因為她的負債都是以美元計價,美國必要時可以印鈔票還債。不過這樣一來,美國就成為她自己口中常說的「流氓國家」了,有可能變成過街老鼠。

 

(五)美國面對雙赤字旁門左道的應對之策

 

第四節中所論述的解決之道,無論開源還是節流都屬於正道。

不過開源節流的解決方法屬於東方式的,以西方人的侵略個性絕不會這麼做。

 

甲. 西方人侵略性的哲學思想

 

西方人有一個和儒家思想非常不同的哲學,那就是:

只要我能夠得手,我做的事就是對的。

(As long as I can get by, I am doing the right thing.)

 

上面這個哲學思想在西方非常普遍,屬於主流思想。這是一種非常具有侵略性和非常霸道的思想,中國人覺得不可思議,西方人覺得天經地義。

 

中國人跟西方人打交道經常吃虧,道理就在這?;中國的外交經常受挫,道理也在這?。哲學思想屬於民族性,不會變的。

 

所以今天的美國靠借貸過豪華的日子,美國人民覺得理所當然,一點點羞愧之心都沒有。為什麼要有?美國人認為能借到錢是我的本事。

中國人省吃儉用,甚至還有一億人在貧窮線下掙扎,卻把省下來的錢借給老美揮霍。你以為美國人有心存感激嗎?沒有,美國人認為這是你傻,有錢不會花。美國人認為借貸是一種交易,任何交易都是公平的。

若是有一天美國不願意還錢,你以為美國人會認為自己理虧嗎?不會,美國人認為你的借款要不回來那是你沒本事。(讀者把西方哲學再唸一遍就豁然貫通了。)

 

所以不要以為美國負債已經這麼高了,她就不再向外國借錢或有所節制。美國不會的,他照樣張大口向中國借錢,因為美國人認為只要中國借錢給他,他做的事就是對的,並且還要作書立論,把自己的行為合理化。

 

乙. 借錢消費的西方經濟模式

 

寅吃卯糧的消費方式被美國經濟學家論述成先進的經濟模式,對中國人而言是不可思議的,這完全不合儒家文化勤儉持家的哲學思想。美國人用前提不存在的繁雜數學論述西方的經濟理論把全球騙得一楞一楞的,連中國人都半信半疑,半疑是因為違反中國幾千年的傳統,半信是因為美國的繁榮非常真實。直到美國經濟的泡沫破滅,中國這才恢復了自信。

 

2008年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非常值得紀念的一年。

 

想想看,經濟學的基本是非常簡單的。消費大於生產、舉新債還舊債的不可持續性是那麼的明顯,學過算術的小學生都明白,哪?需要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來做我們的老師、用高深的數學來教我們西方“先進的”借錢消費的經濟理論呢?

 

絕大部分的經濟理論都是違背基本常識、假設並不存在的胡說八道。

 

丙. 厚顏無恥地推銷美國國家債券

 

這些年來美國的財政部長一上任,他的首要任務就是到各國演講推銷美國的政府公債(Treasury Bill,簡稱 T-Bill)。

 

去年一月,蓋斯納(Timothy Geithner)走馬上任美國財政部長。依照慣例,他到中國來推銷美國政府公債,並且在北京大學發表演說。當蓋斯納說到「購買美國公債非常安全」的時候,整個廳堂爆發哄堂大笑。這件事在美國引起很多評論,美國政府非常不高興,認為中國人太過自大,暗示美國官員遭到如此羞辱,以後一定會給中國好看,還以顏色。

 

YST 看到這則新聞非常高興。美國唬弄人的把戲早被中國人看穿了,還不是大人,是二十歲左右的小毛頭。中國的年輕學生已經不會盲目崇拜外國的名人和學者,這是自信的表現。

 

早些時候,克魯曼(Paul Krugman)獲得諾貝爾經濟獎後就四處安排國外的演講會吹噓他的理論,另一方面也賺取龐大的演講費。結果在北京遭受中國經濟學家嚴厲的反駁。中國經濟學家不吃他那一套,這就是自信的表現。經濟是軟科學,諾貝爾經濟獎被猶太人把持,這個獎的含金量很少,根本不值錢。克魯曼要靠這頂帽子唬人已經行不通了。

 

