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台灣的海歸派帶回來甚麼?
2017/04/16 04:55
瀏覽2,536
迴響0
推薦7
引用0

台商心驚 陸迎海歸潮 台沉溺舒適圈

昨天寫的聲納議題好像讀者很多,也有一些網路回應說我把問題看得太簡單,「人家」可以作出高科技昂貴的東西,「一定」有一些我們難以企及的地方,至於到底是甚麼東西?就似乎沒興趣談下去了!含糊其辭,反正「台灣就是不可能做到的啦!」

令人感慨的是這種說法我非常熟悉,而且多半不是來自網路憤青或酸民,而是來自應該比我更有「世界觀」的留學旅外(海歸?)人士!主要是我在學界讀書工作時的老師與同儕。我積極主張聲納自主研發是從讀台大博士班時就開始的!台大老師們有鼓勵、支持或協助過我嗎?正好相反,他們的態度是一路反對甚至嘲諷的!只是接下來很多年我一直都能說到做到,他們的立場可能有點尷尬而已。

大陸有海歸潮,台灣其實也有過,高峰期正是我讀研究所的時代,大概是二十多年前吧?更早的留學人士留在海外發展甚至定居的較多,稍後可能是在美國找工作沒這麼容易,台灣生活水準也變高了,所以回國發展的博士就多了!但是大概八成都會變成某大學的教授,自此安居樂業,了此殘生!和上述新聞中所述大陸的海歸派,充滿野心積極就業與創業的「榮景」完全不同,帶給國家社會的活力差距可想而知。

如果這些留學的博士們真能積極的將尖端知識帶回台灣校園,讓自己的研究百尺竿頭更勝歐美的老師,或者讓他們教的學生更有自信,相信:「美國人也是人,沒有三頭六臂,放心!老師可以教會你美國人的玩意兒,你們只要努力一點絕對可以做得更好!」那也行!

或許我眼光短淺目光如豆,但我實際看到的台灣海歸派們最大的心願都是當上國立大學的教授,最大的「成就動機」也不過就是繼續當教授到退休,他們在乎「錢多事少離家近」多於追求實質的成就。他們多數人給學生帶回來的訊息更糟!就是我們不可能「超英趕美」,如果看到台灣某些方面確實還不如歐美,那就說得更大聲:「我就說台灣真的不行嘛!人家我在美國的時候...」台灣如果本來就很厲害,還需要你去留學嗎?還需要請你當頂大教授作研發傳承知識嗎?

這方面我是始終不服氣的!尤其我都讀過台大受教於留美的博士,加上網路時代資訊豐富透明,我不知道有甚麼東西是國外學者能知道與作到,而我就確定作不到的!我做出來的聲納軟體曾在兩個國外大聲納廠商的資深工程師面前展示過,當場讓他們不知如何推銷他們的產品!我甚至能指出他們產品的多項缺失!事件發生地點一次是在成大,一次是在中山大學,我從來就不會隨便說說的。

現在我作的車牌辨識系統,也曾經與國際知名,聲稱擁有20餘國專利的車牌辨識品牌,在某大停車場正面PK過!一周的現場測試之後是他們黯然退場!現在你再跟我說台灣的高科技不可能超英趕美我會相信嗎?我不是海歸派,連國外旅遊或參加研討會的經驗都沒有,只隨父母親返鄉探親去過港澳與大陸的廣州梅州。但是以科技研發來說,我不知道有甚麼事情?面對歐美高科技的高牆,我一定會未戰先敗?

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凡人,即使聰明一點努力一點也不可能有時間與體力,獨力改變很多事情。譬如我現在忙著作影像辨識,當然就不太可能同時繼續致力於聲納科技的研發,頂多就是繼續擔任海測公司的顧問,偶爾協助解決一些聲納探勘的技術問題與提供意見。但是我認為只要大家都有自信,所謂的台灣海歸派,也拜託「不要再忙著四處撲滅自行研發或積極創業的火苗」,台灣就很有希望了!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工作職場
自訂分類:教育學習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