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女鳥《Lady Bird》】電影語錄【每個荒唐的過去,都成就了現在的自己】,人都不是上帝,無法全知全能全善,因此犯錯總難免,西洋諺語【犯錯乃常情,寬恕則入聖】,除了寬恕別人也要學會寬恕自己,寬恕自己的過去,對於過去種種的如同潑了出去的水,懊悔無益,由於再多的淚水也喚不回潑出去的水。
佛家天台宗説【性具善惡】,王守仁説【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奧古斯丁説【《惡》是善的缺乏】,所謂【缺乏】即指不圓滿,就是不夠、不足的意思,既屬不夠、不足即有力爭上游的空間,例如學生考試考了滿分就阻斷了進步的道路,因此所謂的荒唐(犯錯)同時具足了【向善】的成長空間,淑女鳥電影語錄説【每個荒唐的過去,都成就了現在的自己】深值三思。
註1:天台宗認為【性具善惡,如來不斷性惡,一闡提不斷性善】,是俗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理論根據。
註2:王守仁(1472~1529),明代中葉的人,中國十六世紀唯心主義哲學家,集陸王心學之大成,號陽明子。
註3:【惡】的問題曾經困擾了基督宗教的神學家,上帝創造萬物,我們都是受造物,而上帝屬全知全能全善,既屬全知全能全善,那麼【惡】是從那裏來?中世紀教父哲學家希波的奧古斯丁説上帝沒有創造【惡】,世界上也沒有惡,所謂的惡是善的缺乏,覺得呢?宗教是信仰,哲學是論辯,信仰與論辯無緣,要麼相信,要麼不信,多説無益,哲學始於驚奇與懷疑,終於腦力激盪的來回論證。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米若絲2025/09/02 10:11>寬恕自己的過去>,呵呵,我是選擇性的失憶。
歡迎米若絲格主蒞臨,謝謝留言分享
記得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曾説【不管黑貓白貓,能夠捉到老鼠就是好貓】,與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家威廉.詹姆士的看法相似,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如果於心裏能夠走出自己就能開步前去,走出戶外迎向陽光,【寬恕自己的過去】與【選擇性的失憶】都有助於解鎖心境的那個困局,然而就專業術語,【選擇性的失憶】更勝一籌,就ㄧ般人的理解也是,謝謝米若絲格主的【選擇性的失憶。】敬祝安康。
阿丙0.6 於 2025/09/02 11:2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