克魯曼也來台灣賺演講費。當台灣官員向他請教台灣的經濟問題時,他回答說沒有對台灣經濟作準備。

好笑吧?那你來台灣做什麼?把台灣人當凱子?我認為他是。

 

YST 對克魯曼的言論非常不以為然,譬如他說:「我們與中國的貿易總算變得公平與平衡:他們賣給我們有毒玩具和受污染的海產;我們賣給他們詐欺証券」。除此之外,克魯曼贊成美國與中國展開貿易大戰。這些都是非常輕佻的評論,說話有如小兒,沒有什麼知識性,令人更加看輕諾貝爾經濟獎。

 

丁. 使陰招打擊歐元

 

歐元從醞釀時期就是美國的眼中釘,一開始發行就成為美國打擊的對象。打擊歐元其實並不難,只要把戰火引到歐洲就行了,譬如科索沃戰爭。

 

不過戰爭總是費錢又死人,不是上策。這次美國玩弄金融遊戲整垮希臘的經濟,用它來拖累歐元就是高招,比直接發動戰爭要高明太多了。

 

高盛(Goldman Sachs)是美國最大的投資銀行,它有三大特色:

a. 純美國,沒有任何外國資金;

b. 清一色猶太人;

c. 與美國政府關係深厚,非常多的美國財政部長都是來自高盛,譬如魯賓(Robert Rubin)、保爾森(Henry Paulson)。

 

高盛在國際金融業非常活躍,而且常幹“大事”,是玩弄金融遊戲的高手。

 

前不久的杜拜金融危機就是高盛集團製造的,目的就是瓦解中東的利益集團,因為這些利益集團手握石油和天然氣太有錢了,當然是下手的對象。

 

高盛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利用希臘搖搖倒倒的金融拖累歐元和坑中國一票,因為中國太有錢了。反正那?有金融弱點,高盛就在那?下手,利用它到有錢的國家圈錢。

 

高盛使用的手法大致是這樣的:

 

希臘的財政狀況很差,距離進入歐盟的標準很遠。於是高盛就幫希臘政府做假帳,用貨幣互換的方式隱藏了希臘政府大量的赤字。如此瞞天過海,希臘終於成功加入歐盟,當然高盛也從希臘拿到高額的佣金。

但是高盛不是傻瓜,明知希臘有鉅額赤字,當然不可能吃下貨幣互換導致的虧損。於是高盛就把貨幣互換的証券用「信用違約互換」(Credit Default Swap,簡稱 CDS)的包裝方式賣給其他國家,逃脫了本身的責任。

同時,高盛的總裁兼首席營運長(President and Chief Operation Officer)柯恩(Gary D. Cohn)親自向中國推銷由他國銀行提供擔保的希臘政府債券,這樣就可以把禍水引向中國,希望中國吃下250億歐元的有毒債券。但是中國正在歡慶春節,根本沒心情買,因此沒有上當。

高盛非常清楚希臘政府債券到期的日子,也知道希臘政府沒有償還的能力,於是時候一到就由美國控制的「標準和普爾」(Standard & Poor's,一個評論股票與債券的美國公司,簡稱S&P)把希臘的信用降級。

希臘政府急得團團轉,被拖累的國家也哀哀叫,於是高盛為這些國家取了一個非常惡毒的綽號叫“豬群”(PIGS,是葡萄牙、愛爾蘭、希臘和西班牙開頭字母組成的縮寫),並且降低這些國家的信用品級,使他們借錢更加困難。這一下對歐盟的聲譽,尤其是歐元的信用,做出了沈重的打擊。

 

於是歐元疲軟,美元自然就堅挺了。

 

看到沒有?美國不必開源,也不必節流,只要使手段作空幾個歐盟國家,美元就堅挺了,因為除了美元沒有其他可信賴的國際貨幣。這就是面對雙赤字,美國旁門左道的應對之策。

 

唉,YST 為美國嘆一口氣。高盛的運作雖然有效,但是手法實在太骯髒了!

 

由於高盛和美國財政部關係如此之深,YST 相信這種運作是美國官方支持甚至授意的。想想看,堂堂一個超級大國,號稱自己是世界金融體系的楷模,自稱領導世界的金融秩序和經濟發展,但是作出的事情竟是下三濫的勾當。

這是甚麼價值觀?

