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大學教授程度差? 網友:教授也很想發文說學生很差
2018-09-29 08:00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一名北部私立大學學生在《Zuvio校園》發文,表示原本以為讀書是自己的事,讀哪所大學並沒有差別,但到私立大學就讀後,發現教授們程度普遍都很差…
看到這則新聞報導,身為台灣私立大學的教師,寧無傷感。大學的學雜費、學籍、課程、捐款等大大小小事務都在教育部嚴管底下,私立大學難求發展。看看美國研究型的大學,甚或文理學院,名列前茅的多的是私立大學,耶魯、哈佛、史丹福、麻省理工等,無不是私立大學,台灣的私立大學只能說苟存性命於亂世,論師資、校地、預算等總總所謂客觀量化評比,台灣的私立大學永遠都是公立大學的跟班!
我沒有服務過第二所大學,東吳的經驗恰好可說明私立大學教授程度是否比較差。學生不是白目,家長不是白目,看到台灣各公私立大學的狀況,選填大學志願時,當然會把許多國立大學放在私立大學前面。獲得博士學位的年輕學者更不是少不更事,私立大學教學重、研究資源少、學生潛質有待開發、退休福利差,能夠進公立的大學當教師,又怎會學擇私立大學!私立大學教師比國立爛,那不是理所當然嗎?!我認識的東吳同仁,好幾位都轉投公立大學,不嫌遠在金門或在窮鄉的國立大學。所以說,就客觀的條件來說,東吳等前端私大師資與學生先天就比國立大學弱些。
我與一些同仁之所以留在東吳,另外還有許多個人因素,例如:地理因素、感情因素,或者單純喜歡東吳的校園環境、傳統氛圍,而選擇留在東吳服務。好些同仁的學術研究成就不在國立大學之下,整體的研究成績當然比不過前端的國立大學,但是對大學部學生的學習養成,師長等身的論文不必然相等於教學的成就,畢竟私立大學與公立大學教師每一天都同樣只有24小時,側重研究自然少花時間在教學上。對於潛能有待開發的學生,他們需要的是願意花時間在教學、輔導上的教師,而學校也願意花預算在學生的養成上。例如東吳的音樂系或我所服務的微生物學系,以培養大學生來說,都提供了足量的師資與教學預算,可以發揮特色的個人教學與實驗教學,就算是前端的國立大學都未必能提供這些充分的教學資源。我期待東吳在日漸功利化的氛圍中,尚能維護傳統的特色。
教不嚴、師之惰,東吳對學生的照顧,像保母一樣周到,似乎只有慈母的角色,不見嚴父,這是否會降低學生們的自覺?畢竟好的師傅也只能領進門,最終還得依仗學生自己的努力。如果只會埋怨自己的學校是二流大學,自己的老師是二流師資,不曉得要求自己與老師同時精進,畢業時只怕還是二流的畢業生吧!
東吳前校長劉源俊的名言:教育而得天下英才,東吳等私立大學的教師都有共同體會,先天上我們無法錄取到天下的英才,只能勉勵自己,多辛勤些,期待學生有開竅的一天。
請參考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3樓. charleyho2018/10/03 03:19加油!東吳風評蠻好的。謝謝,盡一份心。 wonghc 於 2018/10/03 10:28回覆
- 2樓. 愛唱 巧克力鷗2018/10/02 10:47家人在文大教書 居然在學期快結束時 有的學生 連這堂課的課名 都不清楚 我不免要同情這孩子的父母 大把學費泡湯了當老師的,用心的學生是安慰,也期待慢飛學生的覺醒。 wonghc 於 2018/10/03 10:29回覆
- 1樓. 安歐門2018/10/02 09:39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行的就是行,不行的不行。
我也有不少學生是浪子回頭,成就不錯的。 wonghc 於 2018/10/03 10:3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