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語「ㄙㄨˊㄥ」的疑問
2020/08/08 00:01
瀏覽12,301
迴響4
推薦55
引用0
蔣勳在《孤獨六講》裡說「我自己很喜歡南台灣人的性格,那種熱烈,阿莎力的感覺,我們稱之為「ㄙㄨㄥˊ」,就是一個很感官,很直接的字眼,不一定不好,在創造力上ㄙㄨㄥˊ其實有一股強大的力量.」蔣勳強調南台灣人,我母親是台南人,聽過她用「ㄙㄨˊㄥ」說一個人沒見過世面,但是沒有其它的意思,也沒有聽過有另一個形容人的同音字.不過語言隨社會變遷演變出新的意思不希奇,上網查證一下.
「ㄙㄨㄥˊ」也可寫成「ㄙㄨˊㄥ」或「sɔŋ´」,下面是我在網路上找到的資料,引用的是原文:
(一)「ㄙㄨˊㄥ」是閩南語,意思是old fashion 的、土氣的、過時的,常用來指一個人穿衣品味很俗氣,或是對於新事物大驚小怪,沒見過世面.
(二)台語的 sɔŋ´是形容詞,指俗氣、土裡土氣,也指粗俗、粗鄙、無知、愚昧等.
(三)ㄙㄨㄥˊ的台語寫作「傖」,傖本字的意思是庸俗鄙賤.
(四)最適合「ㄙㄨˊㄥ」的德語應該就是 der Kitsch(媚俗)了!
(五)你很ㄙㄨˊㄥ,不會說你很俗氣.
(六)俗擱有力(sɔŋ´ go u lan),俗氣卻有力氣.品味很低但又與眾不同.
(一)到(五)大同小異,都沒有蔣勳所說的意思,(六)提到「與眾不同」沾了點邊,即使是這個意思,除非社會大眾約定成俗,第一個字不能代表四字成語.我沒有找到另一個同音字,算是無解只好存疑.
迴響(4) :
- 4樓. 於懸2024/06/21 18:12讓促
- 3樓. 郁勝2020/08/10 22:24過去在部隊中有很多;國台語混用後演變出來的新繹。例如說「那個人很聳!」是有點揶揄,又還不到卑視程度的形容。略有點"超乎尋常、太誇張"或"很難溝通"的意謂。蔣勳可能有他的來源,但是他說的全在我引用的文字裡,他應該說清楚一點. 吳怡仁 於 2020/08/10 22:36回覆
- 2樓. the flying kite2020/08/08 19:52語言是一種表達,意思看一般人使用習慣而定;在下本省籍,自幼即長「ㄙㄨㄥˊ」就是嗆俗,指「俗到家」了.
- 1樓. 安歐門2020/08/08 09:39
蔣勳不懂台語,根本胡說八道。
ㄙㄨㄥˊ(慫)是貶義詞,絕非「阿沙力」。
我贊同你的意見。 吳怡仁 於 2020/08/08 09:4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