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年過中年,即從折返點開始起算,總是漸漸的能夠體會小時候學過的所謂「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是怎麼的一個心情?是若有所思,在寂靜的夜裏,還是抱怨追問說是誰把時間縮小了許多,科學家愛因斯坦說時間是處於相對的狀態,這五天來,有時後卻也有苦苦等候的莫名奇怪,就理性來說是明確的矛盾衝突,由於確定自己並沒有去老返童,就心情來說是由於不同時段的驚濤拍岸,不管怎麼樣,這五天的日子是過去了,這些日子以來,每天都期望早日收到血液檢驗報告的網路通知,也頗能深切理解什麼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隨筆,或許也如考生參加最後一堂補考的心情故事,或許也如面對兩好球數後的最後一次沉重打擊,或許也害怕主審裁判鐵面無私的大手一揮並喊,「三振出局」,謝天謝地,感恩神祇相助,關關難過,關關過。
或許並沒有那麼的悲情,會否「為賦新詞強說愁」?因為根據五天前主治醫師的說法,縱然癌指數沒有能夠降下來,還是有機會作正子/斷層造影(PET),然而就一個曾經第四期大腸癌肝轉移追蹤治療中的患者來說,總是想要努力的固守住在第一道防線的陣地內,雖然還有所謂正子造影的第二道防線,乃至於日後的開刀、化療等的第三道防線,是由於先前兩次開刀殘留下來的某些記憶影響,是由於過去那些到院經由人工血管實施化療的記憶制約,驚弓之鳥情境的蘊釀還是在每個暗黑的夜晚裏,磐石心情還是會被滴答點滴般的水滴石穿。
或許也要有「面對慘澹人生及注視鮮血淋漓」的勇氣,才對吧!只是還在學習,更不是如同閒談般,那麼的容易,雖然斯賓諾莎說:「不必欣喜,莫要苦泣,要理解。」雖然尼采說:「參悟因何,能奈任何。」又說:「不曾起舞的每一個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不管是願意還是怎樣,相信「面對現實並勇於接受」,是永遠的要擺放在思考過程中的第一優先順位,抗癌漫漫長路是如此,其他可能的人生遭遇種種,想必也是,學習「逆來順受」,學習「明知莫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於擺脫想像中的困難、害怕後,會發現「面對及接受」其實並沒有如想像中的那麼困難,或許造物主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基因底層都曾預置有該項足供防禦困境的秘密武器,我們因過度驚嚇而沒有發現,我們因為不敢面對而失之交臂,其實是很可惜。
按照過去的經驗,網路上的健康存摺於抽完血後的第二天就會傳來除了癌指數(CEA、CA199)以外的一般常規血液報告,如HB血色素、HCT血比容,PLT血小板、RBC紅血球、WBC白血球……等等,因癌指數部分涉及放射免疫分析(RIA),因此通常會在第五天的中午過後才能將報告傳送到健康存摺。
今天(4月20日)是第五天了,是想躲到朋友家裏那個熱鬧的地方,用自己手機等候癌指數的報告,其實我是會害怕的,也相信朋友家那裏人多,相對比較不會害怕如看榜般或接受法庭宣判的焦慮,是由於癌指數先前兩次的連續上昇,不免摧毀曾經建立的信心堡壘,確實也會有負面想像無限上綱的莫名恐懼,至少在自己的潛意識裏有過這麼一回事,該連續兩次落敗的陰影一直都存在著,是不爭的事實。
在朋友家裏,我的心情是很複雜,不時滑動著手機想要透過網路的健康存摺問個明白,只是可能是疫情的緣故(醫療人員忙碌),答案每次都說「稍安勿躁」,等到1點30分過後,隨著股票市場結束,所有訪客一一道別、踏上歸途,朋友也要睡午覺休息,他說他每天早上4點多就起床讀老莊,五點多就到公園打太極拳。
我必須要獨自回去面對,俗話說:「黃泉路上無親朋」,德國哲學家叔本華也耳提面命,說要勇敢面對孤獨,是的,自己業自己擔,原屬天經地義。
回到自己的小窩後,除了心情躁動的急於想要知道答案外,其他的看網路學知識及準時出門運動,還是沒有受到太多的耽誤,不管怎樣,日子還是要過,就積極的角度來說,儒家的「盡人事聽天命」,與馬克斯.韋伯詮釋有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所謂「相信上帝應該會比較喜歡樂觀進取的子民」,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準時外出到附近鄰里小公園快走一個小時後回家,陸續滑動手機找答案,終於在6點半左右,從手機的螢幕上看見癌指數CEA顯示2.507(標準值應小於5)、CA199小於1.5(標準值應小於37),我高興的差點叫出來,這幾個月來的偶或耽心,總能有一掃陰霾的亮麗,雖然往後的挑戰還會有很多,雖然人生道路荊棘遍地,當下還是很高興於癌指數的降低那麼多(6.984降至2.054)。
是主治醫師所說的「假警報」嗎?還好於驚嚇之餘依然勇敢的撐了過來,相信「關關難過,關關過」的信心價值,相信「天助自助者」的逐夢踏實,也感恩所有可以看見的有形幫忙及無形力量的暗中相助,信仰是力量的泉源之一,不管是阿門的上帝,還是嗡嘛呢叭貝吽,所謂「心誠則靈」,總是「盡一心誠意,求兩字平安」的素樸、卑微請求。
相信「信望愛」的價值及想追尋可能的「真善美聖」,相信「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的道理及想追尋「忍辱、持戒、精進……諸六度」。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1樓. king wang2022/05/09 17:31用意念戰勝魔難,用真心感動上天,為您誠摯祝福、祈禱,祝您早日康復!
