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清淨寺聖墓 體驗伊斯蘭教文化
2024/10/22 11:13
瀏覽13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始建於北宋的清淨寺,是大陸現存最早的伊斯蘭教寺。也是宋元時期,來到泉州的穆斯林商人的珍稀物證。仿照大馬士革伊斯蘭教禮拜堂的建築形式,具有空間上大分散、小集中特色。主建築為門樓、禮拜殿、明善堂等。與揚州仙鶴寺、廣州懷聖寺、杭州鳳凰寺合稱中國伊斯蘭教四大古寺。

遺存珍貴文物有宋代「出水蓮花」石香爐,用於舉行禮拜時焚燒檀香,以壽山石雕製而成,色白微灰,質純無瑕。香爐上部是一朵盛開的巨大蓮花,花心中凹洞,可放置香料,底層雕刻有波濤,意為清淨與潔白。寺門內北面圍牆正中,完好無損地保存著大明「敕諭」,是明成祖永樂帝頒發保護伊斯蘭教寺院的文告,周邊框繞刻浮雕龍飾,下框為雙龍戲珠。

始建於唐武德年間的伊斯蘭教聖墓,是大陸現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蘭教聖跡,被稱為「世界伊斯蘭教的第三聖墓」,與沙烏地阿拉伯麥地那的穆罕默德聖墓、伊拉克納賈夫的阿里聖墓齊名。

墓廊如伊斯蘭教的新月,呈半月形,環抱兩座石墓。墓蓋石符合伊斯蘭文化,但最下層環刻的蓮瓣紋,是中華文化常用裝飾,顯示出外來與本土文化的融合。聖墓擁有歷代碑刻7通、石碑5方,是研究中國伊斯蘭教和墓史重要文物。

相傳唐高祖時期,泉州灣鱷魚為患。穆罕默德四大門徒中的三賢與四賢,奉旨治鱷。招來了老鷹叼著大石,砸向水中,趕跑了鱷魚,聖墓景區內的風動石,傳說是老鷹叼的一塊沒有落入海中的巨石。故伊斯蘭教聖墓,又稱三賢四賢墓。

草庵摩尼光佛造像,是全球現存唯一的摩尼光佛石造像,也是宋元泉州摩尼教傳播的重要史跡。草庵是建於宋朝的摩尼教寺院,初建時結草為庵,故名「草庵」。元朝時,改為石構建築。庵中現存雕鑿於元代的創教人摩尼石雕造像,高154公分,寬85公分,跏趺而坐,身著長衫,雙手疊置膝上,長髮分披於雙肩,頷下有二縷長鬚。身後有圓形背光,內雕放射狀光焰紋。

摩尼教又稱明教,創立於西元3世紀古波斯,晉代傳入中國,唐朝在西域商人中流傳,至3世紀的中亞與西亞已經絕跡,然而於中國東南沿海仍然存在。泉州是摩尼教最後消亡地之一,對於摩尼教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