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課本第一冊
1.在自然裡,在田園裡,人和物畢竟是一氣共流轉,顯現和諧的步調,這和諧的步調不就叫自然嗎?
2.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3.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4.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5.然而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彼眾昏之日,固未嘗無獨醒之人也。
當月華潑灑在平台上,各色鑲嵌寶石的反光映照的整座泰姬陵閃爍璀璨,而
次晨日出時分又渲染成粉紅的酡顏。
十四為君婦 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 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 願同塵與灰
門前遲行跡 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 秋風落葉早
八月蝴蝶黃 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 坐愁紅顏老。
8.我能長久年輕嗎?他說這話轉眼又是十多年了,我也早已不年輕了。對於人世的愛、憎、貪、痴,已木然無動於衷。母親去我日多,姨娘的骨灰也已寄存在寂寞的寺院中。這個世界,究竟有什麼是永久的?又有什麼是值得認真的呢?
9.那王小玉唱到極高的三、四疊後,陡然一落,又極力騁其千迴百折的精神,如一條飛蛇,在黃山三十六峰半中腰裡盤旋穿插,頃刻之間,周匝數遍;從此以後,愈唱愈低,愈低愈細,那聲音就漸漸的聽不見了。
五臟六腑裡,像熨斗燙過,無一處不服貼;三千六百萬個毛孔,像吃了人嵾果,無一個毛孔不暢快。
10.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傾;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11.假如一個人獨自生天,看見宇宙的大觀,群星的美麗,他並不能感到快樂,他必要找到一個人像他敘述他所見的奇景,他才能快樂。共享快樂,比共受患難,應該是更正常的友誼中的趣味。
12.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13.孔乙己是這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麼過。
附錄一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附錄二 泯然衆人矣
國文課本第二冊
1. 史公治兵,往來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於堂上。
2. 海湧伯似乎察覺到我了我逐間鬆垮的臂膀,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站立在我的身旁。我感覺到他在我的耳邊說:「眼睛閉起來吧!如果當作是一場戰爭,就該忘掉眼淚……。」
3.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 啊,星子們都美麗
而在夢中也響著的,只有一個名字
那名字自在得如流水……
5.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6. 河水汩汩的低語是我先人的聲音,河川是我們的兄弟,解除我們的乾渴;奔流的河水,讓獨木舟載著我們到遙遠的地方。
7.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8.離開你,我不曾哭泣。再見到你,我已熱淚盈眶。
彷彿我又回到少年的時光,進入全新的浪漫時期,我嘗試以曲折的語言來表達我的感情。在煎熬中我耽溺於精緻的隱喻,繁複的象徵,似乎我的胸懷就揣著一張神祕難解的星圖。
我的靈魂已折磨成一排歷霜的樹幹,你可以讀出一些時間的創痕,一些錯縱複雜的刀割紋路。
9. 只見兩邊翠竹夾路,土地下蒼苔布滿,中間羊腸一條石子漫的路。
10. 故願得觀賢人之光耀,聞一言以自壯,然後可以盡天下之大觀而無憾者矣。
12.陛下亦宜自課,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13.而蟬聲的急促,在最高漲的音符處突地戛然而止,更像一篇錦繡文章被猛然撕裂,散落一地的鏗鏘字句,擲地如金石聲而後寂寂寥寥成了斷簡殘篇。
附錄一 「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附錄二 瞻顧遺跡,如在昨日,令人長號不自禁。
論孟選讀(上)
論學
1.好仁不好學,其必也愚;好知不好學,其必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2.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仁
4.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5.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論孝
6.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以為孝乎?」
7.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論道德修養
8.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無自辱焉!」
論士與君子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0.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論孟選讀(下)
論涵養
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
3.「詖辭,知其所蔽;淫辭,知其所陷;邪辭,知其所離;遁辭,知其所窮。」
4.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天下王而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於天,俯不作於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而天下王而不與存焉。」
論人性本善
5.「仁、義、禮、制,非由外鑠我也。」
論教與學
6.「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7.孟子曰:「有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論政治
8.「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9.「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
10.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茍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