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裡養鱉,50多年前的台灣曾經流行過養鱉,家裡養鱉場屬於小規模的家庭副業,其他的副業還有養雞養鴨養豬,甚至養羊。
整體養鱉場大約只有幾分地的面積,養鱉池有三加一,即磚砌長方型的【成鱉池】有三個,ㄧ個橢圓型的幼鱉【孵育池】,成鱉池的水面置有類如棺材板的浮木,除了可以置放魚漿供鱉食用外,也可以供給鱉群爬上浮木曬曬太陽、做做日光浴。
成鱉池內的另一個角落,磚砌圍成正方型的小沙坑並有浮木連結水面,貼心提供給母鱉夜間爬進砂坑內產卵使用,懷有身孕的母鱉於夜深人靜之際,悄悄的順著浮木爬進沙坑,母鱉它奮力用腳挖洞產卵並撫平沙堆回復原狀,於大功告成,母鱉心無掛礙的爬回水裡。
隔天清晨我母親到沙坑裡小心翼翼的用小鐵鏟挖取鱉蛋,將該上百顆鱉蛋拿到隔壁的孵育池上的屋子裡,ㄧ個一個的排列在裝滿砂粒的長方型塑膠籃裡,橢圓形鱉蛋孵育池的上面是迷你水泥屋,大約有5坪,其內除了有澆水的工具外也在牆上掛有溫度計,每顆鱉蛋有明顯白濁的部分要擺放向上,方便日後小鱉破殼爬出,弄反了幼鱉容易出不來,甚至死亡,順利破殼爬出的幼鱉雖然僅如大姆指甲般,卻能自力更生的順著浮木爬入孵育池水中,必須要等到幼鱉成長到有一定程度而有相當武裝力量才能放入成鱉池,由於弱肉強食的生物本性向來六親不認,能夠吞下去的都是食物,曹植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斧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也是。
鱉俗稱甲魚,鱉是人類的食物,有很好的蛋白質及膠質,據説壯陽、美容兼具,小時候吃很多,然而卻如孔融對答談及的所謂【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也許【人到無求品自高,事到知足心常泰】,而佛家也説【生住異滅】,即曾經美好,不論多少,曾經擁有,心中常留。
與鱉類似是龜,最佳區別的成語是【龜笑鱉無尾,鱉笑龜粗皮】,龜鱉或也如俗語説的【自古文人相輕】,有段時間很流行保育類的綠蠵龜,綠蠵龜是海龜的一種,聽説朋友轉述現場導覽人員的台語順口溜【天無邊,海無底,綠蠵龜,自出世,無娘列。】印象深刻。
【天無邊,海無底】,彰顯大自然的高深莫測而人力卻極其的有限,蘇格拉底説【認識你自己】,股市前輩説【不要隨便的猜頭摸底】,相對於其他名嘴的所謂【觸底反彈】,海當然有底,然而就一般市井小民的淺薄知識是無法探知它的深度,俗話不也説【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或如大家也都相信老子所説的【物極必反】,只是【極】到底在那裡?沒有人能夠探知,其他情形的另有所謂【盡人事聽天命】,盡人事與聽天命,其間的界線在那裡才是真正的問題,神學家尼布爾(1892~1971)在其【寧靜禱文】中説【親愛的上帝,首先,請賜給我寧靜,讓我接受所有我無法改變的一切,其次,請賜給我勇氣,讓我改變我所能改變的一切,最後,請賜給我智慧,讓我能夠分辨什麼是我所能改變,什麼又是我所不能。】
【綠蠵龜,自出世,無娘列】,俗話說上帝因故無法照顧到每一個人,所以創造了母親執行上帝的愛,而卵生類的其他生物如龜鱉等,卻於一出生就找不到自己的母親,我們出於同情沒有母親的孩子要特別照顧的理由,綠蠵龜的保育也是,以台灣一句俗語的所謂【天公仔子】,獻給所有生活過得不是很順心的朋友們,免驚,你們都是【天公仔子】,抬頭看看藍天白雲,【天公】就在那裡持續關心你,你不可能是無依,大力的吸口氣繼續勇敢的走下去,勝利最終屬於你。
引自阿丙0.6,痞客邦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旭日初昇2025/03/23 11:28
小時候家裡養鱉的往事,不僅讓阿丙兄頭好壯壯,身強體壯,
也讓您從中觀察到生命的成長與所需要的生態環境,
更深悟到自然生存法則與人生哲理,感謝阿丙兄珍貴的經驗分享,受益良多!!!
歡迎旭日初昇大哥蒞臨,謝謝留言分享
孔融的【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時而想起,午夜夢迴,
身體還好,就知足常樂的心境來説。
古希臘哲學家説:
人一出生就往死亡前進,套句布袋戲的台詞即【一步一步走入死亡的界線】,
但是我們不必多加抱怨,許多人都沒有機會活這麼久,多活一天就多賺一天,
如果沒有什麼病痛的話。
謝謝旭日初昇大哥的勉勵及加持,幼幼班的阿丙0.6還在學習,
如果能夠再多活久一點或有機會進入小學,
最後敬祝安康。
阿丙0.6 於 2025/03/23 11:5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