這是什麼負責任的大國?

這是什麼樣的全球領導者?

這些美國投資銀行的齷齪小人如何代表「美國價值」?

當美國到處在全世界埋設金融陷阱來行騙,每天高呼人權的美國有沒有想到這些受害國人民的人權?

 

(六)中國解決美元霸權的方法

 

甲. 歐元、日圓與英鎊的地位

 

除了美元以外,國際間流通的主要貨幣還有歐元、日圓與英鎊。

 

英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是最重要、佔主宰地位的世界貨幣。二戰後,隨著殖民地一個個地獨立,英鎊也跟著英國一步步地沒落,英鎊的地位逐漸被美元取代。

1956年第二次中東戰爭後,英國正式淪為二流國家,奉美國為大哥。以英國現在的資源與生產力,英鎊不可能成為主要世界貨幣。

 

二戰後,日本在國際上沒有獨立的政治和外交地位,基本上是美國附庸,日圓不可能成為主要的世界貨幣。

 

歐元成立時,全世界曾經寄予厚望,現在証明歐元是經不起考驗的,因為歐盟二十多個國家基本上除了德、法都是烏合之眾。這個現象在第五節我們敘述得很多了,讀者不要忘了,「高盛」創造的「豬群」(PIGS),最後一個字母S代表的國家西班牙是歐盟最重要的成員之一。歐盟可以不要希臘,但是歐盟不能沒有西班牙。

 

呵呵,你說美元你不放心?美國叫你沒有其他的選擇,美國可以把其他貨幣搞得令你更不放心。繞了一個大圈,你還是得回到美元。

 

乙. 建立「超主權的國際儲備貨幣」

 

前面第四節我們說過在最壞的情形下美國可以印鈔票還債,這是有可能發生的,美國也因此有恃無恐。美國甚至可以印「限美國境外使用」的美元票子還債來避免引發本國的通貨膨脹。只要美國的軍事力量強大,變個花樣賴帳的方法多的是,人是活的,債卷是死的。

 

中國是最大的美元資產債權國,美元貶值對中國的衝擊太大了。解決美元貶值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減少使用美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已經對此發表了多篇文章,提出「超主權的國際儲備貨幣」。周小川建議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創設的「特別提款權」(SDR)進行改進和擴大,秉承“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循序漸進,尋求共贏”的基本精神進行改革,逐步創建“具有穩定的定值基準並為各國所接受的新儲備貨幣”。

 

周小川的建議引發全世界的關注和討論,當然也引起美國的激烈反對,因為這是在要美國的命根子。「超主權的國際儲備貨幣」太過理想化,細節的爭議性必定很高。YST 個人認為只要有美國在過程中攪局,任何「超主權的國際儲備貨幣」是辦不成的,至少在可預見的未來不可能。

 

丙. 人民幣成為世界貨幣

 

目前美元唯一的潛在威脅是人民幣。

 

你一定會問:為什麼?

道理很簡單,中國政治的獨立、軍力的強大、經濟總量的巨大為人民幣提供穩定的基礎。

首先,中國的經濟量夠大,去年第四季度的GDP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

其次,中國的經濟主要是實體經濟,服務業只佔總經濟的三成。中國的實體經濟已經非常接近美國,幾乎確定很快就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

第三,中國在國際上有真正獨立的政治與外交。事實上,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國家目前只有中、美、俄三國,而俄國的經濟規模份量不夠。

 

上面第三點其實才是最重要的,沒有遼闊幅員與強大武力支撐的經濟是不穩定的,不可能成為世界貨幣。

 

但是人民幣目前只是一個深具潛力的貨幣,人民幣成為世界貨幣的時機尚未成熟。

 

丁. 中國加入並擴大貿易組織

 

中國大陸的策略是逐步加入並擴大貿易組織。2010年元旦生效的「東協加一」不過是第一步,類似的組織很快會擴張到其他地區,譬如與南美洲某些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這種逐步擴大的自由貿易組織是非常重要的商業策略,影響極為深遠。

 

中國在每一個自由貿易協定區內可以施行貨幣互換或是用人民幣計價,以此避開美元。這對解除美元霸權是一個非常緩慢但是非常確定(slowly but surely)的途徑。中國不必心急,兩、三年是看不出成效的,但是二、三十年以後一定見到豐碩的成果。

