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鉅軒代書
台北的房市,這個秋天比天氣還冷。
根據台北市地政局最新統計,10月份全市建物買賣移轉僅1,758棟,比9月還少0.95%,創下近9年同期最低紀錄,旺季不旺、買氣低迷,整個市場陷入「靜悄悄的恐慌」。
台北市不動產仲介公會理事長蘇金城直言,2025年恐成為近十年最慘的一年。雖然政府稍微鬆綁房貸政策,新青安貸款不再受《銀行法》第72-2條限制,換屋族切結期限也拉長到1年半。
但銀行態度依舊保守——「資金不放水,市場怎麼會熱?」他無奈表示。
熱區買氣回流、市郊反轉降溫
觀察各行政區買賣動向,松山、信義、大安、中山等蛋黃區買盤回溫,成交量甚至出現兩位數成長;但先前被輝達設總傳聞炒熱的北投、士林、南港,熱度卻驟降。
蘇金城分析,自黃仁勳5月宣布輝達將在台北設立海外總部以來,投資客一度瘋搶周邊地段,如今隨著北士科土地動向不明,高價買盤退場,市場重新冷卻。
全年恐剩2.2萬棟 「關店潮」逼近
截至10月底,台北市累積移轉量僅19,058棟,預估全年恐不到2.2萬棟——這將是自2016年房地合一稅上路以來的最低交易量。
蘇金城指出,目前多數房仲仍在苦撐,「雖然街邊店還沒大規模收掉,但壓力正在滾動累積」。
他警告,若12月央行理監事會議仍不放寬選擇性信用管制,明年農曆年前恐爆發房仲關店潮。屆時,不僅代銷與仲介業將首當其衝,連大型建設公司都可能因資金鏈吃緊而倒閉。
近期「三圓建設傳出2,000萬元跳票」事件,恐怕只是冰山一角。
政策該鬆一點,讓市場喘口氣?
蘇金城強調,房地產產業鏈龐大,從仲介、代書、代銷到建商都仰賴市場穩定流動,「凡事過猶不及」,若央行再緊縮,恐讓整體經濟雪上加霜。
他呼籲政府在年底前適度調整信用政策,為低迷的房市注入一絲活水。
不動產觀點
台北房市正進入「量縮價撐」的敏感期,真正的挑戰不是價格,而是信心。
若資金持續卡關、成交不動,從代書到建商都可能被這波寒流凍結。
年底這場「央行攻防戰」,將決定明年整個房市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