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目仔」網友的「軍演不斷的背後...」引來「錚言」網友對國軍海軍陸戰隊的兩篇深度報導。「錚言」服役陸戰隊,所談的都是親身的經驗,所以可讀性很高,讀起來也倍感親切。對國軍軍備,尤其是對兩棲作戰,有興趣的網友,不妨來此仔細瀏覽,看看國軍陸戰隊的問題是什麼,更可以提出你的見解。
在我們熱烈討論「六千億軍購案」的時候,花一點點時間閱讀有關國軍現況的文章是值得的。要知道,陸戰隊是國軍的精銳。相信您看過以後,就會對我們的國防現況有更深一層的瞭解。
錚言的兩篇好文章給我們帶來一些國軍兩棲作戰的訊息。其中屢次提到LVT,昨天聯合報報導蔣介石反共大陸的「國光計畫」也提到國光演習中有多輛LVT翻覆,導致數十名士兵死亡。到底什麼是LVT?YST來為不熟悉國軍裝備的網友做一點小說明,也從這個角度來看一下軍事發展的歷史。
LVT 這個縮寫全名是 Landing Vehicle Tracked,中文名字全稱叫「履帶式兩棲登陸車」,或簡稱「兩棲登陸車」,國軍官兵暱稱它為「水鴨子」。「水鴨子」是國軍陸戰隊的重要裝備,也是歷年漢光演習中經常出現的角色。台灣不但四面環海,而且島內河流眾多,一旦橋樑遭受破壞,陸軍的兵力輸送就幾乎全靠LVT了。這是國軍非常重要的裝備,我們為它的性能和歷史做稍微詳細一點的介紹是有必要的。
LVT 是一個名叫羅伯陵(Donald Roebling)的人在1935年發明的。它的原始設計是為了應用在船和車都不易行駛的沼澤地,作為民用救生車,羅伯陵為它取名「鱷魚」。經過不斷改良,兩年後,他的這項發明在發行廣大的【生活雜誌】(Life)被專題介紹,這就引起了軍方的興趣和重視。軍方說服羅伯陵把「鱷魚」加以改良,使它更適合海上航行,作為軍用。經過多次改進後的「鱷魚」通過了美國海軍的要求,海軍為它取名「Landing Vehicle Tracked」,簡稱LVT,正式大量生產,把它作為美國海軍陸戰隊兩棲登陸的運載車輛。
由於不同的應用,LVT至少有十幾種不同的變型(Variants),每一種變型有不同的代號。
譬如LVT(A)-1,是LVT的第1種車型,有武裝(Armored),它裝備一門37毫米火炮,並有旋轉炮塔。此種火炮口徑雖小,但是極為準確;
譬如LVT-4(F),是LVT的第4種車型,裝備有火焰噴射器(Flamethrowers),暱稱「海蟒」;
譬如LVT-4,是LVT的第4種車型,無武裝,暱稱「水牛」。「水牛」的發動機被移 往前面,除三名水手外,可運載三十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正好一個排)。「水牛」後面有很大的艙門和跳板(ramp door),士兵、軍需物資、甚至吉普車都可以迅速上載和下卸。美國總共製造了8,351 輛「水牛」,是LVT所有型號中生產最多的。
譬如LVT(A)-4,是LVT的第4種車型,有武裝(Armored),它裝備一門75毫米火炮和一挺0.50口徑重機槍。美國總共製造了1,890 輛「武裝水牛」。
LVT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被大量使用。二次大戰中,從塞班島戰役、硫磺島戰役,到諾曼地登陸,所有的兩棲作戰沒有一次不是借助LVT運送士兵上岸。單僅沖繩島戰役,美國海軍出動的各式LVT就超過一千輛。在塞班島的戰役中,LVT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由於美軍成功佔領塞班島,空中堡壘B-29才有足夠的航程轟炸日本,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我們來看一些有關「水鴨子」在二次大戰的照片。

圖1:美國裝甲車製造廠FMC 把他們製造的LVT-1拖出來參加1941年佛羅里達州雷克蘭城(Lakeland)的遊行。這是一張非常有名的照片。

圖2:LVT-1 運載美軍陸戰隊士兵進攻日本佔領的關答卡勒島(Guadalcanal Island),背景是美國運輸艦「海耶斯總統號」。這張照片拍攝的時間應該在一九四二年8月7日至9日。

圖3:1944年,一長串的LVT(「水牛」)滿載士兵等待出發,準備進攻被日軍佔領位於新幾內亞(New Guinea )西端的深撒坡角(Cape Sansapor)。照片中有一名站崗士兵的側面輪廓的剪影,他的名字叫羅伯.甘寶(Robert Campbell )。YST非常喜歡這張照片,默默挺立的士兵,孤單的身影透露出戰爭廝殺前的寧靜,對映前面全副武裝士兵們出征前的不安與焦躁。這是一幅真實戰爭的畫面。

圖4:1944年6月,大量LVT運載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士兵進攻塞班島,背景是一輛 LVT(A)-4「武裝水牛」。在猛烈的日軍炮火下,我們看到一名美軍士兵營救另一名可能已負傷的士兵。

圖5:一九四五年2月19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第4師乘坐LVT進攻琉璜島。遠方中間的軍艦是指揮登陸的中樞,負責所有作戰舟車的秩序和調配。

圖6:一九四五年3月24日,著名的英軍步兵二十二團(Cheshire Regiment)乘坐「水牛」渡過萊茵河。

圖7:一九四五年3月28日,著名的英軍步兵第五團(Dorsetshire Regiment)乘坐「水牛」航渡萊茵河。

圖8:一九四五年4月1日,大批LVT滿載美軍士兵進攻琉球(Okinawa),背景是美國戰鬥艦「田納西號」正用她的十四英吋巨炮轟擊琉球的日軍陣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軍撤銷了大批兩棲部隊的編制,大量的LVT也跟著被淘汰。這些LVT 有些作為廢鋼鐵回爐,有些轉交給同盟國的軍隊。美國則開始進行下一代兩棲裝甲戰車的研製。
(未完待續)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