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古屋尋味之旅–八丁味噌料理」
6月上旬旅行名古屋,算來已是第四次造訪了,許多觀光景點記憶猶新,所以這次把品嚐在地美食,了解名古屋獨特的飲食文化列為旅遊重點之一!說到獨特,回想有次在京都喝了一瓶「名古屋赤味噌Lager」啤酒,味噌和啤酒的組合看似違和,但其實很合拍~這次既然下榻名古屋,走在街上,放眼過去滿街是八丁味噌料理,我想,就以吃遍用八丁味噌入味的飲食為主吧!
味噌是日本傳統的發酵食品,若用顏色區分,有白味噌、赤味噌、淡味噌三種,名古屋味噌以發酵時間最久、味道重、豆味濃郁的赤味噌為主。說到赤味噌,最有名的是愛知縣的八丁味噌(另一個常見的是「仙台味噌」),據說八丁味噌是在德川家康時期,因下功夫改良製作方式而發揚光大,家康愛八丁原因一是,佛教傳進日本後,朝廷下令,禁止吃肉,失去動物性蛋白質來源的日本人民,就用大豆製成的味噌來補充蛋白質;原因二,味噌好保存易攜帶,是德川軍打仗時鹽分補給的重要來源。
而或許飲食簡樸以雜糧飯和味噌為主,德川家康活到75歲才過世,這在當時是很高壽了!充分實踐他說的「長命こそ勝ち残りの源である (長命才能成為最後勝利者) 。」也成為戰國三英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之中最長命的!
話說八丁味噌後來成為德川家康出生地愛知縣岡崎市的特產,其味道濃郁、營養豐富、耐儲存特性,不僅是德川軍的常備食物,後來也被用於日本南極探險隊!
細數那幾天吃了哪些八丁味噌料理呢,計有八丁味噌烏龍麵、八丁味噌冰淇淋、八丁味噌啤酒、八丁味噌豬排、八丁味噌湯!
八丁味噌烏龍麵吃的是日本著名、創立於1925年(大正14年)的味噌煮烏冬麵專賣店「山本屋總本家」,其特色是味噌湯頭濃郁不死鹹,口感偏硬麵條。
有意思的是,店長還特地過來說明,把砂鍋蓋子翻過來,就變成盛麵條的器皿,頗獨特又有趣的用餐方式。
「味噌冰淇淋」
就像味噌和啤酒的組合一樣,味噌和冰淇淋看似違和不搭,但嚐起來,甜中略帶鹹味,牛奶香氣又帶味噌香,其實不難吃!
「黑豚屋」
雖然名古屋有名的味噌豬排是「矢場」,但之前吃過覺得還好,於是這次換也是有名,使用八丁味噌的「黑豚屋」,而且點價格貴將近一倍的鹿兒島炸豬排。味噌炸豬排是先把豬排表面炸得酥脆,然後再沾裹上味噌醬,甜甜鹹鹹還蠻好吃。赤味噌確實和肉很合拍,但盤子滿滿的高麗菜和蔥就覺得太爆量了,根本吃不完。黑豚屋附的味噌湯是赤味噌湯,口味比較重,蠻鹹的,不太習慣。
「岡崎八丁味噌啤酒」
和「名古屋赤味噌Lager」相比,使用八丁味噌釀造的小麥啤酒,口感清新順口,沒什麼味噌味。
「五平餅」
在岐阜縣飛驒高山「二四三屋鍛冶橋店」吃的五平餅,雖然不是使用八丁味噌,但其作法是將粳米飯搗碎壓平後,在表面塗上醬油、味噌等醬料,然後用竹籤串起燒烤。也是味噌料理,就一併寫在這裡。雖然五平餅很有名,米餅也Q軟,但不太愛啊~邊吃邊後悔還是應該選我愛吃的糰子!
小小店面的「二四三屋鍛冶橋店」,創業於1947年,老店只賣「御手洗糰子」和「五平餅」。
店名「二四三」是初代目田村二四三的名字。小店旁邊有一張照片,上面的婆婆是二四三的太太「田村豔江」,眼前這位有點年紀的女士,猜是她女兒。
其它的八丁味噌料理還有烤茄子、關東煮、Pizza、蛋糕……,有機會再繼續尋味之旅!