 

中國人是非常有耐心的民族。等到二、三十年後,人民幣在每個貿易區建立了良好的信譽,那時候人民幣成為世界貨幣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七)美國經濟脫困的終極選擇

 

在第四節與第五節我們論述美國不肯開源節流用正道解決它的經濟問題,而是選擇透過與政府關係密切的高盛等投資公司攪亂國際金融、打擊歐元,以此來鞏固美元,使美國能夠繼續借錢來維持自身超額消費經濟模式的運轉。

 

我們不禁要問:美國這種經濟運作方式能夠永續經營嗎?

答案是:不可能,美國自己也知道不可能,這些手法都是過渡的。

 

那麼我們不禁要再問:美國經濟脫困的終極選擇是什麼呢?

答案是:戰爭。歷史上,重大的經濟問題最後都是用戰爭解決。

 

2009年10月28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在首度華盛頓的白宮簽署2009年10月01日至2010年09月30日的2010年度國防預算,總金額為6800億美元。

 

讀者不要天真,輕易就信了6800億美元這個數字,美國實際的國防開銷遠比這個大。6800億美元是平時的國防預算,並不包括戰爭經費。而美國現在處於戰時,正同時進行兩個中等烈度的戰爭,它們的開銷是另外算的。

 

伊拉克戰爭美國有十四萬軍隊在作戰,花費是每個月一百億美元。

阿富汗戰爭美國已經打了九年,歐巴馬總統2009年12月01日宣布要從伊拉克撤出三萬軍隊開到阿富汗作戰。增兵後,阿富汗的戰爭花費估計是每年 750億美元。

 

YST 依照比例把撤兵三萬後的伊拉克戰場花費減為每年943億美元。兩個戰場加起來的總花費是每年1693億美元,這個戰爭經費是必須支出的。

 

前面說過,今年美國政府的總預算是三兆八千億美元。

所以如果我們把戰爭經費算進去,美國2010年真正的國防開銷是8493億美元,佔美國政府總預算的22%。

 

想想看,在經濟不景氣和失業率高漲的時候,美國即使借貸一兆五千六百億美元也要維持8493億美元的國防預算,比去年的國防預算增加了11%。美國走向戰爭的決心是堅定的,拿了諾貝爾和平獎的歐巴馬總統也不可能改變。

 

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戰爭不過是個引子,主要打擊還沒有開始。美國的設計,戰火最終必定會引導到中國,打亂中國的經濟。

 

有一點讀者不用懷疑:美國只要打了勝仗就不用還錢了。這是最基本的「叢林原則」。

 

(八)結論

 

甲. 金融海嘯與柏林圍牆

 

2008年美國發生的金融海嘯埋葬了西方的自由經濟和資本主義,就好像1989年柏林圍牆的崩潰埋葬了共產主義。

 

乙. 「G2」陰謀

 

在全球一片蕭條中,中國的經濟是唯一的亮點,全世界對中國又羨、又妒、又恨、又想分一杯羹。

 

今年2月,連索羅斯這個資本主義下最典型的猶太國際金融炒作者也公開表示北京近幾年來在實施經濟政策方面一直比美國做的成功。索羅斯說,美國和大陸需要密切合作,管理全球經濟,兩國近日呈現緊張的關係令人擔憂。

 

算了吧,不勞你猶太人擔憂。自私自利、一肚子壞水的猶太人根本不值得信任,由此而引發的「G2論」基本上是不懷好意,已經被中國拒絕。

 

讀者閉上眼睛,想想下面這幅場景:

中國手中有全世界最多的現款;美國手中有全世界最先進的武器。

美國一面眼睛盯著中國手上的現款,一面展露手臂上強壯的肌肉。

 

中國能跟美國玩「G2」的遊戲嗎?神經病!