- 10樓. 天恩客2022/04/24 10:58開心
阿丙0.6兄好:
上次為你禱告時、ipad發了又看似沒發,我後來又按了一次。你特別蒙福,我發了兩次而你竟然回應了兩次!結果是:你得到了主基督耶穌恩上加恩雙倍的祝福。令我驚訝!
永生神上帝在祂的主權(神格)裡,是有獨行奇事的兩能、一乃無中生有、二乃死而復活。
你此次的恩惠是其一,指數超過變降低、而下一個恩惠則會是病灶消失至無有。
造化的上帝大而被造的人小,故學神沒有院、給神小鞋子穿的神學院名不正言不順,也沒有產生過什麼神僕!
我再找時間告訴你,我第一次半夜被神叫起來面見祂時的妙事!讚美祂!In His Almighty Name Lord Christ Jesus!
僕天恩客
歡迎天恩客格主蒞臨,謝謝您的禱告及關心。
上帝乃生生不息的代表或創造者,雖然涉及個人主觀信仰或價值判斷,
惟不論如何,微小脆弱的我們(人類)都必須謙卑的信服(造物主的神奇),
於各種可能的角度,於各種可能的方式,信仰「人類的渺小及脆弱」,
如同「因信稱義」,如同「信仰神恩」。
癌指數降至標準值以下,是很感恩,也很高興,至於其他的種種,
抱持著「盡人事聽天命」的人生態度,「癌我雙方」,如果彼此能夠和平共處,即未必定要分個輸贏,
自然宇宙原是生生不息,既對立衝突亦互補相依,信服世界的圓融無礙,如同「真善美聖」的美麗新境界。
信仰,是力量的泉源,是人生的方向,是平靜的良方,
不論如何的思考,不管如何的方式,相信「敬一心誠意,求兩字平安。」
最後還是要再次的謝謝天恩客格主幫我禱告,相信神會聽見,相信神會憐憫,
相信神愛世人,如同天降甘霖,如同普渡眾生。
阿丙0.6 於 2022/04/24 16:57回覆 - 9樓. 曳白(李碧娥)2022/04/22 19:01看著文章心情跟著七上八下,到最後終於放鬆緊張的心,恭喜!加油!
- 8樓. thy土肉桂和陰香的辨識,請教高明!2022/04/22 14:15保重!
- 7樓. 陳瑩珍2022/04/21 13:21
阿丙大哥您好
您可以試試一個方法
在每天中午11到13點之間。亦即午時 第二順位是早上9--11點 巳時 時間
在住家附近公園走路運動時(住家陽台也可)
左手往上抬高。左手掌朝向陽光一邊震動著
右手掌向地板用力壓 也同時做甩手甩掉身體雜氣 病氣之用
能做多久。就做多久。至少十分鐘
左手掌接陽氣
右手掌排廢氣
您試試看 身體會好很多!
我下一篇文章會公佈一個時間。給大家一起天香祈福
格友中 罹癌的 蠻多的 為大家祈福。健康平安!
