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辮子的故事
2023/07/06 22:26
瀏覽742
迴響2
推薦15
引用0
要講一條106年前的辮子─還是男人的。
讀張瑋的《歷史的溫度》,文筆清暢又發人深省。在《張勳這個人》裡,他說:
1917年7月5日這一天,北京城外的盧溝橋,有兩支軍隊交上了火。一方,是北洋軍閥段祺瑞手下大將曹錕率領的「討逆軍」第三師,另一方,其實也是北洋軍,不過他們人人腦後留了一條辮子,統稱為「辮子軍」。(按:表示仍效忠清朝)
他們為什麼要交火?因為「辮子軍」的統帥張勳,不久前剛在北京城請出了已經退位的清朝皇帝溥儀,宣佈「中華民國」下課,「大清王朝」重新上臺,天下震怒。
1917年6月30日,張勳率5000名辮子軍進京「調停」所謂的「府院之爭」,屁股還沒坐熱,7月1日淩晨3點,就進了紫禁城內的養心殿,對著當時11歲的溥儀三跪九叩,恭請「皇上復位」。溥儀在師傅陳寶琛的教導下,先是推辭了一次,然後「勉為答應」,宣佈「共和解體」,自己「親臨朝政」。(引文終)
結果這齣「復辟」大戲像場鬧劇:復辟通電一出,張勳的政敵段祺瑞立刻開始行動:7月3日在天津馬廠誓師,組成討伐張勳的「討逆軍」,7月4日發佈「討逆檄文」,7月5二軍開打。 面對全國上下一片反對聲,張勛矇了,特別是對滿潮的北洋文武大官:你們當初不都是大大贊成的嗎? 尤其是這個段祺瑞,怎麼說翻臉就翻臉了?
溥儀皇帝隨即又宣佈退位。 整個復辟行動,前後加在一起,一共12天
「清朝最後一個忠臣」張勳,後來已近70高齡壽終─當然還是帶著他的那根辮子下葬的。
張瑋在篇末的「饅頭說」評論道:
張勛復辟那12天前後的北京城,真是挺有意思的。
先是街頭巷尾都在傳:「大清朝又回來了!」那些大清遺老都興奮地走上街,開始慶祝。全城有兩類店的貨物立刻賣到脫銷:一類是賣黃龍旗的,一類是賣假辮子的。據說假辮子後來能賣到三兩銀子一條,還買不到。黃龍旗最後賣完了,很多人就拿了紙糊的黃龍旗掛在門口敷衍了事。
然後,12天一過,情況又逆轉了。街頭巷尾都在傳:「大清的皇帝又退位了!」然後那些大清遺老又都消失得無影無蹤,滿大街的黃龍旗又都被拉了下來,馬路上到處是被人踩在腳下、沒人肯撿的假辮子。
清末民國的怪儒辜鴻銘,精通九國語言,可以說是學貫中西,但他一直留著辮子不肯剪。他到北大上課,因為留辮子被不少學生嗤笑,辜鴻銘說過這麼一句話:
「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但你們心中的辮子是無形的。」這句話,不僅當時適用,可能放到今天都適用啊。(引文終)
我們心中的辮子,是無形的,隱藏的,扭扭捏捏地不想被人看到。
但總是想著去抓別人的辮子。
讀張瑋的《歷史的溫度》,文筆清暢又發人深省。在《張勳這個人》裡,他說:
1917年7月5日這一天,北京城外的盧溝橋,有兩支軍隊交上了火。一方,是北洋軍閥段祺瑞手下大將曹錕率領的「討逆軍」第三師,另一方,其實也是北洋軍,不過他們人人腦後留了一條辮子,統稱為「辮子軍」。(按:表示仍效忠清朝)
他們為什麼要交火?因為「辮子軍」的統帥張勳,不久前剛在北京城請出了已經退位的清朝皇帝溥儀,宣佈「中華民國」下課,「大清王朝」重新上臺,天下震怒。
1917年6月30日,張勳率5000名辮子軍進京「調停」所謂的「府院之爭」,屁股還沒坐熱,7月1日淩晨3點,就進了紫禁城內的養心殿,對著當時11歲的溥儀三跪九叩,恭請「皇上復位」。溥儀在師傅陳寶琛的教導下,先是推辭了一次,然後「勉為答應」,宣佈「共和解體」,自己「親臨朝政」。(引文終)
結果這齣「復辟」大戲像場鬧劇:復辟通電一出,張勳的政敵段祺瑞立刻開始行動:7月3日在天津馬廠誓師,組成討伐張勳的「討逆軍」,7月4日發佈「討逆檄文」,7月5二軍開打。 面對全國上下一片反對聲,張勛矇了,特別是對滿潮的北洋文武大官:你們當初不都是大大贊成的嗎? 尤其是這個段祺瑞,怎麼說翻臉就翻臉了?
溥儀皇帝隨即又宣佈退位。 整個復辟行動,前後加在一起,一共12天
「清朝最後一個忠臣」張勳,後來已近70高齡壽終─當然還是帶著他的那根辮子下葬的。
張瑋在篇末的「饅頭說」評論道:
張勛復辟那12天前後的北京城,真是挺有意思的。
先是街頭巷尾都在傳:「大清朝又回來了!」那些大清遺老都興奮地走上街,開始慶祝。全城有兩類店的貨物立刻賣到脫銷:一類是賣黃龍旗的,一類是賣假辮子的。據說假辮子後來能賣到三兩銀子一條,還買不到。黃龍旗最後賣完了,很多人就拿了紙糊的黃龍旗掛在門口敷衍了事。
然後,12天一過,情況又逆轉了。街頭巷尾都在傳:「大清的皇帝又退位了!」然後那些大清遺老又都消失得無影無蹤,滿大街的黃龍旗又都被拉了下來,馬路上到處是被人踩在腳下、沒人肯撿的假辮子。
清末民國的怪儒辜鴻銘,精通九國語言,可以說是學貫中西,但他一直留著辮子不肯剪。他到北大上課,因為留辮子被不少學生嗤笑,辜鴻銘說過這麼一句話:
「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但你們心中的辮子是無形的。」這句話,不僅當時適用,可能放到今天都適用啊。(引文終)
我們心中的辮子,是無形的,隱藏的,扭扭捏捏地不想被人看到。
但總是想著去抓別人的辮子。
迴響(2) :
- 2樓. blackjack2023/07/07 00:18辜鴻銘「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但你們心中的辮子是無形的。」很有名,但他也沒否認他心中有辮子
美國人很多人都有種族歧視,但不會選擇表現出來,一來是政治正確,二來是或許自己知道不對
明知留辮子是落後又要留,難道就跟那些要剪去辮子的年輕大學生沒有差別嗎
外型都不改?內在會願意改?凡事總有第一步吧 - 1樓. 安心2023/07/07 00:16就跟「手中有股票,心中無股價。」一樣,只看利益權衡界線的不同而已,只要有需要的時候,隨時股價就具體化在心中權衡了!
人非聖賢。
講「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但你們心中的辮子是無形的。」這句話,其實是渾話,絕對大多數講這句話的人,除了掛著辮子,心中仍然有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