 

經濟上,中國和美國手牽手是全世界最可笑的 mismatch。

「中美密切合作、管理全球經濟」是國際上最大的笑話。

說這種鬼話,猶太人以為中國人是傻瓜。

 

別忘了,中國手中的現款是中國人民每年斷掉五萬根手指賺來的血汗錢;美國債台高築是因為美國人民不知量入為出、過奢華的生活。

中國是為生存而掙扎;美國是為霸權尋找馬仔。

胡錦濤和溫家寶如果沒有自知之明、自我膨脹、糊塗到配合美國扮演「G2」中的凱子和馬仔,必會成為中國歷史的罪人。

 

丙. 中國模式引發西方國家的恐慌

 

中國經濟發展的模式其中包含了中國的傳統與民族性,西方人既不瞭解也無法模仿。

 

中國經濟的崛起引發美國的恐慌,中國拒絕G2稱號的自信更引發歐洲國家的嫉妒、挫折和憤怒。

但是恐慌、嫉妒、挫折和憤怒所造成的傷害都遠不及自由經濟和資本主義的倒塌給所有西方國家帶來的徬徨和無依,因為西方國家連重新站起來和中國競爭的基礎都沒有了。

 

丁. 西方國家在這場經濟競爭中必敗無疑

 

西方國家是不可能改變的,也不願改變,這是民族性。

(請參閱 YST的「漫談帝國主義」。)

 

西方國家如果放下屠刀、放棄掠奪、腳踏實地的幹、規規矩矩的拼經濟,那麼他們不是中國的對手,因為中華民族聰明又勤勞,這也是民族性。

 

現在看得很清楚,中國已經站穩中端和低端產品的世界市場,並且向高端市場邁進,譬如航空。這場經濟大戰西方國家是贏不了的。

 

戊. 戰爭是西方國家唯一剩下的選擇

 

歷史上,重大的經濟問題都是戰爭解決。美國的赤字問題是一個定時炸彈,大約只剩下十年的時間。

 

美國需要打一場二十一世紀的鴉片戰爭。

 

美國發動戰爭要趁早,十年後恐怕就太晚了。

 

 

(全文完)

 

虎年新春看天下大勢:中美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時事評論 財經
自訂分類:不分類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8) :
8樓. iamjamesbond
2010/04/06 12:05
美國人是有恃無恐的

美國人最厲害的一招就是製造危機,然後讓油價飆高後拼命印美鈔,讓全世界的人都幫他

負擔他自己的債務!

7樓. ST60
2010/03/22 07:58
雙赤字後果

雙赤字可好可壞﹐民國 40 和 50 年代﹐台灣經歷近二十年雙赤字﹐用於教育基礎建設農業發展和工業投資﹐所以才有民國 60 和 70 年代經濟起飛和今日的繁榮及財富﹐二戰後日本也有十多年雙赤字﹐加速經濟復興。大陸因無處可貸﹐無法以雙赤字發展經濟﹐所以落後於台灣。

如果雙赤字用在民間消費和國家開銷﹐典當家產借用兒孫錢﹐前清王朝是個最佳代表﹐把海關稅收疆土人民都當抵押品向外國借貸﹐後果非常可怕。

美國諾貝爾獎得主經濟學家 Robert Fogel 對美國經濟演變和雙赤字做了深入研究﹐他說二十世紀初美國大舉投資教育基建和工業﹐ 40-60 年代美國成為世界工廠﹐為美國人創造大量財富﹐ 70 年代後美國對教育基建和工業投資比率逐年下降﹐民間消費和醫療支出則大幅攀升﹐消費已佔美國經濟七成﹐而消費品六成來自外國﹐造成巨大貿易赤字﹐美國人均醫療支出高達 8 千 8 百元﹐世界第一﹐大部份用在 65 歲以上銀髮族﹐聯邦政府支出的一半用於老人醫療和社會福利給付﹐美國嬰兒潮世代 ( 生於 1946-1965) 七千八百萬人將進入退休年齡﹐不久的將來老人醫療和福利佔聯邦支出七成五﹐聯邦赤字無法收拾﹐Fogel很明確指出美國雙赤字是無法持續的游戲﹐美國經濟隨雙赤字而走下坡﹐美元喪失國際價值﹐二十年後美國會淪落為二等經濟國。

6樓. riquelme
2010/03/17 01:18
Krugman 再次叫囂向中國攤牌

Krugman 週一的紐時新文再次指控中國操縱匯率是導致熱錢氾濫及阻止別國拉抬出口救經濟的罪魁禍首:

Taking On China

他主張下月的美財部報告應該正式把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名單,并聲稱不怕中國報復性拋售美元。