歡迎陳瑩珍格主蒞臨,謝謝回應。
謝謝格主提供加強版的運動輔助,有機會將參酌使用,
陰陽兩氣建構完整生命的活力,氣虛則邪入又屬法則之必然,
「左手接陽氣
右手排廢氣」
想必得以成全新陳代謝之原理,
轉換成生生不息之契機。
人吃五穀雜糧,病痛終屬難免,
而人生荊棘遍地,樂觀進取接受檢驗,
精神信仰是力量的泉源,而精神影響身體也是真實不虛,
就此來說,不宜偏離一端,即追尋身心靈一如。
格主心存善念「給大家一起天香祈福」,
「……為大家祈福。健康平安!」
甚感敬佩!
阿丙0.6 於 2022/04/21 15:49回覆 - 6樓. 旭日初昇2022/04/21 11:47
很能體會阿丙兄的心情,
關心您的格友們的情緒也隨著您的檢驗指數,
上上下下波動著-----。
歡迎旭日初昇格主蒞臨,謝謝格主時常的關心、愛護。
也很高興於網路上認識了這麼多的好朋友,
除了感謝大家不辭辛勞的關懷外,
更要祝福所有好朋友均能順心如意。
阿丙0.6 於 2022/04/21 15:27回覆 - 5樓. 媺媺2022/04/21 11:33抗癌的道路上您並不孤單,我也是。雖然癌別不同,治療方式也不同。我的化療藥是口服,每天吃。標靶採皮下注射,到上次為止已被扎了22劑,補骨針13劑,被扎針不會怕是騙人的,標靶藥物打進皮下的當下是非常痛的。但,怕也沒用,為了治療總是要勇敢面對。今天下午又要回診,不知道會不會再扎針?我想,還會吧!
歡迎媺媺格主蒞臨,謝謝回應。
癌症已經成為慢性疾病,精準醫療科技一日千里,
吃藥打針確實不好受,也感同身受,
其他慢性病例如高血壓或糖尿病……等等,也都有類似情形,
除了感恩醫療科技的日新月異外,也信仰「明天會更好」,
不論是較少副作用產品的推出,還是自身免疫力的提升,
運動、飲食及樂觀進取,終得日日平安,日日好日。
現在的口服化療藥物應該還好吧?
至於標靶及補骨的針扎,不免會害怕,不免要痛苦,
然而如同格主您所信「為了治療總是要勇敢面對」,
這是很正確的人生態度,也深感敬佩。
阿丙0.6 於 2022/04/21 15:18回覆 - 4樓. d.d.2022/04/21 11:28非常恭喜您呀,可以安心過日子了!
我每兩個月要抽血測發炎指數,然而發炎指數竟然和症狀多寡不一定成正比,有時候還成反比。最好還是以自己的症狀嚴重度為指標比較準一些。歡迎d.d.格主蒞臨,謝謝您的恭喜及祝福。
「發炎指數」我不明白,是否指「免疫力過強」,
或是還有其他的意義,我不懂,然而還是要祝福格主您安好。
您說「最好還是以自己的症狀嚴重度為指標比較準一些」,
我的理解「參照自己活動力的強弱」,也不知道對不對?
阿丙0.6 於 2022/04/21 14:57回覆 - 3樓. 皓呆土豆2022/04/21 11:13恭喜阿丙兄 ,至少好心情也能提升免疫力 ~
- 2樓. 安歐門2022/04/21 10:30
恭喜啊!自己嚇自己一場。
醫生是專業沒錯,醫學可是千古難題,事實所知甚少,
又有幾個醫生是真正專家,都依賴儀器指數判定,
儀器這種東西,不是真理,必須再三驗證,
我不相信醫生,只因不需要輕易嚇自己,
身心相連,嚇自己絕對有害健康。
歡迎安歐門格主蒞臨,謝謝回應。
謝謝格主的祝福,「自己別嚇自己」
確實如是。
「身心相連,嚇自己絕對有害健康。」
敬表贊同。
術德兼備確實不易,當今科技一日千里,相信儀器是醫師的眼睛,
如果沒有相關儀器的輔助會否即落入「盲人騎瞎馬」,也值深思。
儀器、醫學是當下假定的科學工具,所謂科學即在於有否證的可能,
亦即沒有永恆的真理,從托勒密的地心說到哥白尼的日心說,
從牛頓的古典力學到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均可明證,
醫學當然也無法例外。
事實較可能有真假,至於判斷則屬仁智互見。
阿丙0.6 於 2022/04/21 12:04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