5樓. 倚木下鈎
2010/03/15 14:08
危言耸听
忍住要表达一下:虽然我觉得您有些地方的分析还有些道理,但通篇看来,惊悚之言多,持平之论少。而且,文中的语气,仿佛一个洞明一切的绝世高人。我个人是比较讨厌这种姿态的文章的。 

很怀念童年时代,斜倚着一棵大树,抛下鱼钩,跟鱼儿斗智斗狠的岁月。
4樓. riquelme
2010/03/15 12:44
補充和質疑
這些本來應該是在天下說的。市長新文犀利一如既往,但是多次論述同一個問題,思維難免有固化的危險。在這指出一些我覺得您稍欠考慮之處:

1.  外國人評論美國政治很容易忘記美國的聯邦政體:坐鎮華府的聯邦政府只是『美國』這只怪獸的一部分。對一般美國人來說,他日常打交道的對象更多是他本地的州,郡,及市政府。郡和市單位太小,暫時不計。但是計算美國整體債務,不可不計許多州同樣在滾雪球式增長的州赤字:2009年已有1100多億,今年預計更要翻一番達近兩千億 (Center on Budget and Policy Priorities)。加在您列出的聯邦赤字表示美國政府債務總額將達 1.75兆

2.  市長批判美國金融騙術的虛偽十分精彩,但是您卻並沒有回應過西方對於中國的主要指控:政府人為操縱匯率以圖利出口貿易

這其實也不是甚麼道德問題:政府操縱經濟政策以圖利本國,天經地義。匯率釘死美元的也不止中國一國。但是北京再三否認就等於睜眼說瞎話了,只能破壞其他國家對自己的信任。還不如爽快承認這是基於國內經濟穩定的暫時需要,再來討價還價。須知這不僅是中美之間的問題,更是導致中國和世界所有主要出口國對立的破壞性因素(排第一的就是歐盟)。美國完全可以借此在國際上結盟孤立中國,這對中國國際形勢的破壞是那些貿易入超(拿血汗換取更多美元)甚至是借此繼續戰略捆綁美國能夠彌補的嗎?市長對此有何看法?

3.  外國評論家另外一個盲點就是距離過遠,第一手觀察的缺乏及對對方文化的不瞭解容易使其陷入見林不見樹,論點空泛搔不到癢處的誤區(東方時事評論是個代表)。建議市長花點時間追蹤一下美國記者的地方報導 (field investigative reporting),以補充一下對微觀細節的瞭解。在此推存美國公共電台 (NPR) 的節目【Planet Money】:最近一集是記者出錢試圖自己投資一筆有毒資產的經過,中間跟債卷經紀人,銀行,房貸管理公司這些金融風暴的主角周旋,慢慢搞清楚這些房貸債卷買賣到底怎麼運作。十分有趣。



3樓.
2010/03/14 14:43
老布希運氣不好

我覺得關於老布希,

他上台,是因爲他是雷公的副總統、加上他在二戰的時候的戰功以及被日軍擊落在海面被救起的英雄形象。

他下臺,除了你們說的原因之外,還有2個相當重要的原因:第一,他口才實在不好,更致命的,還常常文法錯誤! 第二、他嘔吐在日本首相上的那一幕

2樓. Heuristic
2010/03/14 11:18
你是有心人

坦白說,你真的下了不少工夫收集資料,可欽可佩。

不過,我不認為老布希的下臺是因為他食言而肥。主因是當時的美國經濟的確不好,民心思變使然。當時我正在美國,親身經驗、親眼目睹。老布希的情形其實比小布希還好些;小布希做得真是民窮財盡(這個金融風暴是美國歷史上僅次於大蕭條時期的噩夢),所以讓歐巴馬撿了個便宜。當然還有其他因素,就不提了。

我對這樣的經濟問題還頂有興趣,希望能多看到你的見解。當然我不會照單全收。謝謝。

1樓.
2010/03/14 10:51
那台灣呢?

台灣在這場中美博奕中  扮演了何種角色? 雖然馬政府是扶不起的阿斗  但總比以賣台為主軸的民進黨要好多了!

台灣作為中國突破第一島鏈的關鍵位置  市長是否提供馬政府一個方向和長期的作法和建議  至少給人民一個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